首页 >> 个人集合 >> 蓝色海洋 >> 回忆录
字体∶
带铃铛的铁环

蓝色海洋 (发表日期:2006-12-22 14:51:23 阅读人次:2094 回复数:12)

  

  
小时候我有一个带铃铛的铁环,推着它跑时,人跑到哪里,清脆的铃声就跟到哪里。叮玲玲,叮玲玲,神气极了。

  
这是我过生日的时候,柳叔亲自为我打的。柳叔,河北三河县人。三代的铁匠。有一手人人叫绝的好手艺。柳叔为人豪爽,仗义疏财,远近十里八乡,提起铁匠柳叔,没有人不知道的。

  
那时我家住在北京平泽门外二眼井胡同,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柳叔家住北房,我家住西房。院里住着五家人家。大家和和睦睦,相处得像一家人似的。

  
胡同口有一块两米见方的大青石,中间有两眼直径一尺左右的井口。这条胡同因此而得名。听老人们说:这口井是乾隆年间打的。后来闹日本的时候,说不卫生,给填了。在井口的旁边,竖起了一个东洋式的压水机。

  
二眼井的旁边,就是柳叔开的铁铺。从柳叔的爷爷算起,铁铺传到柳叔这辈儿已经快100年了。柳叔有两个徒弟,德宽和满江。德宽憨憨厚厚,话不多。满江机机灵灵,利利索索。

  
每天,天不亮,小小的胡同里就想起了丁丁当当的打铁声。我爱听打铁声,也爱看柳叔打铁。随着风箱呼哧呼哧的风声,红红的铁炉窜动着淡蓝色的火苗。黑黑的,硬硬的铁块,慢慢地变红了,又慢慢地变白了。柳叔左手拿着一把铁钳子,右手握着一把四两来沉的小榔头。烧得发白了的铁块,老老实实地躺在铁砧子上。柳叔用小榔头轻轻地敲一下铁块,又轻轻地敲一下铁砧子。按照柳叔的指挥,德宽的大铁锤重重地打在铁块上。叮叮当,叮叮当,随着柳叔左手灵巧地翻动,铁块慢慢地变成了一把菜刀的模样。简直像变戏法一样!

  
铁铺的旁边是一个大车店,那时很少有汽车,马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修马车的车轴、大钉子,钉马掌用的“U”形铁片,都是柳叔打的。一到擦黑,大车店就跟赶集的一样,车来人往,热闹极了。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马的语言,“得儿--驾!”是左转弯。“喔,喔!”是右转弯。“驭---!”是停住。右转弯的马语“喔”和“我”发音一样。吃完了晚饭,淘气的小伙伴们,集聚到大车店的门口,只要一有马车来,大家异口同声大喊:“谁是茄子?”,话音刚落,就听车把式吆喝着答到:“我,我!”,接着就是一片哄堂大笑。

  
柳婶老家有一个本家兄弟王豪,经常来串门。家里分到了五亩田地,非常高兴。柳叔却不以为然。

  
“那块地是刘老三家的,也是人家祖上辛辛苦苦挣来的。今天能从刘老三手里拿过来,白白给了你。明天也会从你的手里拿走,给了别人。”柳叔像是对说王豪,也像是对自己,喃喃地说。

  
“这可是俺翻身得来的!”王豪眉飞色舞地说。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有人死里白趔往你兜里塞10块钱,那是想从你这里得到更多的东西。”

  
“哥!你怎麽这麽说话!”

  
“这麽说怎麽了,日子长了,你慢慢地品去吧。”

  
二徒弟满江,蹲在一旁,抿着嘴偷偷地笑。

  


  
柳叔和父亲都喜欢喝酒,没事的时候,老哥俩总喜欢凑在一起喝上一盅。父亲是越喝话越少;柳叔是越喝话越多。四两酒下肚,柳叔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及。

  
“傅作义的兵就是地道,枪法准,纪律严。到铺子里打活儿,从来不赊账。”

  
“喝了几两猫尿,嘴就没有把门的了,小心点儿!”柳婶提醒着说。

  
“怕什麽!闹日本时,老子还给八路打过刺刀呢,老革命了!”

