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23年后,无人幸免--新思维讲座

夏雨 (发表日期:2017-03-25 16:11:22 阅读人次:4913 回复数:17)

  夏雨按:

  
可以用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开讲座---借别人的文章。呵呵。

  
为什么?----人家比你讲得更好嘛。

  
重申一下常识哦,

  
转贴并不需要赞同作者的全部观点,可能是其中一部分。转贴也可能仅仅因为有趣,能引起思索,有参考价值等因素,但都与转者要表达的意思有脉络关系。

  
新思维讲座之一

  
作者:卢娜

  
23年后,人类命运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奇点”,你我无从幸免。

  


  
来源:摩登中产(ID:modernstory)

  


  
人类唯一战胜阿尔法狗那个寒夜,疲惫的李世石早早睡下。世界在慌乱中恢复矜持,以为不过是一场虚惊。

  
然而在长夜中,阿尔法狗又和自己下了一百万盘棋。是的,一百万盘。

  
第二天太阳升起,阿尔法狗已变成完全不同的存在,可李世石依旧是李世石。

  
从此之后,人类再无机会。

  
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不再是阅读理解,不再是新闻标题,不再是以太网中跃动的字节和CPU中孱弱的灵魂,而是实实在在的宿命。

  
我们已身处大时代的革命之中,科学家将现今阶段,定义为弱人工智能时代。

  
即便是简单的人工智能,其实已打败多数人类。

  
美国亚马逊超级仓库内,无数机器人正在货架间疯狂奔跑;欧洲快餐店内,机器人端着汉堡和薯条7x24小时来去自如;而在南非矿井下,电脑正操作精密仪器,向幽暗处进发。

  
在珠三角,富士康厂区外,那些多愁善感的年轻人,来不及抒发乡愁,就得争抢为数不多的机会。

  
工厂流水线两侧,100万台精密机器人正逐步填满他们站过的位置。

  
这只是革命的开始,随着智能飞速进化,AI已杀入世界每一个角落。

  
全球数百位顶尖科学家,耗费漫长时间,搭建了一个复杂数学模型,通过类似摩尔定律的多重推演,得到一个最终结论。

  
人工智能或将在2040年,达到普通人智能水平,并引发智力爆炸。这一时刻,距今还有23年。

  
23年这个时间,并不是凭空杜撰,更非杞人忧天,数字背后是复杂的社科曲线和人为变量。

  
而且,这只是科学家保守估计。一个砸准的苹果或者一个任性的天才,都可能将节点大为提前。

  
比23年更可怕的是,到达节点后,人工智能或将实现瞬间飞跃。

  
人工智能专家普遍认同,人工智能不可能锁死在人类智力水平上。它将超越人类,变成我们无法理解的智慧物种。

  
科学家描述中,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花了几十年时间到达了幼儿智力水平;在到达这个节点一小时后,电脑立刻推导出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在这之后一个半小时,这个强人工智能变成了超人工智能,智能瞬间达到了普通人类的17万倍。

  
这就是改变人类种族的“奇点”。

  
我们,极有可能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最后一批人类。

  


  
一个超人工智能,一旦被创造出来,将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强物种。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只能屈居其下。

  
以谷歌技术总监雷·库兹韦尔为代表的一群极客,正欢欣鼓舞地期盼这天到来。

  
他们坚信,一个比我们聪明十几万倍的大脑,将解决所有问题,疾病、战乱、贫困,各种纠缠人类的苦难,都不再是问题。

  
为等待这一天到来,库兹韦尔每天吃下100个药片,希望自己能够活得足够长久。他还预订了冷冻遗体服务,如果提早离世,那么还有机会在人工智能到来后,将大脑解冻。

  
他眼中的未来,恍如伊甸。届时,人类身体内,奔跑着无数纳米机器人,帮我们修补心脏或消灭肿瘤。超智能计算机日夜计算,帮我们逆转衰老。

  
甚至,我们可上传记忆,与AI神魂合一。

  
然而,另一派人却忧心忡忡。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将人工智能比做核能。原子弹问世容易,但控制核武器时至今日仍困难重重。

  
比尔·盖茨也站在马斯克这一边,“很难想象为什么有人觉得人工智能不足为虑。”

  
在他们眼中,超人工智能是盘踞未来的可怕生物。它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类南辕北辙,且不眠不休,飞速进化。

  
对超人工智能感到悲观的马斯克,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火星殖民”项目。

  
他计划从2024年开始,逐步把100万人送上火星,并在火星建立起一个完整可持续的文明。

  
这位悲观的天才企业家,其实用心良苦。一方面他寄望于用“火星计划”,转移科学界焦点视线,拖慢人工智能到来的脚步。另一方面,他希望,在火星给人类留一个备份。

  
23年后,我们考虑的可能不再是逃离忧伤的北上广,而是逃离这个星球。

  


  
大众对人工智能的最大误解,是认为人工智能和曾经的石头、斧子、打字机、手机一样,不过是人类肢体的延伸。

  
但这一轮人工智能大潮,和以往几次技术革命都不同,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的替代。就连我们认为安全无忧的高级脑力工作,都岌岌可危。

  
美国已经有十家律所聘用了Ross,一个背后由IBM人工智能系统支持的虚拟助理。

  
Ross可以同时查阅数万份历史判决,并勾画重点。它能够听懂普通人所说的英文,并给出逻辑清晰的答案。以前需要500名初级律师完成的工作,它数分钟内就能够解决。

  
此外,交易算法已成为华尔街标配。在投资基金办公室里,以往急促的脚步声和电话铃声,已被服务器轻微的嗡鸣声取代。

  
寥寥数个分析师,偶尔抬头看看程序运行状况,在0.01秒内,人工智能就会根据市场走势和媒体信息作出判断,买卖数亿的股票。

  
斯坦福教授卡普兰做了一项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国,这个比例可能超过70%。

  
过去用几代人命运承担的大变革,我们要在20年内独自面对。失业大潮即将开始,并没给我们留太多适应的时间。

  
学者分析,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只有三类人,能勉强对抗AI的冲击,即资本家、明星和技术工人。

  
换而言之,面对步步逼近的人工智能,你要么积累财富,成为资本大鳄。要么积累名气,成为独特个体。要么积累知识,成为更高深技术的掌握者。

  
然而,财富堤坝、个性堤坝、技术堤坝,能在人工智能狂潮下坚持多久,无人可知。

  
这真是个荒谬又戏剧的时代,我们在狭小的星球上争吵不堪,黑天鹅振翅而起,地球村分崩离析,当我们以为泡沫剧将一直循环重播时,大结局却平静到来。

  
23年,我们擦亮灯壶,砸掉锁扣,放出的是阿拉丁,还是潘多拉,天知道。




 回复[1]: 巨嬰國--新思维讲座之二 夏雨 (2017-03-27 13:37:43)  
 
  新思维讲座之二

  
大多數中國人還在找媽媽” 2017-03-26 07:56:42

  
巨嬰之國?

