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投稿格式注意事项 | 字体∶ |  我要发新帖子! 
 杨佳26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黑白子 (2008-11-26 12:46 阅读人次:7236) 
  ZT杨佳26日上午在上海被执行死刑

  
2008年11月26日10:53:48(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袭警杀人案罪犯杨佳26日上午在上海被执行死刑。

  


  


本网站为统一格式,过滤自然段首末空格,自动换行。
为满足个别用户特殊需要,提供UBB代码供用户使用。

[c]小标题居中[/c]
例:[c]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c]   发表结果:|      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      |
[r]日期右对齐[/r]
例:[r]写于2000年5月1日[/r]       发表结果:|                写于2000年5月1日|
[b]重点显示[/b]
例:[b]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b]     发表结果: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
[color=颜色名]彩色显示[/color] *颜色名参考HTML标准
例:[color=PINK]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color]     发表结果: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
[t]诗词格式[/t]
例:(略,每行起首自动插入10个空格)
[img]图像链接URL[/img]
例:[img]http://www.aaaa.com/a.gif[/img]   发表结果:(略)


Page: 2 | 1 |

  回复[31]:  东京博士 (2008-11-28 07:40)  
  问题是有更多的人,以权杀人,你见过几个偿命了?我看你是越说越糊涂,你以为只有拿刀子杀人才是杀人?

  回复[32]: 杨佳案让知识分子群体发生分歧 黑白子 (2008-11-28 09:03)  
  ZT杨佳案让知识分子群体发生分歧

  
作者:张清扬

  


  
杨佳案件发生后,记者注意到,在大陆知识分子群体上发生很大的分歧,主张法制至上和非暴力的群体,认为杨佳复仇只是"原始正义",对杨佳的无原则颂扬无助于社会和解,可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但是也有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杨佳杀警不能看作是针对自己个体遭遇的一种报复,而是对警察暴力的反抗。在杨佳已经被政府处决的情况下,针对这两种观点记者采访了刘路和刘逸明两位大陆作家。

  
记者:杨佳已于11月26日被执行了死刑,这个对中国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案子已经结束了。我知道两位都写了关于杨佳案件的不少文章,观点也不太相同,现在请两位回过头来谈谈针对杨佳案件的看法,你们有什么改变么?

  
刘逸明: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警察群体就开始日益堕落,到如今,警察群体的正面形象完全已经完全灰飞湮灭,在大多数民众的心目中,警察就是有执照的流氓,他们不再是维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而是极力维护官权和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爪牙。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警察的不公正对待,他们之前只是缺少表达的勇气而已。杨佳杀警事件是现今政治制度下的必然产物。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杨佳的出现是必然的,他代表着一种针对警察暴力的民意宣泄,一种警示。

  
刘路:我同意逸明的观点。我可以补充一点更具体的材料,中国大陆大概有5000多个看守所,4000多个行政拘留所和2000多个劳教所,还有数不清的关押上访人员的黑监狱。这些还不算正式的监狱。拘留所和劳教所我没有详细的资料,但是看守所,几乎没有一个不出现非正常死亡现象。如果一个看守所一年内没有出现被关押人员非正常死亡,那么这个看守所就会受奖。也就是说,死人是正常的,不死人才不正常。而所谓的非正常死亡,其实就是被打死的,这些一部分是被刑讯逼供打死的,一部分是被在押人员打死的,后者大都是警察直接或者间接的纵容所致。这些人员的死亡通常会被报成自杀或者心脏病猝死。这样算来,每年死于警察暴力的民众,不计发生在社会上的官民冲突被打死(如汕尾)、警民纠纷被被打死(如黑龙江大学生)的,已经是成千上万。孟子曰:君视民如土芥,则民视君如寇雠。在这样一个警察横暴、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出现杨佳,爆发翁安那样狂烧警察局的事件,不是太正常了么?,

  
记者:但是,也有知识分子认为,杨佳个人受了些委屈,却杀害了6个无辜的警察,这种行为已经超越了法治的规范。甚至有的作家认为杨佳就是一个罪犯。两位怎么看?

  
刘逸明:我比较同意刘晓波和赵达功先生的意见,杨佳复仇只能算是以暴易暴,最多也就是原始正义,与法治无关。杨佳这种极端化复仇的行为方式,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不值得仿效,更不能提倡。因为这样会给社会带来暴戾,不利于和平转型。

  
刘路:我注意到逸明的这个观点在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这是由知识分子坚守法治和非暴力原则所决定的。刘晓波和赵达功也是我非常尊敬的学者、作家。但是,我不得不遗憾的指出,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点。因为中国的这些主张法治和非暴力的知识分子们仅仅把杨佳杀警看作了一个普通的个案,没有看到他所代表的民意,没有看到他行为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他们只把那六个警察看作孤立的个体,只关注他们的个体的家庭悲剧,却没有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专制机器的一部分。说点不客气的,他们的这种所谓的公正是一种虚假的伪善,如果他们能抬起望眼,看看每年死于警察暴力的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虚伪而感到脸红。

  
当然,我也不是冷血到不同情那六个被杀死的警察,但是我认为,杀死他们的是杨佳,真正的凶手却是专制横暴的警察国家。

  
刘逸明: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圣经上也说,不可杀人,中国也有杀人偿命的古训。不管怎么说,杨佳杀警,这种极端的做法在任何国家都不会不被判罪。

  
刘路:这涉及到一个法律判断问题。我知道自由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政法系的法律学者、律师都非常推崇美国的法治,我在这里举出一个美国宪法的例证来论证我的观点。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公民有持枪的自由,国会不得通过法律剥夺这项自由。我想问问这些知识分子,宪法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防止政府侵犯公民权利,并赋予公民在政府施用暴政的时候,实行自卫,并武装推翻它。

  
我们用美国的宪法精神来规范杨佳,他的反抗有没有合法性?

  
记者:这个问题好象很多人都没有考虑过。但是,民众从朴素的感情中感觉到了他的正义,所以会有那么多的人来支持他。但是,知识分子坚守法治和非暴力的立场,也有其重要的价值。

  
刘路:我从来没有否定法治和非暴力的原则,我们这些人毕生追求的就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法治的社会。非暴力同样是我们坚守的斗争原则。但是,应该看到,形势比人强啊,历史的发展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当一个专制横暴、愚蠢颟顸的腐败政权屡屡拒绝和平转型的机会,破坏法制、践踏人权,闹得天怒人怨、风烟遍地的时候,知识分子的任何美好的理想和策划都只是一个画饼。看看清末民初的例子吧,当革命和改良争论的一塌糊涂的时候,历史并不是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案。

  
记者:谢谢两位精彩对谈。

  


  

  回复[33]:  蛇 (2008-11-28 09:22)  
  > 形势比人强啊,历史的发展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知识分子的任何美好的理想和策划都只是一个画饼。

  


  
+++++

  
顺便问句,这是国内主流媒体刊载或播放的访谈嘛?

  回复[34]: 龙应台:大清为何不杀汪精卫? 黑白子 (2008-11-28 09:50)  
  大清为何不杀汪精卫?

  


  
台湾 龙应台

  
有次写文章时无意动用了“大清”,一友人打电话来笑问:你什么时候成“子民”了?

