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新闻 投稿格式注意事项 | 字体∶ |  我要发新帖子! 
 《软禁中的谈话》 会長 (2009-01-17 16:44 阅读人次:3276) 
  这是庆应大学中国语讲师吴敏女士送过来的宋哀宗谈话,我还未阅,先让大家分香,最近吴女士老怕我思想落后于形势。总是送些与时具进的大作供我观赏。

  
编者按:

  
今天是赵紫阳同志去世四周年的忌日。几天前本刊发送电子版《软禁中的谈话》电子书后读者黄先生有感而发,特地在1月17日之前写了如下的读书笔记,趁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给广大读者推介。需要说明的是:黄先生文章中引用原文的页码不是香港原版书的页码,而是1月14日我们所发电子书的页码。香港开放出版社的原书为32开,399页。电子书为A4纸共188页,且增加了赵紫阳、宗凤鸣简历等内容。

  
~~~~~~~~~~~~~~~~~~~~~~~~~~~~~~~~

  
快讯:元月17日是赵紫阳逝世四周年,今天(16日)下午5点,六四伤残者齐志勇,“六四”天安门大学生参与者赵昕等人,以及美联社二名记者,共同来到赵紫阳的旧居——富强胡同6号,在赵紫阳大门美联社驻京记者被赵府的警卫拦住,经反复交涉,警卫说,“中国人可以进去,外国人不可以进去。这是上面的命令”。尽管赵紫阳五儿媳出面通融,外国记者还是被中央警卫团的便衣警卫拒绝。

  
齐志勇一行只好让美联社记者在门外等,由赵紫阳儿子赵五军及夫人引领进入赵公的灵堂。齐志勇、赵昕等人与赵大军夫妇在赵公书房改为的灵堂内相互亲切的交流之后,他们在留言簿上留言(照片)并代表在监狱中服刑的胡佳及夫人金曾燕,以及李金平、李海等人在留言簿签留言。尤其,齐志勇去年与胡佳约定年年悼紫阳,如今胡佳身在牢中,只能由他为胡佳了这一心愿,说到这里齐志勇很是伤感。

  
最后齐志勇一行在赵紫阳遗像前祭拜。赵公去世四周年骨灰至今未入土,“平暴”“六四”即将二十周年。此时此刻,他们热血沸腾。“六四”没有进入历史。他还在等待正义,等待最后的审判。二十年沧桑岁月,磨不掉“六四“的光辉。“紫阳千古,与民同在”。

  
临离开赵府前,赵五军夫妇送每人一幅赵紫阳逝世三周年祭的纪念册,并托付送给没能来的其他朋友,送齐志勇一行人出门时,看见寒风中美联社记者还在赵府门外等候,赵五军夫妇向美联社记者致意,并表示自己的无奈,双方的苦笑,让人有深刻的印象。

  
另据快讯:原定于今天举行的李作鹏将军告别仪式在今天凌晨2时被报道取消。林豆豆和胡敏(邱会作夫人)为在李家设立的灵堂敬献花圈;罗荣桓、黄永胜之子前往悼念。

  
~~~~~~~~~~~~~~~~~~~~~~~~~~~~~~~~~~

  
读赵紫阳禁中谈话的笔记

  
——纪念紫阳同志逝世四周年

  
黄一龙

  
两段“认识史”

  
原文一:自从我去年初在广东提出“党政机关要廉洁”以来,我开始认识到制止腐败,解决廉洁问题的重要。

  
——1989年6月23日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P.24)

  
笔记:这里的“去年”是1988年,二十年前了。中共的总书记是到那时才“开始认识到制止腐败,解决廉洁问题的重要”的。值得一记。

  
原文二:我原来曾想,只要经济体制改革搞好,把经济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提高,人们就会满意,社会就会安定,但后来发现,情况不完全是这样。人民的生活水准、文化水准提高以后,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意识都会增强。

  
——同上(P.25)

  
笔记:这里记载了赵公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对于“人民”和“社会安定”的认识史,从“原来”发展到“后来”,实现了从经济层次发展到政治层次,从物质层次发展到精神层次,从浅层次发展到深层次,从感性层次发展到理性层次的飞跃。惜乎能够和他一样“飞跃”的高官极少,多数人至今还停留在“原来”的状态,毫无进步。

