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新闻 投稿格式注意事项 | 字体∶ |  我要发新帖子! 
 著名作家女儿罹患白血病无奈求拍珍贵手稿 陈某 (2008-01-09 17:41 阅读人次:1450) 
  《著名作家女儿罹患白血病无奈求拍珍贵手稿》

  


  
浙江在线1月2日消息(记者 童丽莉) “我在北京找朋友东拼西凑了20万,现在还差30万,已经把房产也抵押了,所以想把自己和爱人合 作的16万字珍贵手稿拿出来拍卖,只要能救女儿……”为了救治患白血病的女儿,年近七旬的我省著名作家汪浙成无奈中求助媒体,想把自己和已故夫人温小钰合写的16万字《土壤》珍贵手稿进行拍卖,为女儿筹集医疗费用。

  
年逾古稀的汪浙成是国家一级作家,《江南》杂志社原主编,已出版小说文集《人生如瀑》、《大兴安岭人》等10余部小说,中篇小说《土壤》和《苦夏》曾分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小说奖,受到巴金先生的高度评价。1999年,汪浙成无偿将他的中篇小说《苦夏》的手稿捐赠给浙江图书馆收藏。

  
汪浙成的女儿汪泉现为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去年被诊断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两个月后病情恶化,患上了血癌。幸运的是,汪泉从台湾某骨髓捐献中心找到了与自己骨髓型号一致的造血干细胞,并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重新获得了生的希望。

  
下午四点,记者拨通了汪浙成先生在北京临时居所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老作家略带伤心却坚定的声音,他告诉记者,由于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汪泉还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后续治疗。随之而来的是高额医疗费用,每天注射抗生素要花费4000多元、其他药费3000多元,这种治疗至少还要维持3个月。汪浙成先期以房屋抵押的形式四处筹借的60万元和浙大出版社募集的10万元已经用完,但还是远远不能维持昂贵的医疗开销。

  
汪泉是独生女,至今未婚,其母亲温小钰已经去世,筹措医疗费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年迈父亲汪浙成的身上。眼下,汪老的亲朋好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又募集了20多万元。面对至少还需要的30多万元医疗费,救女心切的汪浙成在百般无奈之下,决定拍卖自己的代表作《土壤》的手稿。

  
小说《土壤》被中国文坛誉为“新时期青春之歌”,生动地塑造了辛启朋、黎珍,魏大雄这3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他们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不同的命运和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该作品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拓荒者的足迹》,还被山西、河南等地改编成地方戏剧和连环画。

  
“没想到,我的两部心爱之作,命运却这样不同”,70多岁的老作家汪浙成说,“希望有好心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帮我渡过眼下的难关。”

  
如果您有意收藏这部手稿,或者愿意帮助汪老师的话,请和我们联系,电话:0571-85310959。

  
浙报集团《老作家汪浙成欲卖手稿救血癌女儿》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许多书画家致电本报,愿意捐献作品参与义卖——

  
汪老救女,希望你来捐款

  
据汪老透露,“汪泉是我37年前收养的”

  
本报杭州1月4日讯(记者 刘慧 实习生 杜凌燕)《老作家汪浙成欲卖手稿救血癌女儿》1月2日在本报网络互动版“报网零距离”上首发并在1月3日本报第7版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我省许多著名书画家纷纷表示,愿意捐出自己的作品与汪老的手稿一起拍卖。

  
潘天寿艺术研究院院长朱仁民在得知汪浙成卖手稿救女儿的消息后,马上表示愿意拿出画作参加拍卖,并且热心地说:“你们需要我们做什么只管吩咐,我们将尽己所能。” 同样,著名书画家何水法、张捷、朱海闵等纷纷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作品参与义卖,帮助老作家救女儿。省美术协会副秘书长金心明表示,“我们应该拿出好作品来,为汪浙成做点实在的事情。”

  
日前,汪浙成已经把《土壤》手稿拍卖一事委托给本报。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董事胡西林表示,该公司愿意与本报一起组织这场书画和手稿的慈善义卖,帮助汪浙成父女渡过难关。