  
曾几何时,“大清”是以“满清”自居的,满人说“满蒙回藏汉”就像今天大陆人说“56个民族”一样顺口,武昌首义成功,追求“博爱”的革命政权为了体现民族平等,在自己的历史教科书中用“清朝”取代了“满清”。那边的“中央电视台”落户台北后,看多了里面的“清宫戏”,没想到这“大清”竟也不知不觉生根开花,流之于笔端。

  
昨天,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喝着扯着,话题自然而然地聚集到那个大陆青年身上了。朋友突然问:应台,你说大清为何不杀汪精卫?让我的思绪顿时飞向了历史的星空。

  
旧时京都十景之一的“银锭西山”,如今已经变成高楼林立的庞然怪物。银锭桥是当年汪精卫埋炸药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地方,汪精卫如果当时被清廷杀了,估计在后来的教科书里,大陆也好,台湾也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将与《与妻书》同为不朽。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的汪精卫,没有被清庭杀害,有人说是缘于他与肃亲王善耆、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川岛芳子的父亲的狱中对话。这是有出处的,当年两人确实在狱中有过言语与思想碰撞,多年后,汪精卫还用“杰出的政治家”来比拟肃亲王。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就算肃亲王被那位28岁的青年打动,有意救他一命,能否说动摄政王载沣也是一个大疑问。有道是“时势造英雄”,真正救了汪精卫的,用今天的术语,应该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民意。

  
汪被抓后,连革命党人也以为必死,但当汪的“绝命诗”传出,特别是陈壁君自投监狱与汪精卫“同生死”的消息传出后,大清民间舆论陡然为之一变,呼吁释放汪精卫等“刺客”的声音甚至在北京也不绝于耳,并演变为对革命党人的同情与支持,时人形容为“南望革命军,有如望年”。对这一切,清政府不能不有所顾忌,大清统治者肯定还知道,杀掉汪精卫虽能增加民众的恐怖,但也必然增加民众对清政府的厌恶,在这个历史的“机遇期”,我们还是要感谢清政府作出了“刀下留人”的选择,至于汪精卫后来的所作所为,则另当别论。

  
我是个反对死刑的人,但我也知道这一极刑在长时间内,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还将“客观”存在。有时我只能强迫自己,退而求其次,转而希望每一个死刑的判决都要经得起民意的检验,这个民意检验,用中国人的惯常的一句话,就是必须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情况下才能作出。记得前不久,大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先生曾提出“判不判死刑的三条标准”,其中一条是“必须把实现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衡量标准”,想必也是此意。法律应该就是这样,只有得到民众的信任才能指望民众遵守它。

  
然而,这一天,在台海两岸民众的期待中,就这样滑落了。从此以后,凡是经历过这一历史的人,在他们的心底里,肯定知道:有一个算术符号从此有了姓氏。

  

  回复[35]:  黑白子 (2008-11-28 09:52)  
  ——蛇兄,“这是国内主流媒体刊载或播放的访谈嘛”——不是。国内主流媒体经过89年的那次强奸,早就患上集体失语综合症了。

  

  回复[36]: 都是长反骨的主,怎么能上“国内主流媒体” 科长 (2008-11-28 09:55)  
  刘逸明(1980年3月-),原名刘宗俊,曾用笔名“烟波渔者”,出生于湖北鄂州。独立中文笔会会员、诗飞社发起人之一、第三条道路代表诗人之一。曾担任《中国民营》杂志社驻深圳记者。

  
其自幼爱好文学,本世纪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2004年接触互联网,历任《南方文学在线》、《伊人城市》、《第三条道路》等文学网站诗歌论坛管理员和网刊编辑。《新世纪》、《博讯》、《大纪元》等海内外网络媒体专栏作家。各类作品散见于《开放》、《北京之春》、《人与人权》、《新世纪》、《议报》、《民主论坛》、《博讯》、《民主中国》、《大纪元》、《观察》、《中国事务》、《中国之春》、《希望之声》、《美国在线中文网》、《第三条道路》第三卷等。

  
曾南下深圳打工,从事过多种职业,2006年5月自深圳返乡,现为自由撰稿人,居湖北武汉。

  
他除了进行文学创作以外,还积极参与或发起各种网络签名活动,呼吁中国当局改善人权状况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2007年12月被提名为100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2008年9月应邀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

  
--------------------------------

  
刘路

  
李建强,笔名刘路,1964年11月23日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大陆维权律师。已出版著作《维权律师,一个危险的职业》、《仰望明天的朝霞》(香港晨钟书局);即将出版的著作有《大狗小狗都有叫的权利》、《为自由辩护》。

  
承办过大陆异议作家杜导斌、罗永忠、张林、师涛、杨天水、力虹、李元龙、严正学、陈树庆、郭起真等人的辩护代理案件,承办过民主党人士池建伟、家庭教会基督徒沈柱克、维权人士李淑娟等人的辩护案件。介入过广州汕尾血案、太石村选举案以及女教师黄静裸死案、女教师戴海静坠楼死亡案等国内著名大案。

  
2003年7月因发动百名律师上书要求废除煽动颠覆罪被停业2年,恢复执业后继续从事为异议人士辩护的工作。最终于2007年六月再次被停止执业。

  

  回复[37]:  蛇 (2008-11-28 10:08)  
  谢答!年末了,较忙,顾不上看国内的新闻了~~~

  回复[38]:  科长 (2008-11-28 12:37)  
  "蚁力神"非法集资案主犯汪振东被处决

  
BBC/中国媒体报道,以养殖蚂蚁为名的"蚁力神"非法集资案的主犯汪振东周四(26日)在辽宁营口市被执行死刑。

  
汪振东曾经担任营口东华集团法人代表兼董事长。该集团自2002年5月起大量发展蚂蚁养殖场,并向民众允诺,他们在养殖蚂蚁计划的投资回报将达到60%以上。

  
在中国,蚂蚁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滋补药物,有补肾益气的功用。

  
中国检控方说,汪振东没有得到金融管理当局批准、无资金保证能力的情况下,以高达80%的利息,诱使数万投资者与其签订约10万份投资养殖合同,非法集资数额达29.9499亿元。

  
据称,汪振东的行为已经构成集资诈骗罪,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并造成特别巨大经济损失。

  
官方媒体曾经报道,汪振东的骗局还曾经导致一人自杀。(chinesenewsnet.com)

  


  
2007年2月,法庭判处汪振东死刑。东华集团另外15名被告分别被判五年至十年徒刑并被判罚款。

  
汪振东曾经提出上诉,但被驳回。

  
死刑在中国适用的范围比价广泛。虽然通常都是暴力犯罪导致死刑判决,但是一些涉及资金数目巨大、或者被认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非暴力犯罪行为也有可能被判死刑。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非法集资、金字塔集资等案例时有发生。

  
中国官方对此十分警觉。官方担心,这类集资骗局可能会伤害群众利益、危害社会秩序,因此,不断采取措施予以打击。

  


  

  回复[39]:  科长 (2008-11-28 12:38)  
  家人探望"台湾间谍"伍维汉

  


  
被中国以台湾间谍罪判处死刑的伍维汉,其家人获准再次探视他。

  
星期四(11月27日)伍维汉的女儿,具有奥地利国籍的陈然在北京的一家法院见到了父亲伍维汉。

  
这是自从伍维汉四年前被逮捕以来首次与家人见面。

  
此外,中国还同意了伍维汉在奥地利的另一位女儿对他的探视许可,因为她的来迟未能赶上第一次会面。

  
家属称审判不公

  
在一份声明中,人权组织-国际特赦呼吁中国不要处决被指控充当台湾间谍的伍维汉。

  
该组织说,北京高级人民法院最近通知伍维汉家人7天内申请探望。

  
其家属认为,这表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批准对伍维汉的死刑判决,准备在近日内执行。

  
国际特赦表示,就可得的资料了解,伍维汉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审判,而且伍维汉的家人也说,他被审讯和关押的时候,都没有律师在场。

  
现年59岁的伍维汉是生化学者,2005年被逮捕。

  
2007年5月,中国法院判处伍维汉死刑,伍维汉在今年二月份的最后上诉被驳回。二审法庭确认死刑判决。

  
根据程序,死刑判决会被自动地交给最高法院批准,但目前并不清楚法院是否会支持原判,因为法院需要发正式的书面判决书。

  
定罪

  
伍维汉被控将导弹计划等军事情报交给台湾。

  
定罪的理由还包括了讨论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健康情况、发送科学杂志上的资讯。

  
国际特赦说,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健康通常被看成是国家机密。

  
但是根据新规定,死刑必须由最高法院最后裁定。因此家属认为,这代表最高法院已经裁定死刑、准备近日执行。

  
家属说,伍维汉坚持自己无罪、也没有为台湾作间谍,当初是迫于压力才招认担任间谍。

  
在接到上述通知之前,家属曾经多次申请探望,但是都被当局拒绝。

  


  

  回复[40]:  深层次 (2008-11-28 14:33)  
  那位敬党爱党的同志太搞笑了。

  
国内哪个论坛没有大批的五毛潜伏?头天上网?你当30万网警都是吃干饭的?

  
怎么你还装作一副“惊诧莫名”状?