  
——專訪.武志紅:大多數中國人還在找媽媽

  
作者:張妍(《端傳媒》)武志紅

  
父母選媳、媽寶男、老人碰瓷、留守兒童自殺……這些中國式社會怪現象,皆因我們大多是活在成人體內的婴儿?

  
“中國是一個‘巨嬰國’,”這是近年走紅的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武志紅的結論。

  
巨嬰是什麼?是成年的嬰兒,身體已經發育為成年人,而心理發展水平卻還停留在嬰兒階段,突出的心理特點是:共生、全能自戀、偏執分裂。

  
共生,意味着母嬰同體,嬰兒覺得與媽媽共用一個身體和心靈,不分你我;全能自戀,也就是嬰兒覺得世界應該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運轉,否則就想要毀掉世界;偏執分裂,即必須按照嬰兒的意願,事情一分為二,且兩者不能並存,非黑即白。

  
“多數國人,都是巨嬰,這樣的國度,自然是巨嬰國,”武志紅在2016年末出版的新書《巨嬰國》中這樣寫道。一時間,“巨嬰”概念迅速走紅,“巨嬰”一詞也成為流行語。在支持者眼中,諸多中國社會熱點問題都找到了可以套用的理論:網絡謾罵、夫妻冷戰、少女找“乾爹”、病人砍醫生……

  
例如,近期在中國熱播的電視真人秀《中國式相親》,年輕的單身男子帶着父母上電視尋找結婚對象,男方父母坐在台前,對女嘉賓的年齡、學歷、婚戀經歷品頭論足,年輕男士自己則句句聲稱要尋找一個“能照顧我”的合適伴侶。“這是嬰兒最基本的一個反應──找媽媽。在他們眼裏,對方只是一個客體,這也是嬰兒的特徵,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萬事萬物都是為自己服務的,”武志紅這樣評價,而父母也是巨嬰,認為自己是全能的,不相信孩子的感受,試圖掌控孩子的人生。

  
再例如,老人在馬路上倒地暈厥,有人路過並好心攙扶,送至醫院卻被老人反指為肇事者。人們習慣將這解釋為老人想要訛詐、人品敗壞。“如果將老人視為巨嬰,”武志紅說,“巨嬰是沒辦法面對失控的,失控會引起巨大的無助感,他們需要將失控這件事從自己身上切割出去。”既然不能為自己的失控負責,那麼就一定要找到一個人去怪罪。

  
還有“大家庭”、集體主義、拒絕AA制、以己度人……武志紅認為,這種種社會現象,就是病態共生的體現。

  
《巨嬰國》中的插圖出自畫家岳敏君。畫中人緊閉雙眼,彷彿關閉了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卻又開口大笑,自戀而無睹一切地認為自己處於世界中心。武志紅說,這是自己做心理諮詢師時常接觸到的人,“像被抽掉了脊梁骨的人”,“抽巴的人生,凝縮在抽巴的身體裏,伴隨着一臉假笑。”

  
他這樣解釋這種人生狀態的來源:“(中國人)對權力、名聲、成就與物質等的需求可以漲到很高的地步,但它們常常是一種防禦,是兩種在嬰兒時期沒被滿足的最原始的簡單願望轉化出來的。一個願望是:抱抱我;一個願望是:看着我。”

  
但解釋一個社會的精神狀態,真的這麼簡單嗎?隨着“巨嬰”一詞的走紅,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多。

  
香港大學精神醫學博士姚乃琳公開提出質疑,認為集體主義來自於“延續幾千年的固定居住農耕背景”,不能硬被扯到“巨嬰”上面;而針對武志紅所述“人際邊界不清是‘巨嬰’的表現”,姚乃琳稱,“在美國文化中和人際邊界清晰『共生』的自我中心,拒絕犧牲自身利益的價值觀,要是放在亞洲人眼中,又何嘗不是一種‘幼稚’?”

  
而武志紅則認為,“巨嬰”這個概念,不僅是他對自己多年來對孝順、集體主義等中國式社會倫理思考的一個總結,更可以“強有力地解釋很多中國經典的社會文化現象”。

  
在中國,你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用存在主義的說法是,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必須作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但在我們的國家裏,大家都被要求“聽話”。

  
武志紅生於1974年,上世紀90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系,曾出版暢銷書《為何家會傷人》和《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等。

  
他說自己在河北落後的農村裏出生長大,“家族很變態”。因為爺爺奶奶的欺壓,他的母親患有嚴重的抑鬱症,每一次家庭矛盾爆發都氣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父親在30歲時,也因與父輩的衝突而氣得滿口牙齒掉光,真真是“打落牙齒和血吞”。

  
武志紅在書中寫道,極端的父母要子女徹底順從他們的心意,父母在這種病態的共生關係中成就了自我核心感,所以“我父母是絕對錯,爺奶是絕對正確。而村領導竟然還通過大喇叭向全村人廣播,我父母是不孝的壞典型。”

  
經過數年的心理諮詢工作後,武志紅認為自己從“對孝順的那種剋制不住的憤怒”,到“對國人的集體潛意識理解得越來越深”,而轉向一種客觀的分析。此外,隨着接觸的案例越來越多,他還解釋了很多“中國式”的概念,譬如中國式的婆媳關係、中國式好人、中國式自殺,還有中國“媽寶男”(註:對母親極度依賴、順從,以母親為中心的男性)。

  
這些概念最終被武志紅總結成了一個詞彙:巨嬰。而圍繞“巨嬰論”爭議的焦點在於:當下中國的社會圖景和人情世故,究竟能否簡單歸結於中國人的心理不成熟?巨嬰理論引發廣泛討論之後,我們是否應該從更廣泛的社會與歷史中,繼續去尋找答案?

