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芳华》影片欣赏

夏雨 (发表日期:2017-12-18 20:01:42 阅读人次:1179 回复数:0)

  影片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2947s&v=Zoq5gME05Tk&app=desktop

  
《芳华》民间立场分化时代的伪救赎 

  
作者 杨俊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探索与争鸣杂志

  


  
从国庆前夕临时撤档,到贺岁档正式开启,用三个月长的时间积累起的观看期待,对冯小刚导演的新片《芳华》来说,仍然热度不减。其中固然反映出电影产业的“大导演定律”,重视影片思想内容的观众们选择导演胜过追看明星。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特有国情在带动,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对于这三位同属第五代的超级导演,与其说观众们看的是某部新作品,不如说特别想看看这些拥有高度话语影响力的人们,在调动资本力量进行关乎中国历史的表达时,选取了哪一段共和国记忆?在特定历史作为时代背景的核心故事中,所传达的历史观念有无真诚的反思或创见?

  
如果整个片子看上去很美,但在感受上总似乎有某种心理疙瘩般的潜在情结作祟;如果发掘历史和再现历史的方式看上去立场无误,通过一个虚拟核心人物的遭遇带出传说中的历史现场原貌,却在结尾处不能为矛盾提供真正的解决,无论是真实逻辑功能的,还是艺术象征意味上的,抑或是决绝而反戏剧的;那么无论这部新片借助历史情怀催下了多少滂沱泪水,也只是又一回感情充沛却缺乏思考或批判力量的模式文章。是的,上述种种问题就是《芳华》的复杂多义。

  
冯小刚虽从贺岁档喜剧起步,其抱负却是典型的红旗下一代。尤其自2007年《集结号》以来,2012年《一九四二》,加上今年《芳华》,几乎全方位涵盖了现当代中国史上的历次重要战争。共和国建国前的海内外军民全线作战的抗日战争,国共两党间的新民主主义战争,以及1949年以后的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冯小刚在导演身份之前留下的文艺兵记忆,此次集中倾注于《芳华》。

  


  


  
就视听效果来说,《芳华》的音乐配制充实丰满,耳熟能详的怀旧金曲不间歇播放,实现自带的情感催泪弹功能。就故事结构而言,从1976年到1995年,近20年的大跨度时间背景,岂止是银幕效果上的“弹指容颜老,刹那芳华”,更是隐藏在画外音深处的全知视角叙述野心:重估价值,对国情变革下的人心浮动和社会现象做出激扬评判,并为时代中那些曾经为国效力却又偶然受难的善良无害的人们,进行道义和情感的双重回报与抚慰,寻找灵魂得以安放的所在。

  
因此《芳华》又一次展现了冯小刚惯用的戏剧转折:执着于真相,对着包藏无穷历史秘密的大地挖坟掘墓,继而在已经尘埃落定的固化丰碑前,推向情感高潮,洒酒洒泪,祭碑痛哭。一系列影像符码中既部分地包括了《集结号》里个体命运与国家的时代大事件相缠绕、相纠结的记忆主题,也有《唐山大地震》中通过坟墓重启来治愈重大精神创伤的隐喻痕迹。

  
和谷子地坚持多年挖旧窑厂遗址寻找战友遗骨表面上略显不同,《芳华》的大地意象是女文艺兵们足尖舞过的地方。又和徐帆扮演的唐山母亲行为相似,最能证明曾经付出爱过的物证需要偷藏在深处,多年以后遇到偶然开启,才能加倍释放治疗情感创伤的能量。

  
《芳华》的真相转折时刻是刘峰从即将成为空屋废墟的宿舍地板下一片片掏出小萍军装照的碎片,后续的情感迸发高潮则是刘峰与小萍两个人写信重逢,在蒙自烈士陵园,在共同的情绪波段上一同做祭奠。

  
片中刘峰用双手修过很多出了问题的东西,像文工团各种道具,以及林丁丁在行军路上打了水泡的脚底,但是那些物与人都作为他的反向力量最终远离了他。只有这最后一次,他用单手完成的小萍军装照片修复,将精神与身体重新恢复到正常而完整的小萍吸引到了自己身边。此时小萍的心理创伤已愈合,时代重创消失并整合在芳华逝去以后中老年的平淡日常。

  
对于电影来说,修复完整的军装照是象征层面上的意义实现,在想象界里,照片指向照片中主人公的主客体终于复合并平和痊愈,而在更遥远广阔的实在界,才是冯小刚想要《芳华》达成的社会矛盾呈现与调和解决。

  


  


  
《芳华》用了两个段落来连缀矛盾和解决矛盾。首先,刘峰赖以为生的运营车子被海口联防队扣留并“讹”一千元,他无力付出罚款,也不愿亮明战争英雄的身份获得赎免。肢体冲突发生在联防队扣车是否合法合规的灰色地带。刘峰的前文工团女战友,军长女儿郝淑雯,仿佛舞台上的及时雨一般,突然化身为迟来的正义小钢炮,一边做言语谴责“你敢打战斗英雄”,一边更为实际有效地瞬间甩出数目不菲的整整一千元,彻底化解了联防队和刘峰之间的动力僵局。与此同时,作为矛盾反面的联防队员则在被“正义教训”的同时,低声而必要地做出台词补充,“不知道他是英雄。”