  
你是装X,还是傻X呢?

  
二选一,很容易回答吧。

  回复[41]:  敬天爱人 (2008-11-28 17:28)  
  哪有楼上这样讨论问题的,打几个字就是党啊,傻x啊。

  
俺层次太低,你尽管骂吧,俺不再跟贴了。

  回复[42]: 试试文明地表达同样意思。 深层次 (2008-11-28 18:39)  
  敬党爱党同志一路走好。

  
如果你是党国特派导言论,你很难得逞,水平实在有限,建议党组织派一些理论水平高的同志来更加合适,或者可以收买这里的坛主,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派党卫军打下全世界,彻底取消互联网。回去写份报告吧。

  
如果你是层次不高很清纯。建议你少听多看。多了解社会,少说空话套话。多去一些留学生网站等更合适你胃口的地方。过个5年10年的也许你的认识自然就会成熟了。

  回复[43]:  张三 (2008-11-28 21:01)  
  回复[4]:待于泥== (2008-11-26 16:57)

  
作者:爱摩卡咖啡 回复日期:2008-11-26 15:03:21

  
----------------------------

  
现在再看这个帖子,灵异现象呢

  
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66835.shtml

  回复[44]: 每个人民都是潜在的网特 三国天下 (2008-11-28 21:26)  
  2007年8月10日,焦作一网民因不服交警部门的处罚,在某网站论坛上发布了恶意诋毁民警的帖子。该贴发布10分钟后,被焦作市公安局特邀的网络评伦员发现,公共关系部立即组织该局120余名网络应对员在该论坛发帖,说明事实真相、以正视听。20分钟后,论坛上支持警方的帖子成为主流,许多网友开始“ 声讨”发帖人,这次网络应对事件是焦作警方涉警“舆情”研判应急处置的成功案例。

  
http://www.ha.xinhuanet.com/add/wssf/2008-05/09/content_13214242.htm

  回复[45]:  半底子醋 (2008-11-28 22:45)  
  汗。。。。。

  
这儿流氓是真多啊

  
全是文革时候的打手吧

  
嘿嘿

  回复[46]: zt 半底子醋 (2008-11-28 23:27)  
  

  
小李是我的一个朋友.

  
他说:"走呀!请你去游泳!"

  
我说:"不去!"

  
他说:"为什么?"

  
我说:"水太脏,他们都往里尿尿."

  
他说:"那我们也往里尿呀!"

  
我说:"不去."

  
然后他自己就去了.

  
玩了没半个小时,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那300块钱来,我尿尿让人抓住了.

  
我说:"怎么还能让人抓住呢?"

  
他说:"人家在水里尿,我上跳台尿的."

  
第二天,还没脸偷偷的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那300块钱,我尿尿又让人抓住了.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别提了,我在水里尿的,昨天罚了300,上了点火.一尿尿拉黄线了!"

  
第三天,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那300块钱,我尿尿又让人抓住了.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别提了,昨天受了凉,尿的时候带出来一泡屎"

  
第四天,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那300块钱,我尿尿又让人抓住了.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别提了,今天看见一个超级火爆的美女,尿的时候带出来的居然是白色粘状物"

  
第五天,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拿300块钱.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别提了,尿得太多,整个池子都溢出来了"

  
我:"。。。。。。。。。"

  
第六天,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拿300块钱.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别提了,我一来人都吓跑了.”

  
我:"。。。。。。。。。"

  
第七天,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拿300块钱.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我一来,游泳池的人全尿了.

  
我:"。。。。。。。。。"

  


  
第八天,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拿300块钱.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别提了,我一来,泳池管理员吓尿了。”

  
我:"。。。。。。。。。"

  
第九天,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拿300块钱.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别提了,我尿不出来人家不让走了.”

  
我:"。。。。。。。。。"

  
第十天,又去了.没玩半个小时又给我打电话.

  


  
说:"给我拿300块钱.

  
我说:"怎么又抓住了."

  
他说:"别提了,还没尿,人家一看又是我,就先罚300块"

  
我:"。。。。。。。。。"

  


  
笑一笑 老头都给我变小伙

  回复[47]:  待于泥== (2008-11-29 11:44)  
  现在再看这个帖子,灵异现象呢

  
\\\\\\\\\\\\\\\\\\\\\\\\\\\\\\\\\\\\\\\\\\\\\\\\\\\\\\\

  
张三,这哪是什么灵异现象,是有良心的班主不得不奉命删贴,但又心有不甘,所以留下框架.

  
另外,请注意一个有名门户网站在说这个新闻时,特意提到杨母是在精神病院签字委托的律师.

  
红色恐怖下,人人自危,只有那一点微弱的人性之光仍不肯熄灭.

  
这几天心情很糟,有一种想破坏什么的冲动.

  回复[48]: 杨佳母子最后是见面的。 青远蓝云 (2008-12-02 22:49)  
  “连人家母子最后一面都不让见

  
----------------------------

  
媒体有报道,杨佳的死刑核准书死送到杨佳母亲那里的。此前有上海警方陪同杨母去上海加了杨佳,杨母还给杨佳留下了一千元。媒体还报道杨母为此感到是否还有转机。但转眼死刑核准书就送到了家门。

  
******************************

  
这是一种看法,试与各位交流:

  
杨佳走了。有人说该死,有人却看到了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缘由。

  
媒体对两位专家作了采访。他们对于杨佳袭警案的看法和分析代表自己也反映了官方的立场。

  
“赵秉志具体解释,首先,法院审理查明,警方对杨佳骑无牌无证自行车进行盘查于法有据,对其处理过程中也无殴打行为;在杨佳不满处理结果而投诉的情况下,警方两次赴北京进行沟通和劝解,但未接受杨佳提出的无理要求。可以说,警方对杨佳的盘查及对其投诉的处理并无过错,至少没有明显过错,不能由此说杨佳受到了严重迫害,故杨佳不具备义愤犯罪或者激情犯罪的前提。其次,杨佳经预谋和充分准备,闯入公安机关连续杀害的六名民警与其均不存在任何利害冲突,杨佳无视他人生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恣意持刀行凶,危害后果极其严重,其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不可谓不大。在此情况下,退而言之,即使他曾受到不公正对待,即使警方存在明显过错,也不足以减轻他的罪责。”

  
但是我看,实际这就是杨佳袭警事件发生的根本所在,不光是专家,而是所有人在回顾、评论、分析此案时候无法回避的起因。所以警方和专家对于此事件的表态,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前提和底线,即当初派出所民警在执行公务,就是“退一步说”在处理时有瑕疵,也不能说这个警察和到了派出所后参与处理的警察有什么错误处置。由此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杨佳必为此事承担死刑的法律责任。法院和专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的判决和分析应该是“无懈可击”是所谓的“铁案”。不过做到这样的“铁案”,实在是太容易了,谁都可断“该杀”,就连杨佳母亲在去上海见儿子时,也不过是隐隐感到是否还有“转机”,毕竟对于儿子性命不保是有了太多的心理准备。

  
那警方的处置撇开了所谓的公务和相应的执法权利,上海当事警方---芷江路派出所民警真的没有一种潜意识中的对待外地人的一种促狭心理在促使他拦下杨佳?这使我联想到最近在台湾热播的影片《海角七号》中的一个场景(从网上下载观看,如果在大陆发行,自己会付费观看):都是从台北回家乡,都是对台北有一番别样情者,在家乡的街头“相逢”,所谓“冤家路窄”的场景出现了。作为替代阿叔送信的吉他歌手,把自己的摩托车覆盖上邮局色罩布,暂时替代阿叔在事故中损坏的邮局公车上路公干,而那个台北霹雳小组出身的交警不可谓不敬责,立马过来执法询问,当吉他歌手---投递员指着周围那些没有戴头盔者责问交警为何只管他一人时候,这位交警并没有说自己在执行公务有权管谁就管谁,而是用一句话激怒了这个见过台北市面的昔日歌手:“我是看你倒霉”,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大打出手。

  
一句“我是看你倒霉”,使我联想到上海那个民警、警方和专家所一直坚持的立场---对杨佳盘查是执行公务。而事发现场杨佳所问的话语中恰好就有为什么只拦住了我?(大意),难道这里面就没有那个警察“看你倒霉”的心理活动吗?我要将我曾经议论此事的一段文字贴在这里:

  
--------------------------------------------------

  
“ 何谓“无事生非”?这件事实际就是人类行为“无事生非”的典型表现;同样,杨佳的上海“遭遇”,也是人类行为的“无事生非”。

  
正因为“无事”,所以“生非”。当个人的行为特征和环境、场景等公共因素结合到需要事件发生时候,这种事件就一定会发生。这是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宿命吗?当然,自然界也会“无事生非”:今年春节前,当大家都沉浸在喜庆气氛的时候,冰雪却出来搅局。

  
哈尔滨“林”事件发生初期,没有旁人知道这些开车到来者的公务身份----更何况他们和林等一样是来聚会的消费者;当杨佳”无事“去上海时候,他绝没有想到就因为自己在上海骑自行车会遇到警察盘问(虽然大城市的人都知道,马路上那些里骑着自行车的人很多都不是该自行车的当然所有权者;当上海派出所民警“算”准杨佳骑的自行车绝非他本人”所有“时候,他绝不会想到事后会让6位警察为这种“无事生非”付出生命代价,并让行政机关蒙羞!如果说哈尔滨林事件是双方的意气用事,但彼此在此时争辩时候是平等的;而上海派出所“执勤”警察则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彼此不平等的状态---按自己的”经验“,这样的”盘查“岂会出现”失误”?当杨佳的据理以争并带有嘲讽时,派出所警察就不能忍受,而且不能为自己的执勤失误承担心理上行为上的责任!何谓无事生非?这就是!在满大街跑着的骑自行车人中,他偏偏就“看”上了杨佳!你说这是“无事生非”?冥冥中可真是宿命----杨佳确实与众不同!

  
对于哈尔滨林案,媒体舆论冠以的前提不能是“警察打死人”---虽然他们的职业是警察,但是在案发现场他们只不过是消费者----虽然糖果酒吧属于铁路公安管辖。正因为媒体舆论把这次事件冠以警察打死人的前提,事件的“无事生非”色彩也就更强烈,也就更复杂!而人们往往会受到舆论“无事生非”式的导向,对事件作出概念化的印象---如什么警察、阔少等等---这又不是在拍电影讲故事!故事情节会呈现典型性、程式化!

  
所以,在具体分析这两个看似无关,实则是社会经常出现的“无事生非”状态的案件时候,应该从人的行为和认知在深部探究。”

  
----------------------------------------------

  
以上文字是我对于杨佳事件发生原因的认知,也是我以《海角七号》中的这个场景举例的想法。影片中街头交警执法没有用冠冕堂皇的执法权力来回答责问,而是以交警个人的风格“实在”的道出对于对方不屑于己态度的真实感受。如果上海那个警察能有这样真实大度的认知来应对杨佳的责问或者嘲讽,事件肯定将会以另外一种方法得到解决:警察将自认倒霉,碰上了一个懂法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外地青年人-----放行!放行,这样的结果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结果,就像《海角七号》中街头大战的主角成为公共活动的参与者并因此而纾解了各自内心那种郁积的忧伤。

  
所以从“深层次”能够得出一个结论:杨佳袭警实际是替上海芷江路派出所那位执法民警干的!而引颈就戮的却是杨佳。

  
呜呼!痛哉!

  

  回复[49]: 呵呵!青远蓝云兄久违了!  小林 (2008-12-02 23:25)  
  最近身体可好?

  回复[50]: 北京人害死了杨佳?谁在傲慢与偏见? hituhou (2008-12-03 17:33)  
  多维新闻网

  
-------------------------------

  
谢盛友来稿/1963年6月26日,约翰·F·肯尼迪:“我是一个柏林人” (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柏林人”这句话,肯尼迪是用带着浓重波士顿口音的德语说的,虽然不标准,但西柏林人听懂了,顿时广场沸腾起来,“肯尼迪—肯尼迪”的喊声响彻云霄。“我是一个柏林人”成了历史伟人名言,因为这是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chinesenewsnet.com)

  
几十年后,一个西柏林中学生到德国另外一个小镇旅游,他看不惯乡巴佬,与当地人争执,同样说“我是一个柏林人”,他是用标准的柏林口音说的,小镇的小伙子看不惯柏林人的优越感和傲慢,一起围攻他,结果把他打伤致残。北京人到上海凶残杀害六个警察。我堂堂北京人被你们小上海警察殴打,这还了得?(chinesenewsnet.com)

  
关于杨佳案,国内一位教授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悲剧。首先这是“官逼民反”,是执法人员普遍违法在先,但是“民反”反得很不理智,说是“勇敢”,还不如说“愚昧无知”(这样说可能很残忍)。须知当今时代不同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标准也有所不同。当年武松“血溅鸳鸯楼”,把张团练一家老小,奴仆丫环杀得一个不留,是当时的道德标准范畴中的行为,为大多数百姓所认可。(chinesenewsnet.com)

  
今天社会上的“不平事”何止千万!而且这种不平多数来自“官府,衙门”,用“梁山好汉”的方法是不能铲平这潭污水塘的。一味为杨佳叫好,能解决问题吗?武松杀了张团练家的奴仆丫环,是触动不了赵家皇朝半根毫毛的。(国内一位教授的大致意思)杨佳绝对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文化现象,杨佳的背后隐藏着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极度不平等的残酷的欺压事实。(chinesenewsnet.com)

  
傲慢京人(chinesenewsnet.com)

  
上个世纪流行: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到了上海才知道自己是乡巴佬;到了广州才知道自己钱少;……。北京由于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人生来就有优越感。一国之都,作为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的中心,北京拥有太多的溢美之词,但北京人往往也不知不觉地培植了一种“傲慢与偏见”的气质,这其实是一种以制度歧视为表征的霸气。北京人的优越感,相当程度上是得益于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的发酵,和长期的催化。(chinesenewsnet.com)

  
对每个从北京来的人,上海人都会问:“上海好还是北京好?”在北京,则很少遇到这种提问,因为在北京人的眼里,这从来就不是个问题,问题是:中国还有比北京更好的地方吗?(chinesenewsnet.com)

  


  
北京人的傲慢,是靠全国各地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穷人机会的牺牲,而堆积起来的。高考恢复后,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当年我是海南岛的外语类状元,北大北外抢着要录取,由于家庭贫困,没钱买棉袄,没有填报北京大学。事情过了三十年了,每每看到北京人,尤其是北大人,总让我联想到当年无缘作北京人的伤心事。(chinesenewsnet.com)

  
我妹妹更悲,她当年是我们家乡的民办教师,根本没有什么工资,只是拿工分,每个劳动日8分钱。三年里她每年高考,每年差几分才到达分数线,可她的分数若在北京已经超越重点大学的分数线。三十年前我们家对于北京人而言的凄凉,只是全国贫苦大众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的城乡差别,不平等事,何止亿万?(chinesenewsnet.com)

  
人的出身地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是不能够选择的。千百年来“北京人”成了一个文化标签,区别北京人与外地人、外省人的标签,区别权贵和穷人的标签,区别强势和弱势的标签,……。(chinesenewsnet.com)

  
总体来说,北京是一座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古都,是深具东方传统的都市,东方文化沉淀深厚,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文化之都。北京城内的“城市壁垒”几乎囊括了读书、就业、升学、升官、迁徙、文化、休闲等全方位的优惠,其“恢弘气势”似乎并不逊色于城外的古长城。(chinesenewsnet.com)

  
在民国时期,沈从文、鲁迅等论战,鲁迅的结论是北京“京派”文人偏“官”,上海“海派”文人偏“商”,历来官看不起商。北京人看谁都是老百姓,上海人看谁都是乡巴佬。这句话虽然是玩笑,反映的却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心理的沉淀。(chinesenewsnet.com)

  
北京人尽管义字当先,但有时多少会体现出皇城根下的子民盛气凌人的心态。北京人都喜欢“侃”,三教九流三皇五帝,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想找一个不会侃的北京人,难度相当大。杨佳果真木讷,应是例外。(chinesenewsnet.com)