  
浪漫想象

  
原文:我们党从来没有把党的会议上提出不同意见,甚至表示保留意见就叫做“分裂党”的。

  
——同上(P.26)

  
笔记:这一句话,反映了这一任总书记对“我们党”的浪漫主义想象。30年前彭德怀在“党的会议上提出不同意见”,不是被党的主席斥为“不拿团结的旗子,要打分裂的旗子”,成了“反党集团”的头子了吗?可以说,这样的事情不仅不是“从来没有”,倒是“从来如此”的。在他发表此言的那个“当的回忆上”,又在重演收拾彭德怀的那一幕。他的浪漫之梦总该醒了。

  
政治家的选择

  
原文:我个人这个结局全是个人的选择。………我不愿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帐。

  
——1991年7月10日谈话:《“这是自我选择”》(P.18)

  
笔记:关不关心自己是否会在历史上留下欠账,是政治家和政客的最基本的区别。赵公之所以值得人们永远尊崇和纪念,首先就在他的伟大的政治家的品格。

  
真相

  
原文:无论在苏联或中国,过去在长期执政中,实行的封闭集权统治比国民党还厉害,可以说,人民什么自由也没有。

  
——1991年10月9日谈话:《一个奇特的现象》(P.28)

  
笔记:这是一位十年间先后担任国务院总理和党中央总书记的老战士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状况的直率描述。请比较后来的小弟妹们的作文:“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中国民主白皮书》),何为真相,何为呓语,应该不难鉴别吧。

  
理论创见两例

  
原文一:发达国家各阶级是经过了彼此多次的厮杀,搞你死我活的斗争。但为了不同归于尽,经过这个痛苦的阶段后,彼此开始妥协,实行了多党制。

  
——同上

  
笔记:此即恩格斯所谓“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的确解:国家就是用来调和(在没有国家的时候)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的,以达到“为了不同归于尽”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多党制是国家在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没有多党制就不可调和阶级矛盾,就会导致社会各阶级“同归于尽”。

  
中国的规矩,当了党国领袖,就有资格发展马克思主义。只凭赵公这句话,就不愧此殊荣。惜乎后来的学舌者们实在不济,东拉西扯拼凑个三言八句,也想登上理论殿堂,徒为天下增加笑料。

  
原文二:今后对社会进步的指标是否可以以生态环境即生活品质,文化水准即人的素质,生活水准即富裕程度,以及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差别、城乡差别、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人均收入、社会公平为指标,不以社会制度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为界线来作为先进与否的指标。……今后国家的类型是否以生产力水准来划分,即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国家,中度发展的国家,与低发展的国家。

  
——1992年1月12日谈话:《社会进步新指标的探讨》(P.30)

  
笔记:邓小平讲“不问姓社姓资”,主意是好,只是理论不足。姓什么的问题还摆在那里,“不问”而已。既然如此,怎能禁止左公们捡起来打人!只有证明对于社会进步来说,姓社姓资其实不过是个伪问题,而以真问题取代之,才是正道。“新指标”的理论意义,正在这里。

  
跟着党违背马克思主义

  
原文:过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完全违背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不是根据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水准,而是依靠发动群众、用政治斗争手段来推进社会主义,这就必然强调意识形态斗争,大力开展阶级斗争,实行领袖独裁的无产阶级专政,以及严格的组织纪律,采取高压的手段甚至镇压的办法。其严重后果是,变成畸形的社会主义,成为人民的对立面。

  
——1992年4月12日谈话:《落后国家胜利后不能实行社会主义》(P.33)

  
笔记:本来,治国遵循或违背什么人的论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条:一是你的办法要“治”国而不是乱国;二是不宜自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又“完全违背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过去我们”这两条都不及格,广大党员还被蒙在鼓里,跟着党去违背马克思主义。前总书记的观察该使我们清醒了。

  
保守派常常言中

  
原文一: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要在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增加社会主义成分,来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

  
——1992年7月5日谈话:《改革的理论与中国改革的特色》(P.36)

  
原文二: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资本主义,走向共同富裕。

  
——1993年7月1日谈话:《约请于光远谈中国改革的理论问题》(P. 61)

