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芷焉 >> 随笔
字体∶
女子在杭州

芷焉 (发表日期:2008-03-04 10:44:46 阅读人次:1861 回复数:6)

  

  
在杭州认识了两个女子。一个已经在一篇小文里说过了,另一个现在说。

  
叫宁。回忆起她,首先浮现出的是那一双眼睛,连睫毛一圈都带笑,亮晶晶的,透过镜片在发光。

  
我走过的地方也算不少了,但细想过去,不管在国内国外,成年人有这样一双眼睛的没有,充满了童稚,干净且清澈。

  
成年人有一双童稚的眼睛是不是好很难说,但总之,宁活得并不好。俗话说,眼睛是灵魂的窗子,现在想起来,许多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一双眼睛里。

  
与早熟的孩子相反,宁属于“晚熟”的成人。完全不是智力问题。宁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教师,留学俄罗斯。一年全中国只有几百分之一学生能进入的高等学府,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她却主动把它放弃了。

  
放弃这种职业本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人往高处走嘛,但宁相反,她水往低处流。从北京流到杭州去了。

  
北京是个邪恶的城市。她说。

  
评价北京的话我听过,没有像她讲的这样决绝。那样大的一个都市,五花八门的事五花八门的人,可映在那一双童稚眼睛里却像一件老太婆的棉罩衫一样灰暗。

  
她在北京看到什么记住什么了?

  
我想起一件小事。

  
女儿两岁时,我们住在横滨的天王町。家离车站有一段很少人走的路,四、五米宽吧,笔直,路两边一边是河一边是住家。一次,我、女儿和老公一起走路去车站。路很干净,,说它一尘不染也可以,可女儿却能几次弯下腰去,“妈妈这,妈妈那”欢叫着,摊开小手掌,兴致勃勃地把她捡到的东西给我看。一张五毫米大小的粘粘纸,一个小钮扣呀等等。我奇怪她居然能看到。

  
老公当然同样看不见女儿看到的东西,吸引他目光的是停在路边的一辆奔驰车。他说这种车型是去年刚出来的。

  
可我,没注意车,我看到记住的是一户住家里几盆盛开的玫瑰。

  
不到二百米的一段路,就三个人,却看到记住了完全不同的东西。路不变,有车有玫瑰有粘粘纸等等。女儿眼中只有粘粘纸,没有玫瑰和车;我眼中只有玫瑰没有车和粘粘纸;老公眼中只有车没有粘粘纸和玫瑰。

  
那一瞬我突然明白了。

  
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独特的!

  
这还是一家三口面对一条朴素的路,可要是五颜六色的人群遭遇繁华噪杂的大都市呢?

  
所以,卡夫卡看人是虫,而卡耐基却激励人生,“情人眼里出西施”才可以成立。

  
我有我的眼睛。我喜欢北京。一下飞机,坐上从机场到市区的车,看路旁光秃笔直的树连片伸去,我感到的是荒凉,而且被它们深深吸引。宁有宁的世界。她对世界自有她自己一套独特的摄取方式。我们彼此并不相接。

  
宁住在风景秀丽西湖边上一家经常客满的小旅舍里。她每天两件大事,上教堂和给猫喂食,花很少的钱。

  
我看到她喂猫。晚饭时间,我们坐在小旅舍的庭院里,她把饭倒在地上的盘子里,叫几只猫来吃。猫争食时,她就很慈爱地把强的那只推开,边训斥了它两句,回头对我们说:我真不懂它们为什么要争食?”

  
她脸上流露出一种真诚的困惑,那双童稚的眼睛蒙上了一层迷雾。

  
意外之余,对宁,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怜悯。

  
宁有爱!给予奉献牺牲,善者该有的精神她都有。

  
我们住在同一家旅舍,相识一天,她主动陪着游西湖,在饭店吃饭,也是她忙上忙下,格外周到。可是,这孩子,连猫争食物都无法理解无法接受,那人呢?在她的眼里,这世界应该跟她的名字一样,是平和的宁静的,所有的人所有的猫都应该为对方着想,对对方让步。

  
让她跟人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是太残酷了。

  
我理解了,为什么她说她想留在这家旅舍当保安,照顾这几只猫。为什么她的这许多爱,首先不是她的亲人朋友熟人甚至穷人苦人,而是猫分享到。

  
可是,宁对猫是真爱?她真离不开猫吗?