  
据报道,2008年10月29日,林嘉祥在一深圳餐馆,掐住一位11岁女童的脖子,企图拖进洗手间猥亵,未能得逞。女童父母拦住林讲理。林嘉祥不以为耻,反而大言不惭:“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我掐了小孩的脖子又怎么样,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chinesenewsnet.com)

  
“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这句话,成为性骚扰的同义语开始在国内流行。我承认、我深知,这是十足的以偏概全,是用一竹竿打翻整船人,对于普通北京老百姓,在此我表示道歉。(chinesenewsnet.com)

  
自私排他?(chinesenewsnet.com)

  
人性本身自私、排他。没有人不顾及自身的利益而照顾他人的利益。雷锋是人造的神话。人,带有十足的动物本性:先顾自己,再顾家人,再顾自己所属的群体,再顾及社会。(chinesenewsnet.com)

  
自私并非错误。问题是,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不能破坏他人的利益;如果破坏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很难维持平衡,族群与族群之间就很难维持和平。于是,人会吵架、打架,族群会冲突、乃至打仗。一定范围的同种族群,由于生活习惯一样,在认同一定的文化基础上,慢慢地联合起来,乃至组成今日的国家。国家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衡,设立了一定的规矩、规章,乃至法规、法律。然而,由于法律也是人制定的,法律也是自私的。也就是说,法律是为一定的族群服务的。(chinesenewsnet.com)

  
我在上德国宪法史时问我的教授,如何理解“每个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类的话语。他毫无掩饰地说,宪法讲的是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则由众多的私法规范。宪法里所谓人的尊严的基本权利,是超越国家的。也就是说,只要是人,不论他(她)生存在哪里,都应该享受这些基本权利。你在你的族群里,你的尊严不可侵犯;你到别的族群里,你的尊严同样也不可被侵犯。(chinesenewsnet.com)

  
问题很复杂。一定的族群为了一定族群的利益,又设立了一大堆宪法以外的法规,以维护本身族群的利益。所谓仇外就是仇恨外族人。仇恨或表现在内或表现于外。前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恨在心里”;后者是指以一定的行为侵犯外族人的利益。任何族群都不愿意外来族群侵犯他们的权益。这是铁的规律。(chinesenewsnet.com)

  
仇外是时时有之、处处有之、人人有之的。如果哪个政治家说:他不仇视外人,他的国家不仇视外人,那才是天下最大的谎言。有智慧的政治家应该采用一定的办法、措施来平衡人与人的关系、族群与族群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致于人与人不冲突、族群与族群不冲突、人与社会不冲突、国家与国家不冲突。(chinesenewsnet.com)

  
抗压能力很不足(chinesenewsnet.com)

  
从硅谷华裔工程师吴京华我想到卢刚,尽管吴京华不是地道的北京人。根据四川同乡介绍,吴京华是川东人士,1982年从重庆大学毕业,之后就读北京工业大学,并在北京工作过,1988年来美,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1990年代初期来到湾区,并取得圣他克拉大学电机硕士学位。吴太太是上海人,也曾经在北京生活过。(chinesenewsnet.com)

  
卢刚1991年11月1日在校园中射杀数人,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也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卢刚生于北京市,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通过CUSPEA考试,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艾奥瓦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91年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chinesenewsnet.com)

  
在中国大陆无神论及功利主义至上的影响下,现在的年轻人抗压能力低下,少数傲慢的北京年轻人更加突出。在极端自我意识高涨下,自私和傲慢往往会造成危害社会安全的悲剧。(chinesenewsnet.com)

  
博爱我们很陌生(chinesenewsnet.com)

  
在卢刚枪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受害人之一的安妮·克黎利女士的家人,通过媒体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公开信,信中追忆了安妮·克黎利女士的成就,并以宽容的态度希望能分担彼此的哀伤。余虹也是因为抗压不足而自我牺牲的,他生前写过《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一文。(chinesenewsnet.com)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他正在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他听说美国人在悼念活动中连凶手一起悼念他惊讶了,这惊讶久久不能平息。一天在去波士顿大学的途中一位同行的中国留学生对他讲了事发第二天晚上他们社区的守夜祈祷。她告诉他在守夜仪式上他们点了33根蜡烛,为33个生命祈祷,这让他惊讶。她向他转述了守夜仪式上人们的悲伤以及他们的言谈,其中一位牧师的话让他惊讶。(chinesenewsnet.com)

  
这位牧师看着33根蜡烛说:“这里的每一根蜡烛都象征着一个生命,它们现在都很平静,我相信他们都在上帝那里得到了安息。当那位凶手在开枪的时候,我相信他的灵魂在地狱里,而此刻,我相信上帝也和他的灵魂在一起,他也是一个受伤的灵魂”。悲伤的经验起于爱,我们因爱被害者而悲伤,当悲伤将凶手包含在其中时,爱同样给予了凶手。(chinesenewsnet.com)

  
“普世价值,自由民主”似乎对于我们不陌生,可是,博爱在现代中国大陆似乎没有任何意义。难道我们需要传统仇恨斗争、暴力杀人、排外斥外的价值思想?我们能不能思考博爱平等自由的心灵价值?(chinesenewsnet.com)

  
让我们今天开始一起努力,让博爱不陌生!(chinesenewsnet.com)

  
写于2008年12月2日,德国班贝克(chinesenewsnet.com)

  


  

  回复[51]: 刘晓原:我用博客行使公民权 科长 (2008-12-03 15:10)  
  多维专访刘晓原:我用博客行使公民权

  
DWNEWS.COM-- 2008年12月3日10:7:21(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多维社记者万毅忠报导/“在杨佳案中,我的博客发挥了作用。案件审理过程中媒体被噤声,我的博客成了消息发布平台。”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晓原在接受多维电话访问时说:“后来连记者也从我这里获得消息,有人说我干涉了司法公正,其实我只是行使了我的公民权力。”(chinesenewsnet.com)

  
7月1日杨佳杀警,7月6日刘晓原律师开始以博客的方式介入此案。因为这一天的《新京报》发文《上海袭警案受伤民警上升至五人》:闸北公安分局纪检委副书记孔中卫新增为杨佳案的受伤者。刘晓原觉得其中有蹊跷,写下了关于杨佳案的第一篇质疑博文《袭警案中有领导受伤,为何拖了五天才公布?》。(chinesenewsnet.com)

  
随后五个月,刘晓原的一百四十篇杨佳案博文,都以案件疑点为轴线,逐文作答。刘晓原告诉多维:“律师关注社会事件不是为出名,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批评和建言的权力,我作为律师,接触的社会面大看到的事情多,我不能改变现状,但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欣赏呐喊的鲁迅先生。”(chinesenewsnet.com)

  
刘晓原曾从事过历史研究,后自学法律,获得律师资格,开博三年来,以真名注册的博客数量达二十多个,写作博文八百多篇,自称中国律师界博客狂人。(chinesenewsnet.com)

  
一位律师的公民平台(chinesenewsnet.com)

  
刘晓原写博客始于2006年初。在博客里,他自由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对中国社会重大事件和自己代理的冤案发表看法。“博客是我的公民平台,当然接受记者采访也不错,但毕竟不如自己写博客方便。”刘晓原律师说。(chinesenewsnet.com)

  


  
在08年7月介入杨佳案之前,刘晓原已成为中国律师界的最大博主,其在凤凰网的博客已经有了240多万的点击率,搜狐博客有160多万的点击,新浪博客也接近一百万。在关注杨佳案的5个月里,其搜狐博客点击率上升到230多万,新浪网中的刘晓原博客点击率也增加了60万。他告诉多维:“增加并不多,以前我的文章会被网站推荐到博客首页甚至新闻网首页,一篇文章的点击率动辄几万几十万。”(chinesenewsnet.com)

  
刘晓原的博客集中在国内网站,海外有媒体网站邀请刘晓原去开博,但他无暇顾及,至今没有在海外开博。“我不把凤凰网看作是海外网站,它的读者实际上都在国内。”刘晓原告诉多维:“我经常使用的博客有十二三个,在博文结尾,我总是写上‘作者: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刘晓原律师’。”(chinesenewsnet.com)