  
笔记:改革就是发展资本主义以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样简单明白的语言,改革以来从未见于任何官方宣言;他们总把简单的事情表述得十分复杂,让人摸不着头脑。倒是反对改革的老左们找到了要害,把它捅了出来。其实在中国任何改革,首先看清楚它的实质亦即它将如何破坏旧体制并且把它说出来的,常是反改革的保守势力。当年洋务运动初起,守旧派就攻击它“逐彼奇技淫巧之小慧,而失我尊君亲上之民心”,“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社稷”。看出了“西化”之后自由化思潮侵蚀,搅乱人心,不利于皇上的统一领导,最后导致大清亡国。他们其实看对了。而要改革者这样明白说出来,倒是难能可贵了。

  
实话与官话

  
原文:改革开放与政治上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有矛盾的。抓了这一方面,必然影响那一方面。

  
——1992年10月11日谈话:《邓小平的“模糊政治学”》(P.47)

  
笔记:这又是一句大实话。大约凡是实话,放进官话体系里,就要反着说: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手都要硬!”

  
此不变彼变

  
原文:邓的指导方针是,经济上无论怎样改革都行,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都无所谓,但党的领导权力决不能放。

  
——1992年11月6日谈话:《邓小平的悲剧》(P.49)

  
笔记:形式上看,这里说的是前者随便变化,“什么样的……都无所谓”;后者则坚持不变,都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诚然可以不变,“党”却是一定会变的,不会总是那一群人。山西省黑窑事件里“党的领导”依旧,可是那“党”里已有95名人士事实上成为奴隶黑窑的保护伞;而且由于不设限制不得分享不受监督的领导权“决不能放”,“党”迟早会为那样的势力所掌握。可怕啊!

  
复杂和简单

  
原文:有些复杂而又麻烦的问题,采取简单化的办法,就圆满地解决了。例如,农业生产问题,过去人民公社时期,乡村干部一年四季催收、催种,……忙个不停。可以说,村干部辛苦极了。结果,土地产量却越来越少,群众生产积极性更是越来越低。改为“承包制”后,村干部只管公用事业,……其他什么也不用管了;但土地产量上去了,群众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1993年1月4日谈话:《复杂麻烦问题简单化处理》(P.51)

  
笔记:复杂问题为何可以“简单化处理”,原因乃在我们把本来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农民守着土地,他哪里不会种不会收?问题是“我们”把别人的土地收了,种地也就成了公家的事,自然得听公家人调度了。当年我在农村享受“监督劳动”,就常听到大喇叭里发布命令:“今天全县下地洇粪:大粪瓢一瓢四窝,小粪瓢一瓢三窝!”多么复杂!

  
言论和监督也很可怕

  
原文:在一党制领导下,应该开放舆论,开放报禁,实行言论自由,进行公开监督。香港是殖民地统治,政治上是集中的,权力是不能分享的,但人民是自由的,报纸是开放的,可以公开批评任何领导人,也可以进行示威,对政府及领导人进行制约和监督。

  
——1993年4月3日谈话:《老人领导:中国政治领导的特色》(P.53)

  
笔记:这里是认为在“殖民地统治”下可以实行的“言论自由”、“公开监督”,“一党制”也经受得起。我看很悬。前者的存在,是由条约规定的;尽管属于“不平等条约”,总算一个法理根据。所以言论也好监督也好,不会动摇它存在的根基。而后者,恐怕就难有这样的自信了。因为法律固然可以规定“一党制”因而保护它的存在,可是一党制在本质上又要求它凌驾于法律之上,使法律不成其为法律因而保护不了任何东西。在后一种情形下,言论和监督,就十分可怕了。

  
客观存在的和想象出来的

  
原文:私有制也能为社会带来繁荣,这是马克思所没能预见到的,但这却是资本主义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事实。而东欧的巨变,苏联的瓦解,实际上又是公有制的失败。所以,“公有”、“私有”的划分,不能作为社会主义形态与资本主义形态的标志了。

  
——1993年4月3日谈话:《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事实不符》(P. 53)