  
汪浙成的代表作《土壤》和《苦夏》被中国文坛称之为姐妹篇。在得知他为救女儿要拍《土壤》手稿后,浙江图书馆馆长应长兴也打来电话,他说,1999年汪浙成把自己的《苦夏》手稿无偿捐献给了省图书馆,他的义举令我们很感动。《土壤》是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小说奖的作品,希望有识之士能把《土壤》手稿和《苦夏》手稿一起留在浙江。

  
在得知汪浙成的不幸后,省作协对此非常重视,早在两个星期前就为汪浙成申请了困难党员补助。今天上午,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作协党组书记吴天行委托,省作协党副书记、秘书长郑晓琳等一行,又专程来到北京看望了老作家汪浙成,并带去了省作协工会、浙江文学院和部分作家的首批捐款。

  
许多读者打来电话,要求为汪老救女捐款。征得汪老同意,本报1月5日起将代为接受捐款,账号:工商银行建国北路分理处 1202022209900026533,捐款者请在汇款时注明用途。

  
为给患血癌的女儿找到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老作家汪浙成给素不相识的山西省公安厅厅长写了一封长信,才引出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

  
“汪泉是我37年前收养的”

  
本报北京1月4日电(记者 刘慧)

  
1月2日,本报报道了老作家汪浙成谷拍卖手稿救血癌女儿的消息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关切,今天,“其实,汪泉不是我的亲生女儿,她是我养育了37年的弃婴!”在北京玉海家园的一间出租房里,老作家汪浙成望着窗外飘零的枯叶,泣不成声地告诉记者,

  
几个月前,为给患血癌的女儿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汪浙成给山西省公安厅厅长写了一封长信,请他帮忙寻找汪泉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温泉的身世才被揭开。

  
那是1970年1月10 日的早晨,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每天照例出门晨练的汪浙成,在路过一家医院时,发现走廊上围着一群人,凑过去一看,是一个刚出生三四天的女婴,躺在一个用包裹布做的强褓里不住地哭,眼角已经溃烂。汪浙成赶紧把孩子抱进医院治疗,在护士替孩子换衣服的时候,才发现衣领上有一行小字:山西阳泉幸福巷……

  
“大冷天的,这孩子命真大,咱们收养她吧?”与妻子商量后,汪浙成把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抱回了家。从此,汪老和同样是著名作家的妻子温小钰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汪泉”。汪老起名时无意中用了“泉”字,汪泉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与出生地偶然暗合。

  
更令人感动的是,结婚不久的夫妻俩约定不再生孩子,只抚养汪泉一人,而且叮嘱所有知情人不要透露孩子的身世。

  
在父母的影响下,汪泉自幼文思敏捷喜欢写作,上小学时就在内蒙古的一些杂志上发表了《七色板》等许多诗歌。1986年,汪泉跟随父母来到杭州,从杭州大学教育管理系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工作。

  
在汪泉患血癌后,这个隐藏了37年的身世之谜才得以解开。山西省阳泉市公安局局长李柏接到省公安厅长的信后,又亲自发动当地户籍警察、幸福巷的老住户四处寻找,但是由于城市变迁太大,虽然大家跑了很多单位,打了无数个电话,还是一直没有找到汪泉的亲生父母。

  
然而病情不等人,时间就是生命。无奈之下,汪浙成又找到中华骨髓中心,但还是没找到与汪泉相匹配的的造血干细胞。最终在台湾找到了骨髓型号一样的造血干细胞,并成功进行了移植。

  
在得知汪浙成的不幸后,省作协对此非常重视,早在两个星期前就为汪浙成申请了困难党员补助。今天上午,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作协党组书记吴天行委托,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琳等一行,又专程来到北京看望了老作家汪浙成,并带去了首批由省作协工会、浙江文学院和部分作家的首批捐款。

  