  
是啊,老革命了。柳叔家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一个镜框,里面镶着抗美援朝捐飞机时得的奖状。

  
柳叔有一个小酒壶,是铜作的。冬天用它暖酒。有一天柳叔闹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来。我记得父亲说过,小小子儿的尿叫“人中白”,是去火的上品。趁柳婶不注意,我把酒倒出来,在里面撒了一泡尿。晚上柳婶把酒壶往热水里一放,立码儿冲起了一股臊气。这一下子可炸了窝。柳婶一琢磨,这事没别人,一准儿是西屋那个淘气小子干的!拿着酒壶气哼哼地来到我家,揪着我的耳朵兴师问罪。

  
“是我尿的,我是给柳叔治病那!”我心胸坦荡地说。

  
柳叔知道后,不但没怪我,反而说:“这孩子,知道孝顺,有出息。”

  
没想到,柳叔喝了我的“人中白”疼了五六天的嗓子竟然好了。

  
我过生日的那天,柳叔把我叫到铁铺,送给了我那个带着五个小铃铛的铁环。听柳婶说,那五个小铃铛还是柳叔特意从西头“倒影庙”为我请来的呢。

  
没有多少日子,街上天天有敲锣打鼓的,说是庆祝公私合营。街上越来越热闹,柳叔的话却越来越少。随着震天动地的锣鼓点儿,各种各样的传闻也越来越多:今个儿大车店的张大爷卧轨了,明个儿“润顺长”的刘四上吊了。后来终于轮到了柳叔。那天工作组来了两人把柳叔带走了,说是找去谈心。一个月后,柳叔回了家。可是人疯了。满头的黑发全白了,两眼呆呆的,逢人就说:“政府说了,可以自愿的。”

  
公私合营后,二徒弟满江当上了经理,铁铺也搬到八里庄那边去了。从此二眼井再也听不到了柳叔那爽朗的欢笑,再也听不到了那叫人心醉的丁丁当当的打铁声。

  
我回日本的那天,柳婶把柳叔用的那把小榔头送给了我,说:“孩子,拿去作个念想儿吧。”柳叔坐在他这麽多年一直坐的,胡同口的那个石碾子上。金色的朝阳洒满了他老人家满头的白发。柳叔颤颤悠悠地拉着我的手,喃喃地说:“政府说了,可以自愿的。”

  
别了,二眼井!别了,善良的柳叔!

  


  
98年,我在华龙皇家陵园为柳叔买了一块墓地,给柳叔柳婶合葬的那天,天下着蒙蒙细雨。当年的老街坊能来的全来了。出乎我意料的是,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就是当年的二徒弟满江。

  
轮到满江致哀的时候,老人家什麽也没说,只是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草纸的小纸包,双手颤颤悠悠地捧着,送到了柳叔的墓前。等他一层层地小心剥开草纸包,里面竟是一枚铁钉,一枚40年前,柳叔没有来得及打好的铁钉.....。

  
送葬的人们渐渐散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

  
雨不知什麽时候停了,一抹夕阳的余辉,暖暖地照在汉白玉的墓碑上。我久久地望着柳叔那满头白发的照片,心中不禁想起了另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我中学同窗好友的父亲--少奇伯伯。当一部共和国的宪法,连自己的国家主席都不能保护的时候,她还能保护谁呢?

  
陵园里静极了。微风拂过,远处传来了阵阵的松涛声。那里就是西陵---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皇陵。曾经叱刹风云,英雄一时的雍正皇帝就静静地长眠那里。

  
一群白鸽掠过了天空。我慢慢地站起来,从背包里取出那个带铃铛的铁环,围着柳叔的陵墓推了起来。霎时间,一阵清脆的铃声,划破了寂静,飘向了湛蓝湛蓝的天空,应和着悠扬的白鸽的哨声,在蓝天和白云之间,久久地回荡.....。

  




 回复[1]: 北京铁环略等于上海马桶圈 龍昇 (2006-12-22 15:36:41)  
 
  蓝海的铁环比我的高级,我的是带三个小铁环。

  
平泽门过骆驼吗?