  


  

 回复[2]: 你怎樣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 夏雨 (2017-03-27 13:36:10)  
 
  武志紅訪談摘要

  
〔端:《端傳媒》;武:武志紅〕

  
端:“巨嬰”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你覺得中國的問題來源於龐大群體的“巨嬰”?

  
武:我作為心理學者,關注的是中國家庭現象。巨嬰產生的一個原因,是中國人的童年沒有得到滿足。

  
嬰兒出生後六個月之內,是非常需要媽媽的,媽媽要以嬰兒為中心,和嬰兒構建關係,這樣嬰兒才能走出全能自戀。但中國的家庭照顧是很有問題的。儘管人們總是誇讚自己說太溺愛孩子了,但以業內觀察,我們國家的養育者面對嬰兒時,常是各種忽略加懲罰報復,能與嬰兒建立起良好關係的養育者並不多。我們的產假只給媽媽一個身體恢復的時間,中國的老人又習慣將孩子從媽媽身邊搶走,社會與家庭一起製造了母親與嬰兒的分離。在嬰兒期,我們得到的母愛質量普遍不怎麼樣,這導致我們內心裏都有一個匱乏的嬰兒,渴望再有一次機會,找到好的母愛,以治療生命最早期的傷痛。

  
巨嬰的重要特點是全能自戀和共生,全能自戀就是大家要聽我的話,共生就是我不能獨活,我要和你活在一起──這就是中國的媽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在中國,你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用存在主義的說法是,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必須作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但在我們的國家裏,大家都被要求“聽話”。在家要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在社會上聽領導的話、聽政府的話。從古至今,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我們是按照別人的意志來活的,我們的生命力沒有得到錘鍊,這就意味着人不可能成熟。

  
端:“巨嬰”是無意識中形成的,還是有意識的?

  
武:當然是無意識的。被照顧並不是巨嬰最主要的特點,巨嬰最重要的特徵是沒有機會去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端:那麼會隨着時間的發展,有代際、年齡、性別之間的差異嗎?

  
武:整體來說,中國的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他們的成熟度都非常弱。我們經常看到在公交車上,老人因為年輕人不主動讓座而打罵的,好像老了,就可以為所欲為了,獲得了一種很深的資格,他的全能自戀就可以得到滿足了。

  
同時,在我的觀察中,中國女性的成熟度會更低一些。在過去採訪中,我提到過,中國的成年女性處在一種外顯的嬰兒狀態,她們覺得丈夫有責任和義務承擔她們的情緒。巨嬰的重要特點是全能自戀和共生,全能自戀就是大家要聽我的話,共生就是我不能獨活,我要和你活在一起──這就是中國的媽媽。

  
中國社會主體好像是男人,但家庭中女性的情緒佔據了主導地位,我接觸的案例,有七成以上的中國家庭都是母親說了算。有讀者看了我的書,就不自覺地說了一句話,我要買這本書送給我媽。

  
我覺得我們一直在美化媽媽,整天說媽媽好、媽媽最愛我、母愛是偉大的,其實我們把母愛嚴重理想化了。在我看來,中國媽媽的撫養質量遠遠不如歐美國家的,現實中中國媽媽情緒化,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圍着自己的情緒轉。

  
端:這不就是一種缺愛的心理嗎?

  
武:可以這樣講。正因為現實中媽媽滿足不了我們,我們就一直在尋找理想中的媽媽。

  
端:但如果將一切問題歸結於人們的童年階段愛的缺失、父母養育的缺席,是否合理呢?一個人的成長也離不開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

  
武:我不是說全怪父母。但整個社會文化都是這樣來的,中國的父母也生活在其中,他們也是接受了這樣的意識、這樣的思維。你當然不能全怪父母,但我們整個文化都是這樣的。

  
拿歐洲做對比,文藝復興之前是黑暗的中世紀,人們不能按照自己的規則來生活,而是按照神的規則,是牧師指導你怎麼生活。神學家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說,當我們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而是按照外部的規則來生活,就導致了荒原。如果你一個人是這樣,就導致了你一個人的荒原,如果整個社會是這樣,整個社會是處於荒原之中。

  
他們把“照顧”放在婚姻中很重要的位置,而不是說這個人發展得非常完善,讓我心生愛慕。

  
儘管中國有五千年文明,我們卻一直活在荒原之中,按照孝道等規則來生活。歐洲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性自身就是答案”。最初少數人開始這樣創造和生活,最後成為一種社會風潮,人們活出感覺,成為歐洲文化基因式的東西。

  
端:你在現實中看到可以印證巨嬰理論的例子嗎?

  
武:我可以比較自戀的說,在我目力所及範圍之內,社會上的經典社會新聞大多數都可以用巨嬰論去解釋,它至少比利益論要靠譜。

  
例如現在最火的電視節目《中國式相親》,太經典了。節目裏父母幫兒子選媳婦,第一關注的是這個女孩能不能生養,第二關注的就是這個女孩會不會照顧好自己的兒子。他們把“照顧”放在婚姻中很重要的位置,而不是說這個人發展得非常完善,讓我心生愛慕。

  
端:“巨嬰”這個概念最初是怎麼來的?

  
武:國內精神分析學界基本上有一個共識,中國社會集體上還處在口欲期,即一歲前。中國人心理發展水平處於嬰兒期,這個不是我的獨創。(註:口欲期約發生在嬰兒出生後0到12個月,在此期間,嬰兒專注於嘴裏的事物,例如以吸取母乳來得到口唇的快感,這也是嬰兒與母親之間最早發生的關係之一。)

  
直到2012年12月14號,我看了一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1942》,看到電影最後的時候,軍需官去妓院,老鴇給他安排了17歲的姑娘。肥頭大耳地躺在炕上,要求這個女孩像老媽子一樣伺候他,洗腳、擦身、按摩,最後再發生性關係。當時我看着一幕非常噁心,很刺眼,當時我想“這不就是一個巨嬰嘛”,一邊吃奶,一邊做性事。

  
這之後,我感覺一下自己過去很多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各種思考都串起來了。

  
拿我自己舉例,我今年42歲,作為心理醫生,我一直在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在我40歲的時候才剛剛成為一個不是巨嬰的人。

  
端:“巨嬰”應該怎樣成長?