  
笔记:“私有制”是客观存在的,而所谓“公有制”是想出来的,现实世界里还没有符合这种想象的公有制,有的乃是“管库人”的隐蔽的即腐败的私有制。更无论“为社会带来繁荣”了。

  
谁的改革失败

  
原文:苏联改革的失败,一是首先从政治改革开始,而不是从经济改革开始,政治上一乱, 就不可收拾;二是采取了休克疗法,就是完全放开价格一步到位,使通货膨胀起来,人民遭受极大痛苦,代价很大。

  
——1993年4月28日谈话:《走渐进的改革道路效果好》(P.55)

  
笔记:这个评价可能说早了点。再过十来年,例如到现在来看,他也许不会再断言“苏联改革的失败”了。何况他下台时的那场“风波”,不仅使“人民遭受极大痛苦”,还使党政军蒙受极大耻辱,丢尽脸面。两相比较,胜负难说呢。

  
过鬼门关

  
原文:过去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缺乏条件,超越了阶段,致使按主观意志办事,这自然就要按行政命令来推行,实行强迫甚至镇压的办法:为了顺利起见,自然要制造个人迷信,靠“权威”来驾驭局势;为了统一意志,必须搞舆论一律,不能允许新闻和言论自由;为了稳定,进行统治,当然不能允许有不同政见者存在,实行党外无党,党内无派,更不能允许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这自然就走上了独裁专政的道路,而且是要使人人变成“驯服工具”的思想专政道路。

  
——1993年5月6日谈话:《无产阶级专政的由来》(P.56)

  
笔记:可见这样的“社会主义”,乃是万恶之源;无怪乎当年开始要人们搞社会主义时,称为“过社会主义关”,像驱人“过鬼门关”似的!

  
都该领悟潜规则

  
我领悟了:一切为了自己的权力,为了统治的需要,就不会考虑什么宪法,也不会以事实为根据来处理问题了,人治的国家就是这样,这大概就是问题的本质所在,也就是专制政体的特征。法同虚设,公民没有法律保护,谈何人权!

  
——1993年5月31日谈话:《指软禁违反党章宪法》(P.60)

  
笔记:这是一位“体制内”高层人物对这个体制的潜规则的深刻“领悟”,足为“不明真相的广大群众”包括广大书呆子借鉴。

  
不一致权

  
原文:最好让各省自治,就是让各省根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各自去发展。这样,就不攀比了,都会眼睛向内,发掘自己的潜力,或许经济都会发展很快。

  
——1993年10月7日谈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P.62)

  
笔记:与这个方针相对立的就是“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看来后者一定会使中央和地方都付出高成本的,所以应该创立“不一致权”。

  
想入非非

  
原文:如果邓走之前能留句话,对“六四”问题能松动一下,由后人酌情来处理,就不会再让“左”派的一些人来利用“六四”来搞倾轧。这样就不至于使政局陷于混乱。

  
——1993年10月18日谈话:《会见蔡德诚表心迹》(p.65)

  
笔记:此公对党对领袖,始终抱有浪漫主义情怀。须知那人如在这件事情上“松动一下”,就把他的最后的“基本原则”都“松动”了,他是绝不干的。

  
“明白官”难得

  
原文:市场经济必须有产权约束,在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没有效益,谁也不会去进行重复建设,谁也不会去搞豪华宾馆和高楼大厦,在那里是市场经济,有社会舆论进行公开监督,有法律制约,而社会主义国家则不行,既没有产权约束,又没有社会舆论的公开监督,改革开放以后,把公有制当成一块大肥肉,发展成为个人资本,实际变成了官僚阶层所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捞一把,企业再困难,再亏损,也得吃喝、买豪华卧车、盖房子,进行挥霍。尤其是在上层,暴露出来是比较大的。高干子弟有的利用内部关系、内部资讯发了财,有的把非法占据的钱存入外国银行,去搞个人享受,群众极为不满。在下边的工作人员中,很多人则拼命搞行贿受贿,进行权钱交易,甚至“买官”,再把钱搜刮回来,更为群众所痛恨。个体户,不少人拼命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捞钱,靠坑害群众,捞不义之财。种种不良行为和腐败之风泛滥之广,实为历史所罕见!