  
“有人看了我的博客后找上门来,或是通过电话和邮件进行法律咨询,例如这次写杨佳案后,竟有受冤的外地警察来北京找我,但我写博客不是为了寻找案源。”刘晓原的案件写作注重事实,有人希望他帮助曝光一些问题,在对事实进行全面了解或看到法院的相关诉讼文书之前,他称自己很谨慎。实际上,刘晓原更热衷在博客里对社会重大事件作出评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律师,在社会事件发生后,会主动关注。律师的关注和介入,会使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更符合法律程序。”刘晓原说。(chinesenewsnet.com)

  
2008年,进入刘晓原律师博文的社会焦点事件就有: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瓮安事件、孟连事件、山西溃坝、上海袭警、有毒奶粉、陇南事件,当然还有杨袭警案。(chinesenewsnet.com)

  
一百四十篇杨佳案博文(chinesenewsnet.com)

  
杨佳袭警案是刘晓原写作博文最多的社会事件,从七月到十一月,除了出差,他坚持每天都写,高产时一天写好几篇,写完近140篇杨佳案博文,刘晓原对多维感概此案程序上的问题,他坚信只有程序正义才能保证实体的正义。“司法程序上的问题有:一审律师的指定、不让市民旁听公开审理的案件、非医疗机构作出的精神病鉴定。中国强调依法治国,而杨佳案在司法程序上有很多人为的瑕疵和漏洞,在现代法治理念中,程序公正是第一位的。”(chinesenewsnet.com)

  
为了杨佳案,刘晓原不但写作,还出行。他曾三次去上海:9月8日,刘晓原陪杨父去上海拿一审判决书;10月13日刘晓原旁听开庭;杨佳案二审宣判时,他再度赴上海。为司法程序正义问题,刘晓原还给最高检、上海高检和上海第二中级法院写过信,并放入博客里。(chinesenewsnet.com)

  


  
11月30日,杨佳母亲王静梅通过刘晓原律师博客写给读者的致谢信!

  
(chinesenewsnet.com)

  
这期间,有人发文说刘晓原应该被抓,有人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他还接过匿名电话,警告不得接受海外媒体采访,还有匿名电话对他讽刺挖苦,说他想借杨佳出名。连司法局还两次打来电话,表示要跟他谈谈。“我当然没去,因为之前司法局找过我,那次我去了,结果是叫我不要写。”刘晓原告诉多维:“这两次我都回答,‘你们不要找我,写博客和我的律师职业无关,它是个人的写作自由,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如果我的文章违法,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法律来追究我。’”(chinesenewsnet.com)

  
刘晓原顶住压力写的杨佳案博文,在网站也被冷处理,以至于他众多的博客里没有一个有完整的杨佳案博文,有的被完全删除,有的文章被隐藏后只剩下个标题。新浪网从开始就冷处理他的杨佳案博文,20多篇博文被删除或隐藏了,据刘晓原本人统计,08年11个月里,他共有31篇博文在新浪网里遭此命运。搜狐网在7月初,还曾把刘晓原的杨佳案博文推荐到博客首页,后来有四十多篇遭隐藏。(chinesenewsnet.com)

  
刘晓原在凤凰网中拥有很高的点击率,博文经常被推荐至凤凰网首页或凤凰博报首页,曾有过一篇文章点击率达50多万的记录。但7月份后,他的杨佳案博文一次也没有获得推荐,点击率从几万猛跌到几百。(chinesenewsnet.com)

  
“我不是没有抗争过,07年搜狐网站多次隐藏我的文章,被我两次起诉,但两次我都败诉。”刘晓原律师告诉多维。(chinesenewsnet.com)

  
典型的“网络精神病人”(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律师写博客者不乏其人,但整天写作者,刘晓原自认为绝无仅有,他经常写作的网站有新浪、搜狐、凤凰、网易、最高检的法律博客、法天下等十多个,刘晓原这种天下第一的狂劲,引得人民网也邀他去开博。(chinesenewsnet.com)

  
刘晓原自认为是鲁迅的信徒,就连写博客都引用鲁迅的话。“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它就如海绵里的水,你压它就出来。”他告诉多维他的写作习惯:“如果今天不去法院开庭或没有当事人找我,手头又没有案件资料要处理,我就上网,在门户网站看国内重大事件,在专业网站看司法机关新出台的政策规定,感到有话要说时就敲打键盘写文章。”(chinesenewsnet.com)

  


  
刘晓原自认为属于典型的网络精神病人

  
(chinesenewsnet.com)

  
11月23日,他在《中国法院网》看到《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中国医学界诊断“网瘾”将实行标准化,“网瘾”被列为精神疾病治疗范围。其症状界定有七项标准,其中一项量化指标是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超6小时,症状达到或者超过3个月。而刘晓原在律师所的作息时间是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每天上网至少十小时,周末也不例外,如此这般三年有余。(chinesenewsnet.com)

  
他在11月25日写下博文“由《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所想到的”:按照诊断标准,我属于典型的网络精神病人。(chinesenewsnet.com)

  
即使这样,刘晓原也不愿意把自己当成一个赚钱机器,拼命去接官司。“我不是一个想靠案件赚钱的律师,我接的案子多半是死刑复核案、经济案和民事案件,在我们所里,我接的案件数排在中间位置。”刘晓原说。(chinesenewsnet.com)

  
开博三年来,刘晓原博客关关开开,文章更是经常被删除或隐藏。“关了我的博客还会注册,博客不行就在论坛发。”刘晓原告诉多维:“该说话时封我的口,我还是要说,不想说的话逼我我也不说。”(chinesenewsnet.com)

  
刘晓原的生活很单调,自称除了会打官司和码几个字外,并无什么特长,不会跳舞,不能唱歌,不爱打牌,不去旅游,能使他上瘾的只有互联网。刘晓原律师说:“成为‘网络精神病人‘没有什么可怕,不过担心的是,不知那天会被送去免费强制治疗。”

  


  

  回复[52]: 【丑陋的北京人】  hituhou (2008-12-03 15:12)  
  

  


  
上周我曾写过一篇《丑陋的湖南人》,列举了湖南人的八件“丑陋”之处,其实湖南人的那些个坏毛病,比起北京人来,还真不算个啥。北京人丑陋起来的本事,那才叫一个到位到家实至名归。

  


  
一、不靠谱

  
提起北京人,大伙儿脑海里能联想到的第一个词,那一定会是——“不靠谱”,用本山大叔的话说,就是“挺能忽悠”。在北京人里头,不管是当老板的、普通上班的还是烤羊肉串的甚至是闲着没事干抖空竹的,一个个都是“忽悠专业户”,忽死人不偿命,天生的会吹牛。

  
在北京人嘴边,不管是娱乐明星、奥运冠军还或是国家领导人,一个个似乎都是他们家至亲,您还真别不信,只要您眼珠里稍有任何的疑惑之色,他说不定立马就掏出电话拨上几个号,没准这几个号里还真有一两个跟王菲张怡宁们是有些沾亲带故的,一般人还真给咋呼住了,但这电话也就是有心的北京人不知从哪儿隔墙听来的,电话里的人物跟他压根一点关系也没有,面都没有见过的一个人,在北京人那里可能就成了只差没有指腹为婚的“世交”,因为北京人背后那独特的生活和政治背景使然,还真让你三分信两分不信的。

  
三年前我刚来北京时,有一回和刚认识的据说一神通广大的北京哥们正喝茶着,哥们儿电话骤然响起,听得电话那边操一口浓重“京普”的大嗓门在问:“X总,现在方便接电话不啊……方便啊?现在哪儿风流快活啊?”这哥们随口答道:“西直门喝茶……”电话那边的声音蓦地提高50分贝:“西雅图赏花?怎不叫上兄弟我一块儿去啊,也太不仗义了吧?……是这样的,您张罗的那贺岁片,我这儿给您物色了一女主角啊……这可是兄弟我亲表妹,不骗您,肯定会要比章子怡红……您电话国际长途漫游,我这不跟您说了啊,回国就赶紧给我电话啊”……张一一先生当时涉世未深清纯无比,傻乎乎张口就问,“我们这不是在西直门么?怎么成了西雅图啊?你刚才怎么不跟他说明白啊……你什么时候要拍贺岁片,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啊……”这哥们大笑不止,笑过后才神秘兮兮地给我这愣头青传道授业解惑,大致是他另一游手好闲的北京兄弟可能是新结识了一电影学院的小女生,为了在女生面前显能耐,所以才来了那让我根本就找不着北的一电话,其实这样的游戏北京人玩得娴熟,所以他当时便能够立马心领神会见风转舵,空让我老人家白白纳闷了一场。

