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投稿格式注意事项 | 字体∶ |  我要发新帖子! 
 小林老王你们的偶像说话了 科长 (2008-06-06 15:46 阅读人次:7426) 
  [转帖]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昨天从海外一些媒体看到,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要求通过法律诉讼来惩处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学校领导和承包商。从画面上看得出,警察们正用温和的方式劝解,但家长们情绪激烈。由此,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华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反华宣传了,诬陷性的说法有四点:

  
1、 是天灾,更是人祸;

  
2、 官方宣布,这事法院不受理;

  
3、 五个境外记者拍摄这种场面时被公安“短时间拘留”,询问他们的身份;

  
4、 难道地震真使中国民主了吗?

  
为此,我要含泪向这些请愿灾民作如下劝告——

  
你们所遭遇的丧子之痛,全国人民都感同身受。十三亿人在同一时间全部肃立,默哀三分钟,这肯定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最隆重的悼念仪式。悼念对象,就有你们的孩子。在全国哀悼日,一位佛学大师对我说,有十几亿人护持,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萨,会一直佑护中国。我想,你们的孩子如果九天有灵,也一定已经安宁。

  


  
校舍建造的质量,当然必须追究,那些偷工减料的建筑承包商和其他责任者,必须受到法律严惩。我现在想不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什么机构胆敢包庇这些人。你们请愿所说的话,其实早已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决心。但是,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为,无论怎么说,这次大灾难主要还是天灾。当然也有未倒的房屋、幸存的学校,但这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论定。已经有好几位国际地震专家说,地震到了七点八级,理论上一切房屋都会倒塌,除非有特殊原因,而这次四川,是八级!

  


  
有了这个主因,再要论定房屋倒塌的其他原因,就麻烦得多了,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科学检测和辩论,而且要经得起国际同等级的灾测比照。我希望有关方面能在搜救生命、挖掘遗体之后尽力保护校舍倒塌的实物证据,以便今后进行司法技术调查。但在目前,不能急躁,因为还有更危急的事。

  


  
堰塞湖的问题是悬在几十万人头上的凶剑,卫生防疫问题也急不可待,灾区上上下下所有的力量还在气喘吁吁地忙于救灾,人口大幅度流动,一切都处于临时状态,因此,确实很难快速腾出手来处理已经倒塌的校舍建筑质量的法律问题。我想,你们一定是识大体、明大理的人,先让大家把最危急的关及几十万、几百万活着的人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怎么样?

  


  
你们受灾以来的杰出表现,已经为整个中华民族赢来了最高尊严。你们一定不会否认,这些天来,无论是中国的各级政府、军队、武警、医生,还是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救援者、志愿者都尽心尽力、令人感动。只有当这些里里外外的多重力量不受干扰地集合在一起,才能把今后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步步完成。因此,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一些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正天天等着我们做错一点什么呢。

  
来源 余秋雨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9iom.html

  


本网站为统一格式,过滤自然段首末空格,自动换行。
为满足个别用户特殊需要,提供UBB代码供用户使用。

[c]小标题居中[/c]
例:[c]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c]   发表结果:|      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      |
[r]日期右对齐[/r]
例:[r]写于2000年5月1日[/r]       发表结果:|                写于2000年5月1日|
[b]重点显示[/b]
例:[b]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b]     发表结果: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
[color=颜色名]彩色显示[/color] *颜色名参考HTML标准
例:[color=PINK]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color]     发表结果: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
[t]诗词格式[/t]
例:(略,每行起首自动插入10个空格)
[img]图像链接URL[/img]
例:[img]http://www.aaaa.com/a.gif[/img]   发表结果:(略)


Page: 3 | 2 | 1 |

  回复[31]:  王者非王 (2008-06-07 10:43)  
  >>>夏雨 (2008-06-06 19:09)

  
>>>以前看《文化苦旅全书》,还有点好感,后来听人说他不好,没去了解,半信半疑.

  
>>>现在看,的确真是越来越讨厌这个学者了.

  
你说。越来越讨厌这个学者了。我很遗憾。你既然还称他为学者,则说明他在你心里还有一定的地位,总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我认为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独立的判断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后来听人说他不好”。如果你自己再去重读一遍他的文章,也许会恢复你原来还有的一点“好感”的。学者不是完人,不是神,也会出错,在学术上有争论是正常的,没有争论则不会有进步。有一些缺点并不妨碍他是一个“学者”。

  
对人宽容一点,对自己也会好一点。

  回复[32]:  我是部长 (2008-06-07 13:12)  
  “你们受灾以来的杰出表现,已经为整个中华民族赢来了最高尊严。”这个“你们”是指谁?那些死去了的孩子的家长吗?这种说法是不是太白痴了?孩子既然是天灾死的,纯粹偶然不幸,跟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有个p关系?作者怎么不让自己孩子死给大家看看来维护民族尊严的?

