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不过是场闹剧(2008-09-15 14:18:47) 老三 (2008-09-16 10:34 阅读人次:1634) |
作者: 魏英杰
必须承认,余秋雨先生是文化界一座活火山。有了他,媒体就不用担心没米下锅。这不,家乡老宅申报故居一事还没完,又有消息传来:“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成立了!于是,余先生遭到舆论新一轮围攻。
咱们需要冷静一下。讨论余秋雨是否配得上“大师”称号当然有必要,不
过也要想想,工作室为何一定要镶嵌“大师”二字?还有,余秋雨本人是怎么想的?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不会被“大师”牵着鼻子走。
上海教委系统设立的以个人命名的工作室只有两家:一家是“余秋雨大师工作室”;另一家是去年成立的“周小燕声乐艺术工作室”(不叫“周小燕大师工作室”)。照理,获此殊荣者无疑是在个人工作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包括两重含义:个人不够分量,显然轮不到给他设立工作室;够得上资格,叫不叫大师也就无所谓。那么,“大师”二字出现在牌匾上除了画蛇添足,大概只能说明这个人还差那么一点,只好借此弥补。“大师”起的是暗示与强化的作用。
再来看当地成立工作室的意图。据悉,这种做法是为了“充分发挥国内外公认的文化坐标人物的引领作用”,“更加有效地推动上海文化的提升”。成立后的“余秋雨大师工作室”, 将致力于艺术美学、城市美学建设和高层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显而易见,这是借助名人效应、发挥政府推动作用的地方品牌战略,而余秋雨先生乃其中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项目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均取决于一人。任何有利于提高余秋雨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措施,理论上也就有利于项目本身。
从这点来看,给余秋雨封“大师”称号,不过是实施整个品牌战略的一种手段。余秋雨称这是当地政府部门“架构性的设计”,要改动有一定难度,道理即在于此。这也就意味着,“大师”不过是块垫脚石,关键根本不在于本人配不配,而在于这样做能否为项目带来附加值。单纯讨论前者,没有多大意义。很简单,一个人是不是大师,不是他自己或几个人甚或一两个部门说了算的。这一切,最终都要面对历史的考验,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大师”满街走并不足为奇。太当真,反而落了俗套。
这里还需要搞清楚的是,余秋雨的想法是什么?虽说他在揭牌仪式上谦让三番,自称作过努力、希望删去“大师”二字,但没有成功。从种种迹象看,这番话应该只是谦虚而已。既然他能接受老家搞的“名人故居”,又怎能轻易拒绝“大师”称号?还有,这边表示谦让,回头却在博客上高调转载相关报道、图片和个人讲话,至少证明他服从“大局”,接受“大师”加冕,心里并没有多少不适,至少没有进行切实有效的反对行动。
甚至,其博客上还大量转载相关评论,包含且不限于如下论断:“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余秋雨先生成了中国文化灵魂的主要代表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形象是余秋雨先生”……连如此肉麻的吹捧都照单全收,“大师”云云还在话下?
瞧瞧,别人不过将“大师”称号当作垫脚石,有人却还正儿八经地讨论关于大师的常识,这是不是有些迂腐?说起来,争论越激烈,越是为人家的战略布局添砖加瓦。面对这种情形,最好的办法就是只把它当作一场闹剧。
(作者魏英杰,媒体评论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