  
武:要把自己的活力活出來。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做一個活生生、充滿活力的人,做真實的自己,同時學會和另外一個真實的他人構建愛與連結。過去,我以為這是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但現在我覺得這個答案太理想化了。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如果你意識到你想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就必須伸展自己的聲音,按照你自己的感覺來做選擇。說白了,就是成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才能走向成熟。

  
沒有再比這個更簡單的原則了。如果這個都做不到,只好做一個巨嬰。

  
但這確實是不容易。拿我自己舉例,我今年42歲,作為心理醫生,我一直在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在我40歲的時候才剛剛成為一個不是巨嬰的人。 發現天堂原來是地獄,我被砍頭了,接下來成了幽魂。我駕駛着一艘獨木舟行駛在黑灰色的河上,起飛非常壓抑,無數幽魂想要撲到我身上,我拿着劍砍來砍去,在這個砍殺的過程中,我從一個鬼重新變成了人。

  
那把劍,是我的自我攻擊性。過去我是個爛好人,別人向我提要求我很難拒絕。夢裏的劍就是我潛意識裏的攻擊性,我在學習各種各樣的拒絕、堅定、果敢,重新成為真實的自己。

  
任何事情,都問問自己的感覺是什麼。只有你的心知道你要去哪,你的腦袋裏實際上都是社會教條灌輸給你的東西。但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和歷史都沒有這樣教導我們。很多人覺得我寫《巨嬰國》譁眾取寵,但其實想想,多簡單的一個事啊。

  
巨嬰國

  
作者:武志紅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原载:《端傳媒》

  

 回复[4]: 新思维讲座之三 夏雨 (2017-03-31 13:08:52)  
 
  冯学荣:我为什么瞧不起中国历史学家

  
中国的历史学家是一个笑柄多多的群体,今天我们谈谈,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历史学家笑柄一:双重标准

  


  
中国历史学家最大的笑柄之一,就是看问题有双重标准,例如大清帝国的铁骑在嘉定屠城,是罪行,但同样是大清帝国的铁骑,将准噶尔汗国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屠杀干净,这叫做“平定准噶尔”。

  


  
同样是大屠杀,杀的对自己不利,叫做罪行;杀的对自己有利,则叫做功绩。

  


  
还有,匈奴不可以打进我的国土,但是我可以进攻大漠、追杀匈奴,别人杀进来是侵略,我杀出去则是自卫。汉武帝南征北战,将大片别人的土地收入自己的囊中,然而这件事,我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历史学家站出来,发出过一丝的批评,为什么?屁股决定脑袋。

  


  
历史学家不堪面对的是,如果没有侵略,广东只是俚人的天下,汉人的疆域从哪里来的?

  


  
打来的。

  


  
日本人吞并台湾朝鲜成为日本帝国,是侵略,然而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中华,则是历史的功臣。

  


  
你所在的立场,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

  


  
还有,分裂蒙古是罪行,分裂朝鲜则是功绩。

  


  
还有,美国水兵在民国耀武扬威,是国耻;大清北洋水师在日本长崎耀武扬威,则为国庆。

  


  
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原住民手中夺走宝岛,叫做侵略,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夺走宝岛,叫做收复,而原住民作为宝岛的主人,则在历史中失去了位置。

  


  
还有,英国在上海设租界,是侵略,大清帝国在朝鲜设租界,是亲善。

  


  
各种双重标准,各种流氓。叹为观止。

  


  
照照镜子,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历史学家笑柄二:逻辑混乱

  


  
中国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很爱面子的群体,因此就算是亡国这种事情,都可以被他们写成一段优美的历史,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蒙古帝国吞并汉人帝国(宋朝)的事情。

  


  
明明是汉人帝国亡国于蒙古,中国的历史学家却说那也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叫做“元朝”。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元朝”,所谓的“元”,不过是当时横跨欧亚两大陆的大蒙古帝国(The Mongol Empire)的一部分。在当时蒙古统治者的眼中,汉人是贱民,是被征服者,元朝根本就不是中国。

  


  
当年忽必烈派兵进攻日本,这件事在日本的历史中叫做什么?叫做“蒙古袭来”,为什么日本人不把元朝侵略日本的战争叫做“中国侵日战争”呢?因为元朝根本就不是中国。

  


  
所谓元朝,不过是汉人前后97年的亡国史,仅此而已,根本不存在什么“元朝”,成吉思汗也不是中华的民族英雄,元朝也不是中国人的国家。

  


  
如果一股侵略者亡了我的国家,建立他们自己的国家,然而他们的国家在历史中后来又变成是我的国家,那么试问所谓的抵抗侵略,又有什么意义呢?

  


  
逻辑混乱。

  


  
大清帝国也一样,也是汉人亡国的历史,前后268年,大清帝国是不是中国?不是。这一点,丁汝昌邓世昌们看不清楚,然而孙中山却是看的很清楚,所以在甲午战争爆发那一年,孙中山急急忙忙找了日本驻香港领事馆,干嘛?要钱,要枪,孙中山要日本出钱帮他,他要组建一支武装,在南中国和日本实现南北夹击之势,共同攻击大清帝国。

  


  
孙中山为什么要和日本联手攻击大清帝国?因为大清帝国不是中国。中国在1644年已经亡了。这一点,孙中山看的很清楚,当年的同盟会上上下下,基本上都看的很清楚,所以孙中山要日本帮他推翻大清,然后恢复一个汉人的国家。

  


  
所以我们回首再看两次鸦片战争,我们中国老百姓应该帮助谁?答案是:应该帮助英国人,赶跑满清鞑子,然后在英国人的扶持下,恢复一个汉人的国家,然后作为报酬,向英国全面开放中国的市场,这才是正确的路子。

  


  
注意:史料显示英国并无领土野心,与英国合作并无亡国风险;且开放市场对双方均有利,此乃经济常识。

  


  
所以我们说两次鸦片战争,是谁挨打了?是“我们”挨打了吗?不是。是满清侵略者挨打了。以自由贸易为旗帜的英国代表先进的文明,我们如果是有眼光的人,我们应该站到英国一边去,共同推翻大清,建立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的汉人国家。

  


  
历史学家笑柄三:自欺欺人

  


  
中国历史学家还是一个很狡猾的群体,他们懂得删减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而迎合读者的喜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886年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在日本长崎耀武扬威的事件。这件事今天从历史资料看来,毫无疑问,是大清的水兵先动的手,然而在中国历史学家的笔下,几乎所有关于这件事的历史图书、影视作品等,清国水兵先动手这个情节,都变成了日本警察先动手。

  


  
骗人能长久不?不能长久。因为人性求真。总有人站出来说真话。例如我。

  


  
你一个泱泱大国的水兵,倚仗自己的炮舰强大,到人家的国土上去动手打人,事后不但不反省,而且还堂而皇之在历史书里公然撒谎,说是人家先动的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都喜欢骂日本鬼子?自己又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仅此而已。

  


  
还有火烧圆明园,你把人家谈判使团的人给杀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谁的祖宗教导的?杀了人家使团,怪人家烧你的园林?1979年你派个使团到河内,被人杀杀看?你会怎么想?

