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执行副总裁陆奇 雅虎的中国“鹿” 陈某 (2008-09-01 19:00 阅读人次:1863) |
雅虎执行副总裁陆奇 雅虎的中国“鹿”
作者:王蓓蓓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2008-04-07
摘要
当杨致远杀出回马枪重新成为CEO时,新技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战。目前的重头戏集中在对Apex的开发上,它是一个更细、更有针对性的广告平台。然而这一平台的开发还需要3年到5年的时间,这张最后的盾牌能抵挡住微软的气势汹汹吗?
华人陆奇主持的搜索与搜索市场开发是雅虎大投入的未来赌注,也是微软收购雅虎的巨大诱惑之一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王蓓蓓
3月的一个周末,位于硅谷Sunnyvale的雅虎总部大楼空无一人,连前台也在休假。墙壁上,紫色的雅虎LOGO和那个活泼的感叹号,此刻安静地沐浴在透过玻璃窗射来的加州阳光之中。
略显杂乱的办公室显示出这已不再是一家崭新的公司。联想到446亿美元这个数字(微软并购雅虎拍出的高价),这些杂物也显得分外意味深长。
这是微软收购雅虎传得沸沸扬扬的敏感时期(有些美国媒体已经开始把新公司称为Microhoo),雅虎的未来在哪里的话题,在各商业媒体间保持着长时间的热度。作为雅虎执行副总裁,陆奇答应在此时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已算不易。不过在采访前,雅虎方面一再声明:不得问一切有关该起收购案(包括杨致远、雅虎中国等)的问题,采访只能围绕着陆奇作为一个华人在硅谷的经历进行。
陆奇本人下楼来给我们开门。很难想像,他已是雅虎的执行副总裁,和两个女儿的父亲。简单洁净的T恤和牛仔裤,让46岁的他还带着学生式的年轻和清新。只有当他主动问起我们是否需要咖啡和饮料,流利的英语和轻松的美国式人际交往方式,才显示出他已在美国商界耕耘了十余年。
就在笔者发稿的前一天,美国加州时间3月25日凌晨,一份来自valleywag(号称“硅谷八卦”)的消息网站刊出了一篇主观臆断的推测:“微软接管后,雅虎谁出局,谁留下?”据它的推测,微软CEO Steve Ballmer将会作出如下决定:
杨致远仍然是CEO,而现任总裁Sue Decker以及她所领导的嫡系将会出局,新任CTO Ari Balogh处境危险,而执行副总裁陆奇,我们的采访对象,将是个“Keeper”,保留职位。显而易见,陆奇主持的搜索与搜索市场开发是雅虎大投入的未来赌注,也是微软收购雅虎的巨大诱惑之一。
雅虎的虎、羊和鹿
与朱敏、陈宏和其他闯荡硅谷、历经创业生死的华人企业家们不同,陆奇有着许多漂亮的资格证书(包括二十余项美国专利)和一份稳扎稳打的履历表。他是这一代华人工程师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一批“新生代”仿佛是应时而生,在2000年前后互联网兴起之时来至西岸、硅谷,凭着一身技术开发的好武艺加盟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从此长居异国,扎根美利坚。虽然他们的名字,无论是在美国抑或中国的媒体上,出现的频率都不高,但他们的头脑中的方程式,默默改写着商业技术潮流的新方向。
打开雅虎管理团队的网页,夹杂在金发蓝眼中间的照片之中,有两张华人面孔:第一梯队最上端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位于第二梯队的中国大陆背景的陆奇。陆奇的头衔是执行副总裁,主管搜索技术和市场开发。
“那是1998年8月17号!”当笔者问起他加盟雅虎的时间,陆奇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可见这个日子对他所具有的非凡意义。从那时候到现在,已接近十年,而当时兴奋的心情仍然清晰而深刻。
在加盟雅虎之前,他在IBM公司的Almaden研究所工作两年,开发互联网早期的一些项目。这家以臃肿著称的公司有着复杂严密的规章制度,初出校门,锐气十足的陆奇不得不打叠起百般的耐心。“两年里,只有三个项目可以跟客户直接见面,而这在公司里已算是不错的了。”陆奇说,“当时看到其他新兴公司开发速度很快,对市场影响很大,不由得有点羡慕。”
而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一场本来是“陪吃”的饭局改写了,他被叫去陪一个想要进雅虎的同学吃饭,巧遇雅虎的一位技术主管,听到陆奇正在开发一个与在线购物有关的技术时,这位主管眼睛一亮,并问:“周一你能否到雅虎来一下?”
陆奇周一来到雅虎时,Offer已在桌上。从此,雅虎除了那只大名鼎鼎的“羊”,又多了一只“鹿”。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鹿的技术之角会慢慢成为雅虎最前端的利器之一。
中国合力
在美国遭遇的所有华人当中,有一个话题是永远热门而无法避免的:
留还是回?