本网站为统一格式,过滤自然段首末空格,自动换行。
为满足个别用户特殊需要,提供UBB代码供用户使用。

[c]小标题居中[/c]
例:[c]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c]   发表结果:|      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      |
[r]日期右对齐[/r]
例:[r]写于2000年5月1日[/r]       发表结果:|                写于2000年5月1日|
[b]重点显示[/b]
例:[b]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b]     发表结果: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
[color=颜色名]彩色显示[/color] *颜色名参考HTML标准
例:[color=PINK]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color]     发表结果: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
[t]诗词格式[/t]
例:(略,每行起首自动插入10个空格)
[img]图像链接URL[/img]
例:[img]http://www.aaaa.com/a.gif[/img]   发表结果:(略)

  回复[1]: 小林,这位作家是你认识的 陈某 (2008-01-09 16:49)  
  

  回复[2]:  小林 (2008-01-09 17:34)  
  汪浙成是我的老师!他命运极其不好!妻子温小鈺在1984年患了帕金深氏病,他陪床陪了十年,这次又赶上女儿病。我准备这个月去北京看望他。有关他和我的师生关系在拙作《文学上的迟到者》中有所记叙。就是下面的故事:

  
1975年暑假,父亲在山东八路军时的小战友,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盛毅同志来内蒙古招生。那年正好妹妹被所在单位推荐上大学,在许多被推荐人的档案里,盛毅发现了父亲的名字。讯问之下,才知道父亲像农民一样生活在内蒙古。盛毅在山东抗战时跟父亲一起向日军据点进行过宣传喊话工作,对父亲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

  
古道热肠,极重战友情谊的盛毅很想帮助父亲,他为父亲做了很多工作,他把父亲的问题反映到北京所有山东八路军时的领导人那里,最后反映到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许世友司令员那里。

  
同时他把我介紹给他在北京大学时的同学,当时在内蒙古工作的汪浙成老师。汪浙成老师的夫人是内蒙古大学中文系的温小鈺先生。誨人不倦的温老师指导我怎么读书,我在这一段时间里不分昼夜地读书,作完“仲夏夜之梦”,再作“红楼梦”。

  
温老师还借给我看一些世界名作,托尓斯泰,巴尓扎克,海明威等人的名著,特别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尓》看得我泪流如雨,书还没有看完,两眼却红得和兔子一般。就这般,流着眼泪走上了文学爱好之路。

  
这是条山间窄道,曲折徒险,山间半道总是挤满许多受苦受难的文学爱好者。我也是这受苦受难中的一员。

  
1977年毕业,分配到内蒙古大学作体育教师,住进大学单身楼宿舎,这个叫单身楼的宿舎,早巳不是单身教师的宿舎了。是许多老教师的家属宿舎,黒暗的楼道里有各式的炉灶,成堆的蜂窩煤,当碗厨的课卓。

  
它最初是一个集体宿舍楼,名副其实实,居民都是单身。后来,许多人在那里结了婚,生了孩子,请了保姆,从内地接来了父母,单身男女早已变成了双身,三身,更多身,可楼名依旧。它正规的楼号18号楼,却完全被人忘了。

  
这是一幢三层的红色楼房。在那时的呼市,三层洋楼并不多见,周围是“干打垒”的平房,“单身楼”够气派了。更何它还是铺地板的,房间比较高大,阔朗。比起以后盖起的那些楼层只有二米八的单元房间,舒服多了。

  
而汪老师和温老师就也住在这里。

  
我没有体育课时,便跑到中文系教室里听温老师的课。温小鈺老师讲的是古典文学,重点是宋元明清。温老师讲课的感染力特别強,讲到优秀的作品,她不仅自己很动感情,而且把学生们的感情都调动起来,使课堂气雰十分活耀。尤其是讲到精彩处,她眉飞色舞,时而朗誦,时而歌唱,讲得特别投入,使我记忆非常深刻。

  
但是,有一件事我不明白,于是到同住在单身楼的温老师家里请教。

  
“我注意一个问题,您讲课为什么不讲岳飞的《满江红》,还有陆游和辛弃疾的大部分呢?”

  
温老师无奈地说;“我刚分配在内蒙古大学时,在古典文学教研室,搞宋元明清这一段。我接手后,教研室主任跟我第一次谈话,便告诫我‘请你注意一个问题,你来到民族地区在多民族的学校里工作,要尊重民族感情。在这里,岳飞的《满江红》绝对不能讲。’”

  
“但谁都知道,‘匈奴’并不就是蒙古族啊!”我不解地说。

  
“是的,可就是不能讲。”

  
我伤心得快晕过去了。我一向喜欢慷慨悲歌的诗词,《满江红》不能讲,张孝祥的《六州歌头》呢?