  
公私合营就在自己家院儿里见过,“熬鹰”熬出个“自愿”。

  

 回复[2]:  东京博士 (2006-12-22 15:40:48)  
 
  龍老大三环啊?再加一个就是奥迪,加2个就能去北京参加奥运了,加3个可以金婚时送给太座做个大项链。

 回复[3]:  陈梅林 (2006-12-22 15:46:09)  
 
  无言。历史不会在再退回去了吧。

 回复[4]: 我只能玩两个大环, 龍昇 (2006-12-22 15:52:36)  
 
  左右手各推一环,相当左右手各玩一个马桶圈。三环五环?“佛来赛”!

 回复[5]:  雪非雪 (2006-12-22 20:56:23)  
 
  蓝色海洋,你知道的故事一定比我们多出差不多一辈子两辈子,请慢慢记录下来。看到后半的时候,眼泪出来了……现在好了

 回复[6]:  东京博士 (2006-12-22 21:06:35)  
 
  “谁是茄子?”,话音刚落,就听车把式吆喝着答到:“我,我!”——这段精彩,栩栩如生。

  
“驭---!”“喔”,有点《青松岭》的味道,呵呵。

  

 回复[7]:  拖布 (2006-12-22 22:08:43)  
 
  蓝色海洋好装备。拖布流口水了。

  
然那少奇虽不得善终身后荣耀,可也称得上是我党我军里拔尖的腹黑之人。

  
自愿成风的老铁匠,莫不会就是毁在他的手里?

  

 回复[8]:  taya (2006-12-23 02:44:46)  
 
  很喜欢看以前的故事。我们这代人脑海中残存的印象已经很少了,8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更是没概念,可是我觉得这才是我脑海中中国的感觉,很踏实,有生活的质感。

 回复[9]:  风 (2006-12-24 18:35:19)  
 
  铁环。看到这两个字,就想起儿时的时光。当年男孩子们每人一个铁环,出门就推着走。上水泥台阶,也不走楼梯,走台阶边上的那个30厘米宽的斜边。正月十五,就左手拎个手糊的灯笼,右手推铁环,排成一队,在住家周围走。想家了。

  
蓝海兄,圣诞快乐。

 回复[10]: 唉,无语中,太伤了 离别钩 (2007-10-01 23:19:16)  
 
  时间流逝,那么多一个个鲜活的人,凝聚成血流成河的哀伤,

  
渐渐的随着

  
岁月

  
变成一段段故事,一节节神话般的尘封流年

  
民族大不幸

  
但具体到一个人身上

  
。。。

  
不知怎么又想起了龙爷的大妹

  


  
你们是见证人了,我们真的跟看聊斋一样了

  
不知如何表达了

  
。。。。。。

  

 回复[11]:  蓝色海洋 (2007-10-02 08:56:58)  
 
   谢谢你,离别钩 。荒谬的事发生在荒谬的昨天。可是今天的人们真正从荒谬的昨天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教训了吗?轮回,善良的人们,迷失在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中。

 回复[12]: 谢谢海洋哥哥了 离别钩 (2007-10-02 10:45:44)  
 
  钩子每天也是瞎忙一气

  
昨天静下心读了些

  
真的每个字都洋溢着博爱的气息

  
真的很舒服

  
很入心的那种舒服

  
呵呵

  
钩子人生转折居然是因为自己

  
在公共汽车上把一个跌倒的老太太扶起来

  
呵呵

  
确实好象不但没得到教训

  
反而越走越偏了

  
又入秋了

  
多保重身体啊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回忆录
    《古刹寻小倩》 童年轶事之一  
    带铃铛的铁环 
    闪亮的皂角豆 
    第一次坐火车 
    回忆我的父亲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