  回复[33]:  我是部长 (2008-06-07 13:17)  
  王者非王 (2008-06-06 16:23)

  
我还是认为余秋雨讲的是对的。。。。不能现在马上就采取措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

  
中国的事情有多少不是被拖掉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轮到你自己头上,不知道还能不能保持佛法通人性。等到你说的时候,一句“时间太久了,已经很难找到当时的证据”,类似的回答不是已经在人们要求当局拿出倒塌教学楼的设计图纸时被踢回了吗?你是没长眼睛呢,还是没长脑袋的?白读了那么多书了。你的发言通常比5毛的毛还多,都快浑身长绿毛了。

  

  回复[34]: 给32,33楼三块座布团! 我是局长 (2008-06-07 13:32)  
  

  回复[35]: 余秋雨写的东西 我是局长 (2008-06-07 13:36)  
  和王者非王的评价,显示出这两个人对别人所遭受的深刻的苦难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态度,这是一种极为低劣的品格。

  回复[36]:  贱人 (2008-06-07 14:06)  
  余是。老王只不过是个老顽童,什么问题她都有兴趣。性之所来,也不顾对这问题有否认识,就天真浪漫起来。与品格低略无甚关系。老孺子是可教也。

  回复[37]:  待于泥/ (2008-06-07 15:04)  
  老顽童? 我并不这么认为.他是开不起什么玩笑的,品格低下,不知人性是何物的小人.

  
贱人,你有兴趣的话,可教一教他,但我不看好.

  回复[38]:  待于泥/ (2008-06-07 14:41)  
  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煮沸网路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346382&id=805033&dcid=4

  回复[39]:  待于泥/ (2008-06-07 14:56)  
  这个老小子,没当上作协主席急的上窜下跳的,拼命拍以李长春为首的中宣部的马屁,这下可拍火全国人民了.

  
这一次,基本没戏,很难翻身了,因为手法太拙劣了. 再走一回终南捷径怕是也难啊.

  


  
可怜的马兰,男朋友出车祸死了,后来又嫁了这么个虚伪的禽兽,遇人果真不淑.

  回复[40]:  赵然 (2008-06-07 16:25)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回复[41]:  赵然 (2008-06-07 16:33)  
  秋雨散文还是不错的

  
人品是另外一回事,咱们要不是在日本敲键盘,估计你们谁也不敢64去广场祭奠

  
呵呵

  
讲的在深了你们也听不懂

  


  
喝酒去了

  回复[42]:  待于泥/ (2008-06-07 17:16)  
  虽然还没到吃饭时间,很想看看赵桑的下酒菜,上次发的那个东京大排档的就不错.

  回复[43]:  期刊 (2008-06-07 18:39)  
  抬杠顶牛不是无止境的。

  
一篇文章,有的人叫好,有的人喊坏,有的人觉得没啥好的,看到别人说不好,他偏偏要去抬杠顶牛,有的人心想还不错,看到别人夸奖,他非要去大喷口水。这些都无伤大雅。非但无伤大雅,还可活跃空气,热闹坛风,应该发扬光大。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

  
有的文章却与这样的抬杠顶牛无缘,不是说不能开开玩笑顶顶牛,而是文章表达的内容严肃的思维,让你的良心、让你的价值观容不得开玩笑,容不得正话反说,容不得心口不一。

  
所以,对这样的文章不论是引起共鸣还是引起反感,应该说都是真情的表露。

  
【看余秋雨的文章和王者非王的回帖有感而发】

  

  回复[44]: 回39楼!我的偶像夫妇过的很好! 小林 (2008-06-07 22:26)  
  转贴:陪妻子到纽约领奖(转自新浪余秋雨博客)

  
最近去了次美国,一月九日过去,十八日回来,在纽约逗留了九天,是陪妻子去领奖。

  
奖的名份很大,是纽约市文化局、林肯中心、美华艺术协会和人文学会联合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术家奖”中的最高奖项:“终身成就奖”。

  
去年就发来通知书了,说是由美国十二位资深专家投票评出的,得过此奖的中国人有马友友、傅聪、林怀民、张君秋、梅葆玖……,我一看就知道了份量。

  
得奖的起因在十年前。当时马兰率团到美国巡回演出,但到纽约首演那天,装道具、布景的行李箱却被海运耽搁了。慌忙之中,由几个当地华侨帮忙,从中学里借来一些桌椅摆在台上替代道具,既没有天幕也没有布置,就勉强演出了。马兰认为那是很对不起观众的一场演出。谁知道,这天观众中正坐着几位研究东方艺术的资深专家。