  
陆游和辛弃疾呢?都得从讲稿中拿掉吗?

  
国家的民族政策我理解,但那样一来,南宋还有什么?

  
除了“莫、莫、莫,错、错、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多么不幸啊!我觉得自己已遭了宫刑之苦似的,中国文学史要被阉割了。

  
“别的还行,只要不那么直露地‘餐肉饮血’就可以讲了。”

  
多么形式主义啊!可怜的温老师。在内蒙古工作的汉人就是这样去做事的。

  
温老师说着说着动了感情:

  
“被金人赶到江南的文人们,看到山河破碎,体验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再也无心留连光景、嘲风弄月,而把一腔爱国衷情倾注在词作中,写出大量慷慨悲歌、激烈沉雄的作品。这首词感情充溢,奔流直泻,气势豪壮,慷慨悲凉,读后令人心潮激荡,堪称是南宋词中的一篇杰作……”

  
我就是这样在温老师的教诲下一步一步地走上文学之路的。

  
我在1981年离开内蒙古大学,调到天津以后的许多年里,没有了来往,但毎当想起那段初入文学之门时的生涯,那种美好的感觉依然如初。后来在报刊上知道汪,温老师写的小说《土壤》,《苦夏》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中篇小说优秀奨。汪,温老师也成为全国的知名作家。因此温老师也得到应有的荣誉,当了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来又听说他们夫妇调回浙江省,加上我也来到日本,就不知他们的音信了。

  
后来漂洋过海读研究生,然后参加工作。在这十几年的奋斗中,生活经验的丰富,读书的广泛,人事的繁杂,思路的活跃,竟然使我发现写作是一件极快乐的事情。我除了写父亲(这是我的责任)外,最爱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在高兴的时候,写作分享我的快乐;伤心的时候,写作減轻我的痛苦;烦恼的时候,写作替我解开心中的结。这些纪录下来的经历在多年以后读来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这时我深切地体会到初中语文老师的評语的内涵。好的文章都是在有灵感有激情时创作的,都是真情实感的发挥。原来命题作文并不难,难的是对于这个命题正好有灵感,才能做到有感而发。而这灵感来自于书籍,来自于思考,来自于我们日常的瑣瑣碎碎。它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呼喚,只要我们细心听,就能听见。

  
2002年,我因出差到杭州,想起二十多年没有联系的温小鈺老师和汪浙成老师,就给汪浙成老师打电话约好在五州大酒店门口6时整见面,6时过许,我和几位日本同事一齐回到饭店,进了饭店门就向四处张望,没有看到汪浙成老师,上楼进我的房间,一直等到6时半也没有音信,只好下到大庁再找,大庁里有两个人,像是年轻的一男一女,刚才就在,我不敢贸然相认,从他们面前慢慢走过,看了一下,不象是汪老师,只好又上楼回到房间里等待。快7时了,电话响了,是到汪老师的电话,我赶快到电梯口去迎接,来的就是刚才在楼下大庁里的一男一女,仔细一看就是汪老师,而另一位是他们的女儿小泉。才二十多年不见,竟然都相遇不相识了。白白浪费了我们将近一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除了重逢的喜悦外,还有悲痛,就是得知温老师英年早逝,她才五十五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积劳成疾,心血耗尽。

  
五十五岁的温老师本来是可以走得更远些的,她只要稍稍改善一下飲食,注意劳逸结合,放慢些气喘吁吁的奔跑,适当走一走,就可以走得远一些的。然而温老师没有这么做,文学是她的生命,除了写作,全然不把血肉之躯当一回事,不把吃饭当一回事,不把睡眠当一回事,只知道写,写,写。《土壤》,《苦夏》等小说,都是日以继夜拼出来的。30年的创作生涯中,温老师始终坚守在内蒙古草原上不停地写作,她有很多话要对世界说。她走了,到遥远的另一个世界去了,把以生命殉事业的灵魂永远留在了这个世界。 

  
“一见遗像心欲碎,再看人已泪千行。

  
悲歌难唤故人返,惟将寸草报师娘。”

  

  回复[3]: 国内现在得了大病 陈某 (2008-01-09 17:42)  
  真的就只能等死了

  回复[4]:  小林 (2008-01-09 18:00)  
  是啊!我也只能尽我力所能及的力量。但愿汪泉早日出院,汪老师在北京临时租借的房,已经呆了四个多月了。

  
有谁买我的手稿啊!