与张朝阳等那些成功拿到投资并回归中国,成为风云人物的归去者不同,留在硅谷的华人工程师们,在陌生国度打拼的同时,也在试着交流经验,形成圈子。“其实,在美国也是一样,成功往往不是看你懂得什么,而是看你认识谁。”陆奇总结道。本着这个认识,这里的“中国同学”在一滴滴水珠的汇聚当中,慢慢汇成一股中国合力的潜流。
就像斯坦福“长”出了Google、雅虎和思科等企业的创始人一样,卡耐基梅隆大学似乎给技术总监提供了摇篮。在微软、Google和雅虎这三个行业巨头的世纪之战中,掺杂着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三个中国同学的私人版本小故事。他们是李开复、陆奇和沈向洋。
他们不是创业者,却是位于二线,冲锋陷阵的大将。像所有中国人喜欢的餐桌聚会一样,他们保持着在餐桌上吃饭论道的习惯。事实上,在陆奇毕业的时候,师兄李开复就给过这位师弟一个建议:“如果你想留在美国,那么方向应该瞄准西岸、硅谷。”而就在1998年陆奇拿到雅虎Offer的同时,他就加盟问题再次问起这位师兄。当时李开复正准备回国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劝说陆奇同他一起回国。但当他看到陆奇的雅虎Offer时,他说:“我虽然很想你跟我回国,但作为朋友,我还是建议你去雅虎。”同时他做出了一个预测:“这个公司的股票不是涨五倍,就是跌五倍。”这个预言后来得到了实现,雅虎的市值果然曾在高峰期翻了五倍还不止,后来又曾跌回五倍以下。
只是当年这些畅所欲言的话题,如今却显得微妙了起来。在雅虎,陆奇平步稳升,由普通职员成为执行副总,近年来专注于带领雅虎的团队开发搜索市场。而李开复爆出辞去微软研究院转投Google的新闻,并为此曾被微软的一纸诉状告上法庭。同时,他们的另一位同学沈向洋被调回微软美国总部,也负责开发搜索市场。在三个大公司的三国演义当中,焦点都瞄准了搜索,谁能问鼎未来,尚在未知。
“我们现在一起吃饭,只能谈论房子和孩子。”陆奇笑说。
无论如何,在这些互联网巨霸当中,他们为华人赢得了席位,积攒了经验。现在陆奇率领的开发团队,是一个“国际开发团”,里面有大约30%以上的华人。2006年,当雅虎任命陆奇为搜索和搜索市场资深副总裁时,他的上级Farzad Nazem这样写道:“在过去数年里,陆奇聚合了一个最好、最天才的搜索市场工程师的世界梯队。”
十余年的时光足以使陆奇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他在离公司15英里处买了一幢房子,每天开车上班,他的两个女儿在美国读书,学英语,太太负责照顾她们。在采访的过程中,他有时会表达不出合适的中文。但也像大多数中国人那样,他比大多数美国人更聪明勤奋,同时,他能以中国特有的智慧维系着良好的人际交往格局,在雅虎数轮走马换将的历史中,他始终稳步向前。
就像李开复能给他建议的那样,陆奇也试图给更多的中国人以建议:比谋求一职更重要的是经验,如何融入美国主流公司的经验。提到华人与印度人在美国公司中的不同表现,陆奇说,除了语言交流的障碍之外,中国人的传统教育仍然是壁垒。他把这种行为特征比喻成“沉默的火山”,“平时觉得吃点小亏就算了,保持着冷静,实在冷静不住,就会突然爆发。”
“但华人企业发展速度很快,追赶印度只是个时间问题。也许很多事都是机遇,就像我来到雅虎一样。”陆奇说,“这些职业生涯中的心得体会,也许会对其他中国人有用,所以我加入了华源。”
他所提到的华源科技协会,是由陈宏、朱敏那一批华人创业者在硅谷创立的一个创业者与技术者的交流协会。随着几位创业者纷纷回国变身为职业投资人,华源的会长频繁轮换,陆奇一直是志愿者,也将走马上任下一任的会长。
技术机会
在微软拍出收购的价钱之前,雅虎最为人诟病的是它在前CEO Terry Semel的6年执政期间的作为。这位在华纳公司浸淫多年的老传媒人一直试图把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结合起来,新瓶装旧酒,从而忽视了对技术前沿的支持和开发。事实上,雅虎在技术开发理念和步骤上从未落后。早在2002年底,雅虎就开始了与Google针锋相对的搜索引擎开发,它购买了搜索引擎Inktomi,主导搜索开发的陆奇参与了这一收购。
“我们曾经做过许多实验。”陆奇说,“将雅虎和Google的商标遮住,不给用户看到,然后让他们分辨谁是谁,结果证明这两个引擎没人能分辨。”
“我们的技术不比他们差,只是在市场份额上不如他们。”陆奇说。
在经历了一系列整合之后,陆奇又迅速率领他的团队开始了“巴拿马”平台的开发——争分夺秒与Google的广告平台相抗衡。然而当去年2月,这一平台终于开始推出的时候,雅虎的广告份额已难以追赶Google。这一事实直接导致去年5月,前技术总监Farzad Nazem的离职。
当杨致远杀出回马枪重新成为CEO时,新技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战。目前的重头戏集中在对Apex的开发上,它是一个更细、更有针对性的广告平台。然而这一平台的开发还需要3年到5年的时间,这张最后的盾牌能抵挡住微软的气势汹汹吗?
对于未来,陆奇还没有过仔细的考量,也许会回国,也许会创业。但显然“互联网技术还只是处在前期。”而对于如何才能Make money,他说:“无论如何,必须把媒介、广告商和用户三者连接起来,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所以,新的技术的开发潜能还是无限的。”
采访结束后,陆奇用他的雅虎邮箱给我的Gmail邮箱发来几条补充,那是一些他在美国公司打拼的经验。其中有一条是:“有人说时机就是一切,但是,机遇总是有,关键是你能在适当的时候跳上适当的船。”
对于陆奇来说,收购雅虎后的微软(如果这一切发生的话)会是下一条“适当的船”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