  
由那场演出,专家们又调集了马兰的其他演出资料,以及她在海内外的影响。经过几年,就有了颁奖的事。

  
可见,对于一个表演艺术家来说,道具、布景并不太重要。

  
说起这段往事,马兰迷迷糊糊地回忆道:“好像洛杉矶的市长还授予我荣誉市民的证书呢……”

  
我问:“荣誉市民证书呢?下次到美国领事馆签证,也用不着问长问短了。”

  
她说:“谁知道放在哪里了?大概塞在大哥家哪一个箱子里了吧。”

  
这次颁奖仪式,十分隆重。本来就要放在林肯中心的,但那个颁奖大厅正在大修,就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礼堂里了。很多美国贵宾出席,由林肯中心的主管,一位身体显然不太好的美国老太太向马兰颁奖,仪式上还见到了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总导演、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负责人、美国亚洲文化传播集团总裁、哥伦比亚大学的常务副校长等。到场的有大量熟悉的名字,例如名震全球的何大一博士和夫人,大教授夏志清先生和夫人,联合国中文部主任何勇先生和夫人,戏剧家周龙章先生和汪班先生。宋子文先生的女儿和徐志摩先生的女儿也都到场了,她们都是慈善家。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的杨华领事、周燕领事也出席了。

  
颁奖仪式上,先播放了介绍马兰的一个短片,十五分钟,是香港凤凰卫视帮助剪辑的,播放效果极好。接着是马兰上台表演,演唱了几个片段。考虑剧台上密密层层的观众中有很多是从台湾来的,因此又特别加了一段台湾朋友几乎无人不知的《远山含笑》,台上台下,一片热烈欢庆、喜气洋洋的气氛。

  
表演结束后就是正式的颁奖仪式,全由英语进行。马兰的答谢词,由联合国中文部主任、美华艺术协会共同主席何勇博士当场翻译。

  
颁奖仪式结束后有个休息时间,然后是马兰的演讲:《我心目中的中国戏曲表演》。由于她在演讲过程中可以随口演唱,效果当然要比我平时的演讲好听多了。

  
既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来了那么多学人,当然也不放过我。我最后作了一个演讲:《对中国文化史的新思考》。

  
纽约的媒体对马兰和我非常热情,几乎天天都有采访。宴请的人更多,马兰觉得无论如何推不掉的,是在纽约的安徽籍企业家、学者、律师、教授要联合起来对她表示祝贺,并发起召开了一个座谈会。纽约华人社团联席会的执行主席谢刚先生也出席了。安徽籍的朋友们还向马兰和我颁了奖。这个祝贺活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的杨华领事和其他两位官员也出席了。

  
回来一想,按照马兰大大咧咧的作风,这次获得的“亚洲最优秀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的奖牌,也可能丢失,像十年前的荣誉市民证书一样。因此,赶快拍一张照片上博客。不仅上她的博客,也上我的博客,那就丢不掉了。

  
2008年1月20日

  


  


  


  

  回复[45]: 咳,凑合着过吧 我是局长 (2008-06-07 22:24)  
  反正都这样了,离了也不好办……

  回复[46]: 余秋雨那篇 我是局长 (2008-06-07 22:31)  
  含着眼泪一边对灾民幸灾乐祸一边给党和政府排忧解难的文章,是不是应该由中国政府给个什么奖啊?那就更完美了。

  

  回复[47]:  吴卫建 (2008-06-07 22:39)  
  〉徐志摩先生的女儿。

  
徐志摩有女儿吗。

  回复[48]:  蛇 (2008-06-07 23:00)  
  楼上老兄,不能太较真的。 ~~~

  
他又不是做学问的,不能要求太高,能普及普及文化知识也就OK了!

  回复[49]:  酒保 (2008-06-07 23:43)  
  余秋雨先生这篇文章应该起名为《告地震灾民书》或者是《四川灾民应知应会》才贴切。

  回复[50]: 做名人难 王者非王 (2008-06-09 08:41)  
  没想到,星期六和星期天出现了一个万炮齐轰余秋雨的局面。

  
大致看了看,发现,大棒式的空洞攻击漫骂居多,真正讲理的甚少。

  
当我看到有人居然把我与大师并列,被冠以“极为低劣的品格”之评价。哑然失笑。

  
本人虽自认才疏学浅,但决不会没有这点自知之明,认为可以荣获“极为低劣的品格”之桂冠,由此,想必余先生也不是如此之人也。扪心自问。我决不是“对别人所遭受的深刻的苦难表现出幸灾乐祸态度”的,由此类推,想必余先生也不是如此之小人也。

  
》》余秋雨写的东西

  
》》和王者非王的评价,显示出这两个人对别人所遭受的深刻的苦难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态度,这是一种极为低劣的品格。引自 我是局长 (2008-06-07 13:36)

  
另外遵从待于泥的推荐,看了下列文章

  
》》余秋雨处心积虑,到底要做什么?