  


  


  
还有义和团事件,历史学家只告诉你辛丑条约,然而山西巡抚毓贤在太原对传教士不分男女老幼实施大屠杀,我没见一个中国历史学家下笔写过一个字。

  


  
阉割前因,只留后果,这就是中国历史学家欺世盗名的惯用伎俩。

  


  
然而,自欺欺人只能爽一时,时间一久,一切都会水落石出,大白天下。

  


  
双重标准,逻辑混乱,自欺欺人,他们这一代已经没救了,我们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将来个个都是明白人,不要再做这样的骗子。

  


  

 回复[5]: 另一种反思 夏雨 (2017-04-03 12:57:38)  
 
  新思维讲座之四

  
戳穿弥天大谎——“二战”是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是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这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广大华人深信不疑的信念,这也是一盘散沙的华人们鲜有的共同信念,无论他们对中共态度如何,都深信这一点。

  
其实,这不过是共产党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社会共同的灌输的结果。

  


  
“二战”到底是反法西斯战争,还是助法西斯战争,请看事实:

  
“二战”前,地球上的共产极权国家只有苏联一个,东欧和东亚都是半自由国家,且包括中国在内,多国大有希望走上宪政民主的正轨;

  
但经过“二战”,整个东亚大陆、整个东欧、部分南欧和部分中欧全部赤化——中国大陆、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外加半个德国,全部落入共产极权的魔掌。也就是说,经过“二战”,受奴役人口没有减少,反而猛增:

  
在解救了欧洲数百万犹太人的同时,新增加了6.1亿以上的受奴役人口,其中中国人五亿人、朝鲜约一千万人、欧洲人约一亿人;而且这些新增的受奴役人口,受的是远比德日意法西斯专制和残暴的共产极权奴役!

  
经过“二战”,共产极权从占全球土地的六分之一,急剧扩张到占全球土地的近四分之一。

  
“二战”,这场由英美联合苏联共产极权对德国、日本的“打到底”战争,在彻底消灭德、日政府的同时,也彻底消灭了德、日政府对苏联赤化其他国家的有力制约,使得比一般法西斯邪恶得多的共产极权法西斯,由苏联一国蔓延到小半个世界。

  
试问,这到底是人类的“解放战争”,还是更深的奴役战争;这到底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还是一场助法西斯的战争?

  
而英、美两国,为了一己之私(英帝为霸权、美国为争霸),不惜勾结共产极权,出卖弱小国家(雅尔塔协定比慕尼黑协定如何?),放任甚至促成这么多人口和土地的赤化,英、美究竟是“反法西斯”功臣,还是助法西斯的历史罪人?

  
胜利者尽可以涂抹历史,但是在长远的历史中,真相必被还原。

  


  
曾节明 于2017.4.2丁酉癸卯己未于春晖纽约州

  


  

 回复[6]: 变身电子人--新思维讲座之四 夏雨 (2017-04-10 21:16:57)  
 
  瑞典公司将芯片植入员工体内:变身电子人(组图)

  
文章来源: 观察者网 于 2017-04-09 22:23:01 -

  
据美联社4月3日报道,瑞典埃克森特公司(epicenter)为员工提供植入芯片的服务。这些芯片只有米粒大小,员工们可以用芯片来开门、操作打印机甚至买冰沙等。这项服务在该公司很受欢迎,想要接受芯片植入的员工人数极多。

  
埃克森特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梅斯特顿(Patrick Mesterton)表示:我认为芯片植入最大的好处在于其方便性。作为示范,他靠近门,仅仅通过挥手就打开了门。 埃克森特称,芯片可以取代许许多多的东西,通信设备、信用卡和钥匙等都在这个范围内。

  


  
埃克森特公司员工使用芯片开门

  
据悉,该技术本身并不新鲜。这种芯片最初用作宠物的电子身份证,可以对宠物的出生、饲养、检疫等信息进行写入和读取,便于统一管理。很多公司也使用这种芯片来进行物流跟踪。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对人类进行过大规模的芯片植入。埃克森特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公司是首次尝试大规模芯片植入的公司。

  
梅斯特顿在回忆起最初植入芯片时,他坦言称自己也曾心怀疑惑:将芯片植入体内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比较艰难的一步,在刚开始的时候,即便对我来说也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人们已经习惯了把东西植入人体,比如植入起搏器和相关的装置来控制心脏,如果你能接受起搏器的植入,那么芯片植入对于你来说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帕特里克梅斯特顿

  
据描述,芯片的植入方式非常简单,芯片注射器会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移动,找准位置,然后像是点击鼠标一样咔擦一声,芯片就植入完毕了。

  


  
芯片和米粒的对比

  
汉尼斯索布布拉德(Hannes Sj?blad)是一家生物黑客公司的创始人,也曾在埃克森特公司任职,他认为植入芯片的安全性已经接受过生物实验的证实,并且存在很高的医学潜力。

  


  
芯片植入位置

  
和大多数高新技术一样,这项芯片技术会引发安全和隐私问题。在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芯片可以产生数据显示雇员的工作频率和购物内容。该芯片不同于普通公司的上班打卡和智能手机的地方在于,虽然它们都可以生成相同的数据,但被植入芯片的人没有办法轻易地将这些数据从芯片分离。

  
据了解,这种小型植入芯片使用的是近场通信(NFC)技术,与非接触式信用卡或移动支付相同。当距离芯片几厘米(或者几英寸)的读取器激活时,少量的数据通过电磁波在两个设备之间完成传递。被植入的芯片是被动的,意思是它们包含其他设备可以读取的信息,但不能自己读取信息。