  
在北京,您可千万别以为北京人个个都皇亲国戚,真有多手段通天本领高强,根本就不要指望北京人关键时候能帮您办成啥事儿,一旦真要有事情找他,即使被你逮个正着此刻不在美利坚或是月球上,他总能有至少二百五十八种办法能够体面的全身而退。“宁可信世界上有鬼,也别信北京人那张嘴”,据说北京普通一农民都可以轻易忽悠得好几个外地女博士围着他团团乱转“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北京人“不靠谱”的美丽名声,这可是真刀实枪真凭实据,还真不是靠忽悠来的。

  


  
二、最装逼

  
张一一先生好歹也算“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不少名城”,仔细地想一想,最装逼的还是北京人。所谓“一瓶醋不荡,半瓶醋直晃”,简直是北京人最完美的写照。北京人恨不能像二郎神杨戬先生一般,把“北京人”仨字写在额头上;又恨不能像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先生一般,把“北京人”仨字烙在脸颊上。此种心态,实在是我见犹怜。其实北京人真没啥可以骄傲的,也正是因为真没啥可以骄傲的,所以北京人才最爱装逼,这是辩证统一的。北京女子大多体态臃肿皮肤黝黑加粗糙,摸上去手感极差,所以北京城深宫望月待字闺中的大龄女青年特多。偶尔有一两个化妆一早上外加一上午后凑合还可以出门见人的,又恨不能“夜宿小贝、日食盖茨”,全然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还真把自己当和硕公主还是还珠格格了,自恋情怀,令人发指。其实远不止北京的女子,哪怕是街头巷尾的一市井之徒贩夫走卒,他也要操着一口非常恶心的“儿发音”跟你装逼充大爷,关于这,张一一先生便有着切肤之痛。

  
张一一先生蜗居不远处有一小公园,经常有不少老头或半老头在那儿打牌下棋,张一一先生好歹也是当年大学堂里的象棋和围棋双料冠军,傍晚或周末散步经过时,偶尔也会要驻足观看或是杀上几局。就在张一一先生将那帮乌合之众一一杀败,笑傲江湖,英雄寂寞,输赢已于我无加焉的那个美丽傍晚,张一一先生意气风发意兴阑珊,突然感觉胃肠有些空虚,恰好路边有一烤羊肉串的,张一一先生有洁癖,一般不吃路边摊,但那天是个例外,恰好旁边还有一美女也在亭亭玉立地等候,我估摸这美女一定也不是北京本地的。可能那烤羊肉串的北京爷们一年到头也难得看见几回美女,心态有些变化,愣是装作半天没听懂张一一先生这上帝要消费啥,冲着我老人家张牙舞爪大吼大叫,生怕全世界不知道他是北京人我是外地人。如果他知道偶这微服私访貌不惊人的外地人一天挣的银子也许比他烤一年的羊肉串还多,不知他还会不会有那般空虚的骄傲加神气。想我堂堂80后著名作家张一一先生,轻易都给一烤羊肉串的北京爷们给讹了,北京人之装逼只此可见一斑。

  


  
三、素质差

  
张一一先生刚到北京的第一天,仅仅傍晚时分在路边溜达的半小时,就亲眼目睹了街头巷尾六起骂街和打架事件,而且事故发生地就在派出所的旁边。其实都没啥大事,也许就是骑单车时轻轻蹭了谁的衣角一下,或者是刚才在超市排队时不小心踩了谁的脚后跟,或者是付账时自己多找了一毛钱,或者还有其它一些鸡毛蒜皮的起因,但这些都值得北京人大动干戈秋后算账尽情发挥他们“京骂”的唯一长处。张一一先生一开始目瞪口呆莫名惊诧,到后来久而久之,也就心如止水见怪不怪了。

  
在北京曾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公园里晨练的都是畜生。我刚开始听到这话时非常地反感和抵触,怎么能这样不尊敬老人呢,后来去各大公园一瞧,我信了。原来那些个老头老太们为了节约上公厕要花费的两毛钱巨资,随地大小便俨然就成了家常便饭。如果你在北京的公园里和马路边脚下不小心踩到一滩又一滩的黄金白银,你千万不要错怪是哪家的阿猫阿狗,说不定你这就骂了北京人。当然,你要和北京人对骂肯定是不堪一击的,北京人的脏话据说可以再出一本《康熙字典》,《三国演义》里“骂死王朗”的诸葛孔明先生可谓骂功深厚,但他要是敢到北京来放肆,根本进不了八大胡同,没准在六环边上就让一鸡皮鹤发的老太太或一90后的小姑娘三言两语就给咒死了。

  
北京人还有一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就是每个十字路口都有几个穿着乾隆皇帝御赐“黄马褂”的“交通协管员”,手持鸡毛令箭神气活现地站岗放哨,难不成“三步一重点,五步一名牌”高校比办证开锁之类牛皮廯广告还多的北京人,连小学一年级课本上“红灯停,绿灯走”的常识都回报给老师了?“交通协管员”好歹算是增加了北京人的再就业,但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北京人的素质之差。

  


  
四、智商低

  
北京人之所以素质差,也许是普遍智商偏低的缘故。北京人的智商低可以从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上看出端倪,外省人想考个北师大北理工啥的,没有600分上下你想都甭想,但北京人可以笑了,往往只需要400分甚至是357分就可以大摇大摆大宴宾客,难怪每年有那么多外地的家长砸锅卖铁四处钻营拼了命也要给儿女办所谓北京户口。

  
北京人的智商低另外反映在地名上,十里堡、九棵树、八里桥、七支渠、六里桥、五棵松、四渡河、三里屯……地名一个个都土得掉渣。北大著名教授、伪北京人曹文轩先生还是谁曾说过:从取名便可以看出一个人或地区智商的高低。北京人智商的高低,曹文轩先生显是深有体会的了。

  


  
五、闲人多

  
有人说北京人的节奏快,其实不然,在北京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都是外地人,中国各省市最有闲的,那还是北京人。

  
在北京的街头巷尾,抖空竹的、肩上架一鸟笼子的、遛猫遛狗的、无所事事的北京人多的去了,你千万不要以为养宠物啥的北京人都是小资产阶级或是满清皇室贵胄,张一一先生一朋友的公司去年曾招过一北京女孩,这女孩在北京人里面长得算是标致的了,在公司前台做文员,说是文员,其实也就是接接电话发发传真倒倒茶拖拖地的干活,月薪780块,还不够她早晚坐公交中午吃盒饭周末逛天桥偶尔淘几件廉价首饰和冒牌化妆品啥的,但她这等资质却养了三条小狗外加一只鹦鹉,张一一先生虽然好歹也见过一些世面,不由得也暗暗称奇,五体投地,心下佩服得不行。

  
北京人崇尚清谈,什么两伊局势科索沃问题美国总统大选,仿佛一切结果都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酒吧里茶楼里公园里甚至马路边上以及十块钱便可以吃得酒醉饭饱大腹便便的“成都小吃”里,煮酒论英雄纵论天下大势天花乱坠唾沫横飞的北京人比比皆是,乍一听还以为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各国代表们在开会。

  


  
六、翻脸快

  
曾经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翻脸比翻书还快”,其实这说的就是北京人。高谈阔论坐而论道时,一脸优越感的北京人往往会表现得很爷们,比张一一先生前面提到的那个梁山土匪宋公明先生还要仗义疏财一千零一倍,一旦真有啥事撞到他手里,立马就公私分明亲兄弟明算账翻脸不认人。