  
有真爱动物的人。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兰塞利亚狮子公园”,32岁的驯兽师动物学家凯文·理查德森。我看过介绍他的纪录片。其中一组镜头是两只身体比他大得多的成年狮子在草地上扑向他,几只爪子一下搭在他身上,拥抱亲嘴,他们滚到一起。另一组镜头是他怀里抱着刚出生不久的狮崽,手里拿着奶瓶在喂它。解说词说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包括印度豹美洲虎土狼)都是他从几个月开始喂大的。“我从不用棍鞭或铁链,只依赖耐心。这活也许危险,可对我,是一种激情...”理解,交心,所以动物才能视他为同类。

  
凯文专业是人体生物学,当过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咨询师,10年前进入动物界,理由是“你永不担心狮子会在背后猛捅一刀。”凯文有未婚妻。他走动在人兽之间,跟人似乎相处的还不错。

  
比凯文走的更极端的是世界著名的大猩猩保护人戴安·弗西。她在《薄雾中的大猩猩》书中谈到两件事给我印象很深。一是第一次见到大猩猩时: “我们从树丛的间隙中偷偷望去,几只同样好奇的灵长类动物也在偷偷地望着我们。它们有着黑色皮革般的面孔,庞大的身躯甚为壮观,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这就是一见钟情!缘份!所以才会有以后毅然决然去非洲和为去非洲割掉阑尾之事。另一件事是一个下雨天,弗西在丛林里感到又冷又孤独,突然,蒂吉特(跟弗西最亲的一只猩猩)用手臂搂住她。她抬头看到蒂吉特温和褐色的眼睛。它轻拍她脑袋,坐在她身边。弗西说过:“每次离它们仅有一英尺远的时候,我都会心花怒放。””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给予它们什么作为回报。”她能够感受到蒂吉特的爱,并愿意用爱去回报它。

  
这跟人类之爱有什么不同!感受给予奉献牺牲。弗西独身在非洲丛林呆了18年,曾被关进扎伊尔拘留所。她为反对猎杀猩猩成立了武装队伍, 为反对利用猩猩促进旅游业常常和卢旺达政府的公园和旅游部门发生争执,最终为了大猩猩惨遭杀害。

  
凯文和弗西都从人走向了动物。不同只在于,凯文眼睛看人也看动物,弗西眼睛看动物不看人。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动物,为什么凯文看中了狮子弗西看中了猩猩?这都是缘份,我想,基本上是由他们遗传基因决定的。不仅他们,西方还有其他人, 包括著名的女动物学家Jane Goodall和Biruté Galdikas,,她们都可以长期呆在丛林为动物为伍(两人也为猩猩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些人,只不过,天生的,他们看动物比看人更顺更兴趣。就像同性恋,他们或她们天生对异性不感兴趣就是了。

  
这才是真爱。感受动物,理解动物,同居一地,彼此不分。

  
可宁呢?找不到遗传基因。没有传统没有历史。古来就没有一个中国人能自愿长期只身进入丛林沙漠与动物为伍。宁也不可能成为第一个。那份艰苦寂寞孤独无助,不从遗传基因里得到一份能力、爱(跟动物共鸣)与勇气,既不想也不可能坚持下去。

  
朋友彦子写过宁,说她从北京逃到杭州,可是,她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逃不到哪里去。教堂是什么?是为了让人更好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到人聚集的地方去,就算她再报怨咒骂憎恨,最终也离不开人。

  
既无法彻底逃避人也无法彻底走进动物,就像她选中了的杭州,既不是纯自然也不是纯人工的西湖。

  
能就这么一辈子徘徊在人猫之间吗?

  
能,就好。

  
2008.1.11

  




 回复[1]: 很闷! 欲说还休 (2008-03-04 10:57:33)  
 
  这才是真爱。感受动物,理解动物,同居一地,彼此不分。

  
让她跟人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是太残酷了

  
为什么呢?

  
无语中。。。

  
好像有谁说过,性格决定命运。

 回复[2]:  胖子 (2008-03-04 14:11:39)  
 
  》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独特的!

  

 回复[3]:  芷焉 (2008-03-06 21:23:44)  
 
  谢谢两位!说的不错,性格决定命运,但父母决定性格,环境决定眼睛。

 回复[4]:  胖子 (2008-03-07 02:01:05)  
 
  》性格决定命运,但父母决定性格,环境决定眼睛。

  
严重同意

  
这个炸油条得大姐不寻常

  

 回复[5]: 老大,不准乱讲话 欲说还休 (2008-03-07 19:19:18)  
 
  不是炸油条的大姐。

 回复[6]:  芷焉 (2008-03-08 23:12:06)  
 
  油条加上大姐等于什么?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随笔
    走近尼泊尔四 
    走近尼泊尔三 
    走近尼泊尔二 
    走近尼泊尔 
    女之不俗之二 
    女子在杭州 
    女子不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