  
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的微生物学家本利伯顿(Ben Libberton)表示,黑客可以从嵌入式微芯片中获取巨大的信息。当微芯片变得越来越复杂时,伦理困境也将越来越大。

  
瑞典埃克森特公司拥有超过2000名员工,自2015年1月尝试植入芯片开始,现在有大约150名员工接受了芯片植入。一家位于比利时的公司也为员工提供了这样的植入物,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科技爱好者都尝试过类似的事情。

  


  
斯德哥尔摩SIME公司的CEO克里斯托弗(Christoffer)

  
25岁的桑德拉哈格洛夫(Sandra Haglof)在与埃克森特公司合作的一家活动公司里工作,她接受了芯片植入,并说道:我想成为未来的一部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4/09/6159814.html(看图更有趣)

  

 回复[7]: 電擊大腦“開竅”--宛如气功灌顶 夏雨 (2017-04-12 19:56:00)  
 
  新思维讲座之六

  
美國打造超級士兵:電擊大腦神經“開竅”

  
| 2017-04-11 20:31:39 廣州日報

  


  


  


  
運動員頭戴穿戴設備訓練

  
如果說機器人士兵還有點遙遠的話,那麼注意力超強、能快速反應的“超級士兵”或許是不錯的選擇。西方媒體近日報道,美國海軍正在海豹突擊6隊的隊員們身上測試“經顱電擊技術”,希望通過大腦神經刺激裝置訓練來增強士兵的注意力,縮短反應時間,打造“超級士兵”。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溫俊華編譯

  
在頂尖運動員當中,如果能提高哪怕一點點訓練水平,就能和對手拉開巨大的距離;在頂尖士兵當中,如果能提高一點點注意力,在戰場上就是生和死之間的區別。運動與戰爭,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被一個外形類似耳機的頭部穿戴裝置連接起來。

  
原理刺激大腦神經

  
這款“光暈運動”神經刺激裝置由美國“光暈神經科學公司”研制,此前面對的客戶主要是精英運動員。別看這個裝置看起來只是像一款限量版耳機,其實內有乾坤:利用內置在“耳機”兩端的電極片,裝置能向大腦皮層發出微弱的電流刺激,并讀取肌肉反饋,令大腦和肌肉功能活躍起來,達成大腦指令和肌肉配合得更完美合作。

  
據美媒報道,在里約奧運會前,至少有5名美國運動員在訓練中使用了“光暈運動”神經刺激裝置。或許是受運動界的啟發,美國海軍特種作戰部隊也正在試驗“經顱電擊技術”。據美國軍事網2日報道,美國海軍海豹突擊6隊和其他幾個戰斗單位的隊員們正在日常訓練中使用“光暈運動”神經刺激裝置。“今年早些時候,海軍特種作戰部隊和國防創新小組合作,招募了一批志願者測試神經刺激技術,以對其增強認知的具體表現進行檢測和評估。”在對美國軍事網的一份回復聲明中,海軍特種作戰部隊發言人薩拉塔上尉稱。

  
薩拉塔上尉拒絕透露參加實驗的人員總數和各項具體實驗數據。

  
影響負面作用引關注

  
據塞曼斯基介紹,海軍特種作戰部隊一直在關注各種提升士兵能力的技術,包括藥物和其他方法。

  
今年2月,海軍特種作戰部隊全體指揮官召集相關企業在華盛頓開會,要求企業開發和展示“增強認知”功能的技術,來增加精英部隊的心理和生理機能。塞曼斯基稱,“經顱電擊技術”目前來說效果比較明顯,因而受到青睞。

  


  
超級士兵展覽

  
其實,國防創新小組在2016年就把“經顱電擊技術”納入研究是實驗計劃,海軍特戰部隊與國防創新小組可謂一拍即合。

  
但即使在運動界,“經顱電擊技術”的作用也還有很多爭議——美國“套環”新聞網指出,電子裝置刺激來提高身體力量,听起來像“不靠譜的超人故事”。

  
專門研究經顱直流電療法的神經科學家霍瓦特說:“很明顯,‘光暈’以及大多數公司試圖出售的神經刺激裝置都是言過其實。沒有證據顯示,經顱直流電刺激可以提高基本運動學習,更不用說復雜運動學習了。”

  
另外,有人擔心,大腦長期接受電流刺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尚不得而知。塞拉利昂短跑運動員卡馬拉說,她戴這種裝置時會感到一種刺痛感。

  
有軍事安全專家稱,在目前已被廣泛證實的各種方法中,營養品、微量元素、合法的興奮劑如咖啡因、甚至冥想,都被證明可以提高注意力,減少睡眠不足的影響,建議軍方對于新技術的副作用問題應該更加謹慎。

  
作用

  
提高注意力時長

  
在運動訓練中,使用者在熱身時戴上裝置,持續20分鐘,裝置內置電極緊貼大腦并向大腦發送弱電流刺激,從而引導出“超級學習狀態”,一旦進入這種狀態,大腦與肌肉之間就比較容易形成連接,提高運動訓練效率。

  
海軍特戰部隊把運動裝置應用于日常體能訓練和射擊訓練中。眾所周知,特戰部隊日常訓練量極大,在長時間大運動量訓練下,士兵的注意力容易下降,體能恢復也較慢。通過運動裝置的經顱電擊,大腦能迅速調動肌肉的協調性,提高注意力,能使士兵在更短的訓練時間內達到同樣強度的訓練效果,或在相同訓練時間內提高訓練效果。簡言之就是提高訓練效率,使士兵保持高強度訓練的同時減少消耗。

  
對士兵來說,這可能會提高他們的射擊技術,或者允許他們縮短體能訓練時間,用更多時間來進行其他任務。

  


  
仿生外骨骼

  
“超級士兵”裝備多

  
1.仿生外骨骼

  
外骨骼(即動力外骨骼或動力服)由骨骼模樣的框架組成,是可以讓人穿上的機器。這個裝備通過外置發動機、電池或者液壓系統為人體提供額外能量供四肢運動,以增強穿戴者的力量和耐久力。