  
导演冯小刚与编剧严歌苓都是擅长编织故事的高手,《芳华》结局时的矛盾一幕也不出意外地赚得许多道义好评。然而,这个矛盾建立的基础其实是民间立场的分化乃至分裂,而影片中解决矛盾的软性温情方式,则是冯小刚再次将他的青春情怀和理想抱负打包出售给权力资本的影像操作。

  
衡量一个人物是否真的有独立存在价值,标准之一是其行为中的主体自由程度。刘峰在作为活雷锋的阶段看似辛劳而不计回报地帮助了那么多人,那时的他是值得承认的个体存在。《芳华》结尾刘峰成为被郝淑雯拯救的对象,初看上去是影片中一再回荡的“战友情”,是共在的历史赋予特殊群体以跨越性别和金钱差别的情感共识,实际上,刘峰一再自尊地写借条而郝淑雯又打着“战友情”的旗号一把撕掉借条,此间导致的不可持续交往沟壑才是电影中意欲用情感和歌曲来掩盖的真实矛盾。

  
至于联防队员和刘峰的所谓冲突,放在另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背景下的对话则是“民间的互相体认”。一位老兵对鸭绿江景区卖票的大姐说:“我是从江那边打仗回来的,也需要买票吗?”大姐一边递票收钱一边擦一把眼泪回答,“我爸爸也跨过江去打仗,没有回来。”二者对话的基底在行将分化的立场边缘,互相置换了真实痛苦的经验,以共同分有的历史创伤和共情反应重构了未经分裂的民间立场。

  
如果以此作为烛照,尚不足以完全对比出《芳华》在设置矛盾时的立场滑动和遮掩,那么再度折返冯氏影片自身,以《一九四二》为另一重侧证,看《芳华》是如何在服膺资本与权力的媚态下抽空了刘峰与何小萍这对人物的存在价值和灵魂。

  
五年前从刘震云小说《一九四二》改编拍成的同名电影,没有为冯小刚及其制片方赚取到利润,但是该片的文化贡献和民族历史价值,却会随着时间过去而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其中一处重要的人物行为表现就是平民价值确实地成为主导个体行动的自由准则。张国立扮演的中原逃难地主在被迫与国家民族经历了共同战乱后做出了独属于他自己的方向选择,得出了大地上存在着比“苟活于乱世”更有价值的生命信念。相形之下,《芳华》在价值观上的问题遮掩就出现在到底哪些人物是真正具有主体行为能力的分界上。

  
通过贯穿影片始终的萧穗子画外音讲述,刘峰与何小萍俨然是一对劫波渡尽苦尽甘来的黄昏恋榜样,不结婚未生子,超越世俗,在战友聚会上比别人都更安静地坐着,由此通向电影《芳华》的结尾圆满——精神上的安宁成全了灵魂的彼此守望与安放。可实际上呢,站在全知视角进行的流畅讲述无非是谎言的脚注,用岁月静好的迷蒙幻象替换了刘峰与何小萍这对精神眷侣事实上已经完全失去参与社会并改变自身的无力境遇。只要一个反证就能像针刺破气球那样,戳破萧穗子看似羡慕怀念,其实根本不予认同的美妙谎言。

  
刘峰与何小萍的平静度日意味着他们经历过青春挣扎却不得不落回社会底层的状况,意味着他们的生活状态可以被高阶的前战友观察乃至窥看,反之却不再有平等交互的人际情感渠道,不可能再让刘峰与何小萍任意见到其他忙于“拿地”的战友。那种由平等前提所主导的兴之所至情谊已经飘散在资本驱动下的新阶层固化门槛外。

  
更令人悲哀的是,被萧穗子刻意遮瞒并美化的“平静度日”还意味着精神上的被动认命。当刘峰与何小萍不再有挣得富足金钱的能力和机会,几乎是同时失去了面向外部世界的丰饶兴趣。失去作为生命内驱力的兴趣,人就难以广见闻、增新知;缺乏了为行为行动提供外在条件的金钱保障,人的物理存在就会拘囿于有限体力的自身环境。

  
如果说何小萍曾经的精神症候尚且是她年轻时不肯轻易屈服的冲创意志,那么《芳华》结尾释放出的幸福中老年表情包,则是提前宣告灵魂枯萎的甜腻鸡汤。看似要抚慰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经受磨难的精神情感,其实在抹平日益尖锐的实际矛盾。冯小刚的民间立场与情感,在《一九四二》达到令人敬仰的高峰,又在《芳华》中拱手让给资本与权力的膜拜。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