  
》》文章提交者:狼穴枪主

  
》》激起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和仇恨,制造更大的群体事件。

  
》》处心积虑装傻以极其低级的错误语言激发人们的愤怒,煽动人民的动乱情绪,你甚至不惜以侮辱中华民族尊严的方式,试图把爱国青年变成你的暴乱炮灰,请问余秋雨老师,您到底要干什么?

  
更是感到好笑。同一篇文章,既可以被攻击为“涂口红”,为政府说话,不顾百姓死活,又可以被攻击为“煽动人民的动乱情绪”,“激起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和仇恨”。让人何去何从?还让不让人活了?

  
一句话,做人难,做一个名人更难。余秋雨错了,错在成为名人,仅此而已。

  回复[51]: 王老说的好啊! 开明乡绅 (2008-06-09 09:08)  
  〉〉〉一句话,做人难,做一个名人更难。余秋雨错了,错在成为名人,仅此而已。

  
一句话,做人难,做一个名人更难。王老错了,错在成为名人,特别是成为东洋镜的名人,仅此而已。

  

  回复[52]:  老狼 (2008-06-09 09:59)  
  老王头又在说废话了,闲的?

  
做名人当然应该难,あたりまえことだ!文句をいうな!

  
你死契白咧地在日本待这么多年,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那也只是在专制天朝才吃得开。在民主国家,即使在幕府时代的日本,对精英的道德标准要求就是高。像这些盛产在天朝的不顾廉耻冒头伪证“亩产万斤”“孩子死得不怨”的无耻文人,应该切腹!

  回复[53]:  贱人 (2008-06-09 09:25)  
  老王,反讽手法都不知道,如何做了为人师表?尽管当时轻视教育,毕竟还是民办学校。

  
也许不是不知道,但怕自己无人知晓,莫名其妙也要闹闹,以便遗臭当世名高。

  回复[54]:  王者非王 (2008-06-09 10:23)  
  回52楼,余秋雨真的“不顾廉耻冒头伪证“亩产万斤””了吗?如果是的话,那倒是不太好,因为那不是事实,不应该伪证。

  
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亩产万斤”的年代,他才多大呀?还不懂事呢?在那个年代里,跟着说错话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对人宽容一点吧。

  回复[55]:  老狼 (2008-06-09 10:44)  
  回复[54]:王者非王

  
_

  
哎!你真是阅读能力太差啦!

  
居然能理解成“余秋雨伪证亩产万斤”了。你问问别人有没有和你一样理解的,要是没有你就该承认自己理解能力太差,以后多看少说话。

  
本狼那是一般论,在说明那是中国的普遍现象---虽然非常令人遗憾。

  
_

  
另外,什么叫“在那个年代说错话没办法”?

  
要不本狼说那是中国的“普遍现象”,所谓的精英阶层帮凶真多!

  
不敢说真话,咱可以不去苛求他,但是不该说假话!

  
说假话的结果,是饿死成千上万的人!这次余秋雨们说假话和帮着说假话,势必会造成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了了之的结果,正如不了了之的“亩产万斤”,在未来的什么时候,必将又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为此丧命!

  
能宽容吗?

  
让你家死人你就知道该不该宽容了。

  回复[56]:  王者非王 (2008-06-09 10:45)  
  说不明白。唉。联系上下文该怎么理解呢?

  回复[57]:  老狼 (2008-06-09 11:11)  
  今天跟老王说道说道,虽然本狼没担任过语文老师。

  
老王头由余秋雨事件进而感叹“做名人难”,这是不是在“由点及面”进行评论?(我靠,不会是真的只是想说“作余秋雨难”吧?)“由点及面”本来应该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评论方法,如果仅仅是一个个体事件,那么基本不值得大书特述。

  
因此本狼也对此进行由点及面的评论:

  
第一,正常社会应该对精英阶层在道德水准上高要求。

  
第二,中国的精英阶层存在整体性的附势趋炎的趋势。

  
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回复[58]:  待于泥/ (2008-06-09 12:05)  
  另外遵从待于泥的推荐,看了下列文章

  
-------------------------------------------------------------------------

  
老王,真老糊涂了,我什么时候给你推荐过文章?

  

  回复[59]:  王者非王 (2008-06-09 12:14)  
  回58楼,看你写的38楼。

  回复[60]:  待于泥/ (2008-06-09 12:19)  
  我写的38楼? 哈哈, 这哪跟哪呀

  
另外,你说的做什么难,什么更难这种句式,专利好象属于一个比较有名的女人.你只是模仿而已,但通常我们说.第一个模仿的是天才,第二个摹仿的是,,第三个摹仿的是什么来着,忘了,哈哈.

  

Page: 3 | 2 | 1 |


 回 帖(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主贴必须)
内 容(10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09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