  
——1995年4月11日谈话:《实行市场经济,就不能实行公有制和一党专政》(P.82)

  
笔记:近十四年前这一席话,至今仍是中国官场中国社会中国经济的真实图像,是中国官场病中国社会病中国经济病的准确诊断。看清这些弊病,老百姓并不难,官员就相当难,居于最高官位的官员就更难;看清了又坚决反对之而不是坚决保护之则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赵公就是这样的“明白官”,这就是他失势的最最可惜之处。

  
谁的责任?

  
原文: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不形成中间阶层,一下子就实行多党制、议会民主,中国就可能出现一千个政党,是要乱的。人民素质不提高,乱了更可怕,会发生以暴易暴,出现独裁政治,像缅甸那样。

  
——1995年4月11日谈话:《经济上不能乌托邦,政治上也不能乌托邦》(P. 82)

  
笔记:50年前,中共就郑重地主张“实行多党制、议会民主”,即毛泽东所谓“我们所希望于国民政府、国民党及一切党派的,就是从各方面实行民主”(1944年6月12日答中外记者团)也。现在却发现社会和人民的“素质”都不具备条件实现这样的民主。这只能说明,或者50年前的话是骗人的,或者这50年间特别是在“解放后”中国的社会和人民在中共领导之下,其“素质”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责任在谁,亥用问吗?

  
“新人物”的旗帜

  
原文:(邓逝世以后)“左派”会以反腐败、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等名义来反对改革;老工人、老干部有不满情绪,会以社会风气不好、治安不好等怀旧心态表现出来;改革者则认为改革不彻底,裹足不前,在政治上又严加控制,进行舆论封锁,表现不满,但这是弱音。当政者会对“左派”表示某种程度迎合,但不积极表态,仍打着邓的旗帜进行专政。而这样下去,却要积累矛盾,到一定气候会发生社会危机。到那时,上层可能产生分化,会涌现出新人物来。

  
——1995年5月27日谈话:《中国不能出现权力真空》(P.84)

  
笔记:十四年前预言,如今逐条兑现——除了未见“新人物”。不过,“反腐败、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不仅是“左派”反改革的工具,也是“改革者”力促政治改革的理由。所以无论潜在的“新人物”是何种人物,他都会打这面旗帜。

  
“内外有别”一例

  
我是在不自由的状态下,一切都攥在他们的手心里。如这次我又提出去广东,可以不去广州市,只去一些县,也不同意。在北京市,不让去繁华的地方;在郊区,慕田峪也不让去。我提出,这样限制个人自由是违反宪法的,也不符合党章,也不予答复。提出要求派人来谈谈,一再督促,也不理睬。过去我也提出要写点回忆材料,要求把自己公开的、未公开的讲话材料调来看一下,也置之不理。我也曾托段君毅捎话给江泽民:“这样对待我,是违反党章宪法的”,“不要把我当做不稳定因素,你们有什么矛盾,我可以出面去化解,”也未起什么作用。对定我为“支持动乱,分裂党”的材料,要求进行公布。又未采纳。

  
——1995年11月23日谈话:《李鹏报复性强,欲置赵于死地》(P.93)

  
笔记:引用胡绩伟同志的话:“我们的元首人物在国际谈判中,一再强调对不同政见要宽容,主张和平协商,反对武力解决和武力威慑;可是为什么对国内问题,对自己的同胞,就那么容不得不同政见?就那么反对协商对话?就那样进行武装镇压和武力威慑呢?”(《党正确,能把坏事变好事;党错误,能把好事变坏事》)只须在“对自己的同胞,”后加“对自己的前首长。”

  
认识迟了,判断对了

  
根据这一时期的思考,对社会主义转型的国家,自己有这样一个看法:中国的改革已形成了一个特权阶级,这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建立了社会关系网,利用内部资讯、各种批件、贷款额度、外汇差价、地租差价以及买卖股票,至于回扣更是普遍化、公开化,尤其在实行股份化后,乘机把国有资产流入个人手中,一举暴富成上亿富翁。这些人利用市场经济这个机遇,利用公有制这个条件,大量侵吞国有资产,简直是无孔不入。这种情况越持久就越严重,越日益尖锐化,使市场经济向畸形方面发展,这是很糟糕的。