  
张一一先生住的这小区里有一活动中心,就是可以打打乒乓球和台球,下下棋,看看书的所在,成为会员30块钱一个月。张一一先生自从“烤羊肉串事件”无端受辱之后,已很少去那公园雪耻,而是转战这活动中心。张一一先生棋艺高超,乒乓球台球也都还凑合,没几日自然又是鹤立鸡群人中龙凤,追随者甚众,尤其是活动中心那管理员,时不时便缠着我给他讲解一些有关“死活”、“收官”和“手筋”之类棋理,不耻下问得不行,张一一先生好为人师,讲棋时偶尔也给他灌输一些“棋道即人道”的人生哲理,该管理员大叔更是心悦诚服得不行,只恨膝下没有千金可以招我老人家为乘龙快婿,一边倾听一边落子一边抒发忠心:和你们南方人相比,我们北京人简直就是一傻子……

  
您可千万别以为北京人这就是和您“好上了”。这不,昨天傍晚张一一先生刚进台球室练球还没个十秒八秒的,这位爷幽灵一般地闪将进来,盯着我老人家做死的看,直到看得我全身都开始有些发毛,忍不住问他道:有事啊?这厮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说道:说有事,其实也没啥事……你的会员费是不是要交了啊?今天18号,你上个月交的已经到期了,今天该续费了。我一拍脑门,我怎么就忘了这茬呢?你知道我出来锻炼从来是不带一分钱的累赘的,明天给你成么?张一一先生当时心下窃以为,以这厮对我有如滔滔江水般的仰慕,加上平时两情相悦的那一份深情厚谊,这30块迟一天两天交应该是没啥问题的吧,不料这厮旋即面露为难之色,一板一眼认认真真地对我诉说:您还是回家拿一下吧,我这也很难做的……张一一先生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丫当初缠着我浪费青春蹉跎生命给你这臭棋篓子讲棋时,怎么就没有体会到我的“难做”呢?张一一先生于是掷杆而起,雄赳赳,气昂昂,甩门而去,发誓从此不再去这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狗屁活动中心活动。

  


  
七、心眼小

  
北京人的心眼小那可是全世界都有名的,外省人他觉得你抢了他们饭碗,外国人他又似乎觉得总在歧视他们,所以北京人看谁都不顺眼。

  
北京人远不只是看北京人不顺眼,北京人自个儿也互相看不顺眼,公交车上,菜市场里,甚至公共厕所旁,为了一个眼神或者一个铜板恶语相向不共戴天的,那都是北京人每日必修的拿手功课。

  
北京人心眼小、为鸡毛蒜皮争斗、对外省人仇视,其实也怪不得他们,北京人其实也值得同情。大街上开着名车怀抱佳人的都是外地人,北京人自己却只能吃着房租和低保紧巴巴地勒着裤腰带过日子,难免会有些鼠肚鸡肠心态失衡,这倒是应该值得原谅,都是人嘛,谁没有个生理周期呢。

  


  
北京人其实还有其它的一些毛病,张一一先生见识短浅,也还有其它更重要的一些事情要做,自然对北京人并无更多的了解和发掘,亦无了解和发掘的必要,各位爷若是有兴趣,不妨把北京人另外的一些丑陋也写将出来,立此存照,以便我们养尊处优目空一切的北京人能不时对号入座反躬自省,岂不快哉!(张一一)

  

  回复[53]:  蛇 (2008-12-03 15:45)  
  > Q:西雅图赏花?(西直门喝茶)

  
> A:···大致是他另一游手好闲的北京兄弟可能是新结识了一电影学院的小女生,为了在女生面前显能耐,所以才···

  
笑死了···

  回复[54]: 杨佳之死 黑白子 (2008-12-03 17:07)  
  ZT杨佳之死

  
李大同

  


  
在公众与律师们对审判程式的一再质疑之下,11月26日,杨佳被执行死刑。

  
尽管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猛然看到这个消息还是为之震动。

  
按照中国法律,杨佳案甫一发生,人们就已经知道了结果,也不会指望会有什么奇蹟发生。然而随案情逐渐明瞭,公众的同情反倒在杨佳一方。人们不能理解,一个从无劣迹并且自小守法意识明确的阳光青年,为什么会一夜之间成为嗜血暴徒?按上海警方的说法,杨佳没有受到任何不公的对待,然而这里面存在一个常识与逻辑上的悖论:导致杨佳作出如此反常的报复行为,要么是他一定受到了冤屈和不公对待,要么他就是存在精神障碍,二者必居其一。这两个原因,都应该在量刑上起到作用。

  
鉴於中国的司法现状,人们退而求其次,希望杨佳能死得明白,明白的含义是:杨佳案的所有细节必须都公之於众,对杨佳的审判必须完全公开并且符合所有程式。让人失望的是,这两点都远远没有做到。杨佳指控他在上海派出所里受到了殴打,按法律规定,举证责任在警方,警方如要证明自己没有这种行为,必须提供杨佳被带进派出所后全部时间的录影,警方提供了吗?没有。杨佳向上海警方和公安部有投诉信件,公佈了吗?没有。最离奇的是,作为此案最重要的证人,杨佳的母亲在案发后第二天就失踪了,直到杨佳案终审完毕,才得知杨母竟被北京的公安机关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而且用的是化名!既然认定杨母是精神病患者,自然在法律上就不具备责任能力,可是上海方面为杨佳“指定”的辩护律师,总是能够及时获得杨母的“授权”;而具有同样法律权利的杨父为杨佳聘请的律师,却历尽周折也无法见上杨佳一面,更不用说为他出庭辩护了。警察机关的这种无法无天实在令人发指。

  
尽管迷雾重重,人们还对审核死刑的最高法院抱有一线希望,众多民间人士具名上书,要求最高法院能对审判过程有所质疑和纠正。即便是官方媒体,也承认杨佳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上面”无疑也会看到海外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如果有正常的心智,就应当看到让此案的审判没有任何疑义,对公众的关注有个彻底的交代,才符合执政党的最高利益,这毕竟只是一起纯粹的刑事案件,与常常有难言之隐的政治毫不相关。这样做,至少可以让公众相信在中国司法的最高层,还是有起码的法律良知和程式公正意识的。

  
遗憾的是,人们又一次失望了,普通民众依据常识即可提出的疑问,代表中国司法最高水准的最高法院却没有提出。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正是笔者明知杨佳必死听闻死讯仍感到震动的原因。

  
杨佳死了。中国的司法也死了。

  


  

  回复[55]: 心系一海 青远蓝云 (2008-12-04 01:20)  
  回复[49]: 呵呵!青远蓝云兄久违了!小林 (2008-12-02 23:25)

  
最近身体可好

  
***************************

  
迟回小林兄:昨天跟帖后就下了线,今天上来才看到,谢谢!

  
呵呵,都是夜猫子。送杯咖啡再挑灯。问全家好!

  回复[56]: 哈哈!谢谢青远蓝云兄! 小林 (2008-12-04 09:54)  
  看你贴杨佳的事,想必很郁闷吧!

  
我们也有同样的心情,可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这边局长一级的干部也都过着吃不到大闸蟹,搂不到二奶的非人生活啊!

  回复[57]: 上海官方低调宣布6警员为烈士 科长 (2009-02-06 13:29)  
  杨佳袭警案:上海官方低调宣布6警员为烈士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特约记者曹国星/2月4日,上海官方低调宣布,在杨佳袭警案中遇害的上海公安局闸北分局六名警员被评为"烈士"。

  
在中国,烈士是官方对在革命或者战争中殉职的军警公务人员的褒扬和抚恤的称号,其遗孀和子女也将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

  
官方在1980年6月实施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在2008年2月1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向全社会就《烈士褒扬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原来的"革命烈士"改为"烈士",以适应和平执政时期的现状。

  
根据新的条例,因执行公务牺牲的由省级政府审查评定,送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后人楷模的",由县级政府提出评定烈士的报告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审查后,送国务院民政部门审查评定。

  
杨佳案在中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杨佳是否曾遭闸北区芷江西路派出所的警员殴打的怀疑一直没有消除。而死难警察在办公场合被杀死,给予"烈士"的称呼是否妥当,也有争议。

  
同一天,上海宣传部已对全市所有媒体下发通知,称对六警察被评为烈士一事不报道、不评论。

  


  

  回复[58]: 也可以叫“不革命烈士”嘛。 自带板凳 (2009-02-06 13:59)  
  称呼也要于是拘禁。

  

Page: 2 | 1 |


 回 帖(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主贴必须)
内 容(10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09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