  
美軍已研制成型的外骨骼裝備,主要有馬丁公司的“人體負重外骨骼”(簡稱HULC)和雷神公司開發的外骨骼系統。前者突出負載功能,後者突出負載和防護功能兼備。HULC總重32千克,其動力源為兩塊總重量為3.6千克的鋰聚合物電池。在一次充滿電後,可保證穿戴者以每小時4.8公里的速度背負90千克重物連續行進一個小時。穿著HULC系統的沖刺速度,則可達到16公里/小時。

  
美軍最新測試的仿生外骨骼是由Revision公司生產的“徘徊者”,其下肢外骨骼系統可幫助士兵承載更多的重量。

  
但美軍研發的幾種仿生外骨骼系統目前還沒有一種在戰場上投入測試。就技術發展看,外骨骼系統很可能優先應用在後勤運輸、場站維護等非戰斗領域。

  
2.“戰術襲擊輕甲”

  
美軍動用52家公司、16個政府機構、13所大學和10個國家實驗室研制的“戰術襲擊輕甲”有望在2018年投入測試。

  
“戰術襲擊輕甲”使用“液態金屬”技術,透過電流與磁場的感應作用,這種材料能在1毫秒內固化,以抵擋子彈或爆炸碎片襲擊。“戰術襲擊輕甲”還將能夠實時監測使用者的情況,如果使用者受傷,盔甲將自動提供熱量、空氣和氧氣,還能幫助使用者止血。

  
http://news.creaders.net/us/2017/04/11/big5/1810540.html(有图有真相)

  

 回复[8]: 能吃的塑料--新思维讲座之七 夏雨 (2017-04-17 18:16:06)  
 
  全球每年新增2.8亿吨塑料垃圾,

  
再过8年,

  
海洋鱼儿和塑料垃圾所占比例为3:1,

  
到2050年,塑料垃圾将比鱼类还多。

  
各国的禁塑令在实际生活面前形同虚设,

  
禁不了,那咱就换个思路。

  
---印度小伙在垃圾堆长大,发明了能吃的塑料袋拯救世界

  
新闻来源: 北美浪神 于 2017-04-16 12:03:33

  


  


  
尽绵薄之力,从一个塑料袋做起。可以吃的塑料袋去年,我们被一位印度大叔刷屏了,大叔痛心疾首于白色污染,放弃本行花7年时间,用大米、小麦、红薯粉合理配比,发明了一把可以吃的勺子。几亿人的生活因此而改变,对全球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

  


  
吃勺子尚能接受,

  
但如果告诉你,

  
有人为了环保吃塑料袋,

  
你会不会以为他丧心病狂?

  
没错,还真有人这么“变态”,

  
笑眯眯地把塑料袋填进了嘴里,

  
吃得津津有味。

  


  
干吃看起来有点怪?

  
那就把它泡进水里。

  


  
▽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

  


  
这位笑嘻嘻的小伙Ashwath Hedge,

  
(同样是来自印度的小哥)

  
可不是为了哗众取众,

  
他的脑子也没烧坏,

  
就是这款塑料袋,

  
让他年仅24岁便创立EnviGreen公司,

  
当起了CEO,众多国家找上门来。

  


  
Ashwath生于印度芒格洛尔的郊区,

  
从小生长的环境就被垃圾包围,

  
而且他乡亲邻居不少人,

  
因为贫穷,竟靠垃圾山生存:

  
挑拣垃圾堆里的食物,

  
有用的废品就拿回家用或卖钱。

  


  
很多人因此生病过早离世,

  
眼见亲人朋友一个个过早离开,

  
Ashwath坐不住了:

  
“我是个印度教徒,

  
太阳、土地、水对我而言,都有神灵,

  
为了自己的后代不在垃圾中生存,

  
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当小哥兴冲冲地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

  
却着实被印度环境部长

  
公布的一组数字浇了冷水,

  
“每天印度产生的塑料废弃物

  
高达15000吨,其中有6000吨,

  
得不到任何形式的收集和处理,

  
就任其飘荡在野外。”

  


  
△小朋友反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的“游行”

  
被视作印度“圣兽”的牛儿,

  
一生要吃进30公斤塑料。

  


  
“这简直太可怕了”

  
而放眼全球,

  
这一数字更是扎眼,

  
5000亿,这是全球塑料袋的使用量。

  
根据艾伦·麦克阿瑟环保基金会公布的数字,

  
目前海洋中有超过1.5亿吨塑料垃圾,

  
全球每年新增2.8亿吨塑料垃圾,

  
再过8年,

  
海洋鱼儿和塑料垃圾所占比例为3:1,

  
到2050年,塑料垃圾将比鱼类还多。

  


  
连科学家都忍不住感叹:

  
海洋就是个垃圾场,

  
而这其中深受其害的又何止人类?

  
无辜受连累的一幕幕动物惨剧也在上演。

  
▽被卡主鸟喙活活饿死的鸟儿

  


  
▽死亡的鲸鱼,解剖后发现肚子里满是塑料袋

  


  


  
▽鸟儿不能翱翔天际

  


  
▽乌龟不能遨游大海

  


  
不论是在印度还是中国

  
这样的人口消费大国,

  
都有“限塑令”,

  
甚至印度的限塑令比中国还狠,

  
但这又怎么样呢?

  
布袋还是不能替换塑料袋!

  


  
印度小哥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你总不可能随时随地出门携带布袋,

  
但万一你走在路上,

  
想起来要买点土豆或鸡蛋,

  
你总不能双手像玩杂耍般

  
把它们带回家吧?

  
这么一来,我们的生活说到底,

  
还是离不开塑料袋。

  


  
那怎么办呢?

  
禁塑令在实际生活面前形同虚设,

  
禁不了,那咱就换个思路。

  
2012年,他攒足路费,

  
跑到欧洲拜访了十多个专家,

  
想尽一切办法研究一款

  
完全无污染,甚至可食用的塑料袋。

  


  
整整4年时间,

  
碰壁无数,

  
试验上百种材料,

  
做了上千次实验,

  
终于他发现了最佳的原料和配方比例。

  


  
红薯、玉米、马铃薯等天然淀粉,

  
与植物油衍生物进行配比,

  
12种材料,全部可入口食用。

  
生产过程也做到绝对环保,

  
塑料袋印刷采用可食用印刷油墨。

  
从生产到最终成型,

  
100%就是一款可食用“有机食品”。

  
这样一款塑料袋,

  
结实异常,

  
用力撕扯都没问题。

  


  
▽装满重物更没问题

  


  
还可以放在熨斗下直接熨烫,

  
就是这么神奇。

  


  
不是愿意焚烧塑料袋么?