  
这些人也形不成中产阶级,也不是平等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们既不要退回原来的计划体制,也不愿再继续深入进行改革去形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机制;但这恰符合目前当政者“求稳”“怕乱”的要求,形成了当政者的社会基础。这也是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省市各机关都抓住权力不放,政企难以分开的根本原因所在。

  
——1996年9月26日谈话:《中国改革出现了特权阶层》(P. 93)

  
笔记:到1996年才看到中国出了特权阶层,赵公的认识显然不仅滞后于学界而且滞后于百姓,但是他对这个阶层正是当权派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是改革的主要阻力的论断,是一针见血的。

  
从鼓掌看程序

  
原文:十三届一中全会关于“在最重要的问题上,仍然需要邓小平同志掌舵”的决定,是有记录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事先大家都谈好了,然后通过我的讲话,当众讲出来,大家鼓掌通过,给予他合法性:赞成不赞成,合法不合法是一回事。

  
——1997年7月6日谈话:《和戈尔巴乔夫的谈话,事与愿违》(P. 123)

  
笔记:“事先大家都谈好了”的“大家”,不会是百来个中央委员(如加上候补委员则为两百多),不过几个管事的人。这样重大的决定,几个人咬咬耳朵,到会上一阵鼓掌,就这么定了。党内议事程序的严肃性郑重性就是这个样子。

  
留此存照

  
原文:那次学潮不管存在什么偏激、错误和可指责之处,但把它定性为“反革命暴乱”是没有根据的,既然不是反革命暴乱就不应该用武装镇压的手段去解决。当时的武装镇压,虽然迅速平息了事态,但不能不说人民也好,军队也好,党和政府也好,我们的国家也好,都为当时的那种决策和行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消极影响直到今天还在党群关系、台海两岸关系以至我国的对外关系中继续存在。由于这一事件的影响,还使十三大开始的政治改革中途夭折,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以至在我国经济上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出现种种社会弊端迅速滋生蔓延,社会矛盾加剧,党内外腐败愈演愈烈的严重情况。

  
——1997年9月致十五大主席团及全体代表信(P.124)

  
笔记:此信发出后的第三天,中央办公厅即派人来指责他违反纪律,不照顾大局。从此就对他实行软禁至死。这是一封中共前总书记写给党的代表大会的公开信件,是党的重要文献,不知违反了何种纪律,特留此存照。

  
欺骗洋人和镇压国人

  
原文:江泽民究竟是前进还是倒退,历史的方向盘完全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如果采用一面欺骗洋人,一面镇压国人的两面手法,是不可能掩天下之耳目的。

  
——1998年11月17日谈话:《谈人权》(P.137)

  
笔记:这是对他的继任者所玩把戏的准确描述,入木三分。不过在人权问题上以至在一切问题上“采用一面欺骗洋人,一面镇压国人的两面手法”,不仅对于一个掌握“历史的方向盘”的人,有强烈的吸引力呢。

  
专政压倒民主法制

  
原文:总之,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理论不放弃,民主政治、法治建设难以实现。

  
——2000年5月13日谈话:《我们不能过于苛求马克思》(P. 144)

  
笔记:这个“总之”用得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困难尽在这个“总之”里。

  
压力何在?

  
原文:中国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没有一定的压力,是不能转向民主政治的。例如,南韩、印尼都是在反对派的压力下,才能转向民主政治的。目前在中国实行的村民选举是无济于事的。

  
——2000年5月30日谈话:《一切社会弊病渊源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P.147)

  
笔记:除了人民,向哪里去求压力!

  
朝中无人

  
在中国目前实行社会民主党的纲领路线,进行社会主义的自我更新,转向民主政治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目前既没有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来进行新思维,提倡民主化、公开化,也没有蒋经国氏的人物来主动推进民主政治。

  
——2000年7月4日谈话:《蒋经国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P.148)

  
笔记:偌大神洲,居然到了“朝中无人”的地步。可叹!