  回复[5]: 买来干嘛呀? 我是局长 (2008-01-09 18:13)  
  

  回复[6]:  离别钩 (2008-01-09 18:18)  
  风筝最近

  
在涨价

  


  

  回复[7]: 钩子实在不厚道…… 我是局长 (2008-01-09 18:52)  
  难道只能拿来糊风筝吗难道!

  

  回复[8]:  离别钩 (2008-01-09 19:10)  
  冤枉啊

  
天大的冤枉啊

  
我思维是一跳5公里,不跳9光年

  
大家都是知道的

  
我是说风筝涨了

  
我昨天准备买,一看很贵

  
就自己做了改,

  
呵呵

  
于主贴无关

  
老师林得书,俺是喜欢得很那

  
一想到被编辑们逼得哭笑不得得林老师

  
俺感觉很有总理风范,总理举拳高呼,毛毛万岁,

  
就跟他修改一个姿势,连表情都惟妙惟肖

  
嘿嘿

  
局长别乱扣帽子

  
小心,等在到第二次文革时候,

  
你属于俺诬陷贫下中农欺负俺老实人没文化

  
到那时候。。。。。

  
嘿嘿

  
http://www.dongyangjing.com/bbsmain.cgi?mode=view&&no=2176&&hfno=0#HF0

  
局长说得滑雪不靠谱

  
其实很快就学会的,学3个小时简单得扣丝肯定能滑

  
不是光去看滴

  
嘿嘿

  

  回复[9]: >>省作协对此非常重视 老唤 (2008-01-09 20:04)  
  要相信作协党组织,要依靠作协党组织!

  回复[10]: 小林叔叔,您的宝贵手稿我全要了 老地主 (2008-01-09 20:39)  
  一口价,不还价了——七位数,您看可以吗?

  回复[11]: 贱卖 老唤 (2008-01-09 20:49)  
  我也有手镐,只要5位数,够喝一顿就行!

  回复[12]:  小林 (2008-01-09 21:29)  
  我这正生臭阿钩的气呢!幸亏老地主出了个好价钱,马上成交!

  
听好唤哥的话,要相信作协党组织,要依靠作协党组织!死了也要跟党走!活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

  回复[13]:  离别钩 (2008-01-09 22:29)  
  呵呵

  
不生气不生气

  
只是感觉为了出版委屈了小林老师得心血

  
呵呵

  

  回复[14]:  小林 (2008-01-10 12:11)  
  那你为什么给我改名叫“林得书”呢?还老口口声声叫我老师。你才是我的老师!

  回复[15]:  青远蓝云 (2008-01-11 00:39)  
  汪老看来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向公众开口首先还是先拍卖自己的手稿,否则经过岁月长河走到今天是不会向社会向组织告援的。好在有口碑在世。

  
在国内,得白血病,一般都要向社会募捐的。

  
这里有一句国内流行的评价医疗体制现状:-----“因病致穷”。

  回复[16]:  离别钩 (2008-01-11 00:44)  
  错了我,呵呵

  
本来打的是小林老师的书,但感觉很西装笔挺得感觉

  
就把老师给删了

  
删完老师一看

  
就剩下小林得书了

  
钩子自知自己比老师小那么多

  
前辈直呼名讳又太没礼貌,你们文化人本身就心细,在误认为俺不尊敬前辈就更麻烦了

  
就把小给删了,在一打,就出了一白字,得了成

  
嘿嘿,

  
不生气,我给您揉揉

  
出版时候我买50本,

  
呵呵

  

 回 帖(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主贴必须)
内 容(10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09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