  
世界眼光

  
原文:所谓“三个代表”,从国际范围来看,美国才是三个代表。

  
——2001年多次谈话综合纪录(P.151)

  
笔记:中国领导人什么时候承认这点,中国什么时候才真有希望“崛起”。

  
为政ABC

  
赵紫阳说,……我对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已不感兴趣,而现在的时代很难建立什么理论学说。从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本是个自然过程,是根据实践发展形成的潮流,也就是根据民意一步步向前发展,民意就是人们内心里真正的需求。当然在实践中会有曲折,而不是靠什么理论、主义或设计来推动。过去正是靠理想的设计,从而走上了空想、乌托邦。

  
——2002年2月23日谈话(P.153)

  
笔记:把“人们内心里真正的需求”放在“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之上,这是赵公毕生从政的宝贵经验。当政者要真想有所作为,这一课是ABC,必须及格。

  
美主沉浮

  
原文:如果人类发展需要有个主导的话,由美国来主导,比苏联,比中国来主导好,更不要说德国和日本了。因为美国没有领土野心,不搞殖民地。

  
——2002年6月22日谈话:《最好由美国主导人类社会》(P.156)

  
笔记:没有透彻的世界眼光,说不出这样的话。

  
出路何在

  
原文:过去认为强人邓小平走了,今后中央会有不同政见者出现,从而发生互相制约。现在看来,这个看法错了。一旦当政,都会形成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己这个集团的既得利益,对外也就都一致起来了。因而,无论谁当政都会这样那样的要来维护这个体制,而对其它不同政见者的言论一概不准出头,不准表现。长此下去,中国也走不上社会民主党的道路,因为没有这样的改革人物。

  
——2002年10月5日谈话 ( P..158)

  
笔记:这里只少预料一种情况:如果出现了无论什么人“维护这个体制”均不可得的局面,又当如何?

  
人权精义

  
自由比民主重要,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没有民主,但有自由,任何人可以批评港督,司法又是独立的,不受政府控制,然后再允许结社,这样来启发民智,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

  
——2003年8月15日谈话:《人们对胡锦涛期望过高》(P.160)

  
笔记: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这样的认识,已经进入人权理论的核心。赵公的知识结构从十二本《干部必读》和四卷毛选,进到当代人文科学领域的最前沿,实现了从领导人到明白人的转变,令人敬佩。

  
先求自由,再求民主,是不是又一条“政治改革”的道路呢?

  
修宪的辩证法

  
这次将三个代表列入宪法,到将来修宪时,同样也能把三个代表删掉。中国的宪法机动性太大,每个国家领导人都可以定自己的宪法。

  
——2003年10月17日谈话:《往事的一个遗憾》( P.161)

  
笔记:宪法要是可以随便塞东西进去,也就可以随便把它扔出来。这是讲的辩证法,“每个国家领导人”都该懂又难得懂的。

  
戳穿戏法

  
原文:中国目前发展的就是权贵资本主义。政府圈地,把群众的土地圈起来,把地价压得很低,然后批发给开发商,高价销售。致使发生多次群众自焚事件。又操纵股票,圈股票,把社会上的资金收集过来;还圈走储蓄,就是把老百姓的钱拿过来,政府再用这些前进行公共设施投资,刺激内需,以求高增长。

  
——2003年10月25日谈话:《中国目前发展的就是权贵资本主义》( P.161 )

  
笔记:魔术师在前台变戏法,赵公从旁告诉观众他那鸽子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坏了人家的生意,怎不令他气愤!

  
“权贵资本主义”,亦即官僚资本主义,近一个甲子以前被中国人民搬走的“三座大山”之一。搬来搬去,原来还在人民头上。这也是一个戏法呢。

  
有没有主义?

  
现在哪还有意识形态斗争?还提什么保卫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当政者目前一切是保卫维护一党专政,这一点,在他们看来绝对不能动,这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它都是虚的。维护一党专政也就是维护个人权力。……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巩固一党专政。

  
——2003年10月25日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巩固一党专政》( P.162)

  
笔记:也还要保卫一个主义:“共产党主义”。

  
中俄改革模式比较

  
原文: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是在黑箱作业下做起来的。这便于权钱交易,便于侵吞国有财产,致使国有财产大量流失,尤其以建设为名,大搞圈地、圈钱,实际上是对人民的一种掠夺。这跟苏联不同,他们是在现代民主转型中改革的,是公开发股票,每人一份,虽也有贪污腐败,但都受公开舆论监督,又有多党相互竞争,谁也不敢作得过分。俄罗斯改革曾一度震动较大,但现在他们的经济也在高速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了,现代政治也转型了。……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究竟哪个好?还很难说。

  
——2004年6月20日谈话:《这个体制实际上是腐烂了》( P.172 )

  
笔记:公开改革是改革,黑箱改革是魔术。中俄改革“模式”的不同,尽在这里。

  
一个死结

  
如果政治改革再拖上几十年,首先人民承受不了,社会上也难以接受。由于中国的改革与原苏联不一样,那里是公开实行私有化,把国家的公共财产平均的分配给每个人,后来虽然被大企业家收购了,乃是通过市场经济公开进行的。中国的改革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也不一样,那里原来就是私有制,财产是不能随便被别人侵吞的。中国的公有制为权力者所有,全国的资源实际上都是由这些人来垄断,把全国人民用血汗积累起来的资源,用黑箱作业的方式被一些权钱勾结者侵吞,这当然要引起人民的不满。各种矛盾会越积累越大,形成社会危机。………所谓政治改革,就是要放弃党垄断一切的权力。-

  
——2004年9月8日谈话:《政治改革就是要放弃党的垄断权力》(PP.174)

  
笔记:不放弃垄断权力,”首先人民承受不了”;放弃垄断权力即放弃权钱勾结,领导又承受不了。这也就是“改革亡党不改革亡国”的死结了。

  


  
光明的尾巴

  
原文:最近国外学者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召开中国改革研讨会,题目之一是“赵□□与政治改革”。……认为邓小平的改革是市场经济加专政,其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后走不通的。而赵□□的改革是市场经济加民主与法制,这条道路会越走越宽,会发展成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这就是两个改革发展道路的不同点。目前中国当政者特别强调党的执政能力,一切都是为了保持党的专政地位不能动摇,无论谁触犯这一条绝对不允许。(一阵止不住地咳嗽)但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会转向社会民主党主导的方向……(咳嗽)

  
——2004年10月24日谈话:《邓小平改革与赵紫阳改革发展道路的不同点》(P.177)

  
笔记:这是本书所记赵公最后一天的谈话,作者说:“此后不久,□□便住进了医院,再也没有出来。”幸好他还讲到一个“无疑会转到”的方向,使读者也使他本人有个安慰,也算一本书,以及一个人,的“光明的尾巴”吧。

  
读书后记

  
本书的主人于当代中国走向民主的关键时期进入中央,秉政十年;又于它不幸的转折点失势,被囚十六年。本书正是十几年间他对那个时期那个转折的严肃反思,因此决不仅仅具有文献学的意义。我们的国库养着若干专门编辑领导人著作的机构,不断出版包括倩人捉刀的种种领袖著作,公款发行公款购买,却单单不编也不出这样的书。幸好我们有个“一国两制”,使它得以在本国领土的香港出版,仅凭这点,就该年年热烈庆祝香港回归□□周年!

  
沿着本书主人十几年间思想发展的脉络,我们看见赵公如何实现从真诚的革命家到成熟的政治家到卓越的思想家的转变,看到它成为与陈独秀和胡耀邦齐驱的中共最伟大的领导人。作为一个中共党员,我以本党拥有这样的领袖而引为荣光。

  


本网站为统一格式,过滤自然段首末空格,自动换行。
为满足个别用户特殊需要,提供UBB代码供用户使用。

[c]小标题居中[/c]
例:[c]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c]   发表结果:|      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      |
[r]日期右对齐[/r]
例:[r]写于2000年5月1日[/r]       发表结果:|                写于2000年5月1日|
[b]重点显示[/b]
例:[b]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b]     发表结果: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
[color=颜色名]彩色显示[/color] *颜色名参考HTML标准
例:[color=PINK]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color]     发表结果: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
[t]诗词格式[/t]
例:(略,每行起首自动插入10个空格)
[img]图像链接URL[/img]
例:[img]http://www.aaaa.com/a.gif[/img]   发表结果:(略)

 回 帖(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主贴必须)
内 容(10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09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