  
这样的塑料袋烧了,

  
既没有刺激性气味,

  
也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这下别说人类,

  
就连娇贵的动物吃了,

  
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你确实心里难以接受,

  
不想享用这款美味,

  
那让它进入到野外,

  
它180天就可以自然降解,

  
埋进土里45天,扔进水中1天,

  
开水中则15秒就可以溶解。

  


  
去年2月份,

  
当小哥拿着这款革命创新性产品,

  
出现在卡塔尔的国家环保日,

  
各个国家的环保部门都沸腾了。

  


  
众多国家环保部门负责人,

  
都亲切地与他约见洽谈,

  
手脚快的阿联酋和卡塔尔,

  
人们已经用上了这款环保塑料袋。

  


  
▽小哥还因此入选《福布斯》杂志2017年的“30 under 30”

  


  
印度环保部听到这一消息就急了,

  
立马好言相劝,邀他回印度建厂,

  
以改善印度糟糕的环境状况,

  
小哥也欣然答应,

  
60人的工厂全部雇佣,

  
生活极端贫困的农民。

  
原材料也全部从农民手中采购,

  
这一举多得,

  
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状况。

  


  
众所周知,

  
做到完全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成本往往翻几倍不止,

  
但小哥发明的塑料袋,

  
仅仅比普通塑料袋价格高出35%

  
随着如今每月1000吨产能的不断扩大,

  
包括垃圾袋、围裙、甚至牛奶盒

  
等产业链的不断延展扩张,

  
成本必然会进一步降低。

  


  
不论是一把勺子,

  
还是一个塑料袋,

  
总有人为我们的明天忧心不已,

  
而我们也不该坐以待毙,

  
或许从一个塑料袋做起,

  
就是最佳的契机。

  


  


  

 回复[9]: 癌症健康科普--律师PK医生 夏雨 (2017-05-02 13:40:59)  
 
  律师PK医生:中西医哪个能治疗癌症?有癌症健康科普、美国医疗制度

  
(博讯北京时间2017年5月02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4月30日,叶宁律师挑战反对中医的王澄医生,比对中西医在治疗癌症的情况。辩论由西诺主持。在两个小时的辩论中,谈及了癌症成因、如果在日常饮食上注意,以及美国医疗制度等,关心健康的朋友们应该观看本次辩论。

  


  

 回复[10]: 怎样提升魅力让自己更受人欢迎? 夏雨 (2017-07-26 21:27:33)  
 
  

  


  
怎样提升魅力让自己更受人欢迎?

  


  


  
多数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这样一种人,虽然他走进的房间里满是陌生人,但当他离开时,却会认识10个新朋友,还会跟一些人约好第二天共进午餐,甚至有人许诺给他引荐一位业内人士。

  


  
我们把这种人身上的气质称作"魅力"。我们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让别人喜欢自己,但这些幸运的家伙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同样的事情。这究竟是为什么?虽然很多人认为,社交魅力或让人喜欢自己是一种艺术,但实际上,这其中也蕴含很多科学。

  
◾怎样洞察情感并影响他人

  
◾世事难料 坏脾气好处多

  
◾"以貌取人"的世界毁了你的生活?

  
事实上,早在我们与别人见面之前,就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能否与之顺利交往,以及我们能否给其留下好印象。研究证明,人们往往会仅凭外貌对我们作出判断。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亚历山大·托多罗夫(Alexander Todorov)的研究显示,人们在看到别人的脸之后不到十分之一秒,就会对此人的受欢迎程度、可信度和能力作出判断。

  


  


  
詹姆斯·邦德

  
由于拥有与生俱来的魅力,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总能化险为夷

  
"像权威这样的事情与形态特征高度相关,可信度甚至吸引力这样的事情高度依赖面部表情。"托多罗夫说,他撰写的《颜值:第一印象的强大影响》

  
(Face Value: The Irresistible Influence of First Impressions)一书专门探索了这个现象。

  
以如此肤浅的方式对一件事情做出如此快速的判断或许有些轻率,但我们其实一直在这么做,只是自己浑然不觉罢了。而且这的确会产生严重影响,它可能影响你的投票决定。一项研究表明,面相可以用于预测美国参议院的选举结果。类似地,与能力有关的面部特征也可以成功预测保加利亚、法国、墨西哥和巴西的政治选举。

  
我们对某个人的面部做出的判断也会影响我们的财务决策。在一次实验中,被认为可信度较低的借款人通过P2P贷款网站获得贷款的概率较低。虽然放款人已经了解借款人的职业状态和信用历史,但他们还是会根据外貌作出判断。

  
◾求职面试中的心理学

  
◾生就一副娃娃脸还有这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容易尴尬的人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笑脸相迎

  
当然,虽然你或许无法控制自己面部的物理特征,但却可以改变自己的表情和笑容。托多罗夫曾经使用数据统计模型开发了一些算法,通过调整我们最看重的面部特征,让一个人看起来更加可信或更不可信。

  
根据他的研究,当一个人的表情变得更加快乐时,此人也会显得更加可信。

  
"人们认为笑脸更可信、更温暖、更亲近。"托多罗夫解释道,"这些印象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表情。如果你看看我们的模型,然后通过面部调整使之变得更加可信或更加外向,就会看到面部表情的变化——这些人脸变得更快乐了。"

  


  
早在我们与别人见面之前,就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能否与之顺利交往,以及我们能否给其留下好印象

  
如果我们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像自己希望得那么好,还有其他解决方案——我们仍然可以争取别人的好感,让他们忘记最初匆忙做出的判断。

  
"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很快推翻根据外貌产生的第一印象。"托多罗夫说,"如果你有机会见到某人,当你了解到一些关于他们的正面信息时,就可以改变你对他们的态度。"如果你打动某人,他们通常就会忘记第一眼见到你时留下的印象,即便是负面印象也不例外。

  
施展魅力

  
此时便可施展魅力。高管教练、《魅力神话》(The Charisma Myth)一书的作者奥利维亚·福克斯·考巴尼(Olivia Fox Cobane)认为,魅力就是受欢迎的程度和"与某人互动的愉快程度"。

  
与时下流行的描述不同的是,受人欢迎可以带来商业利益。如果拥有更好的社交技巧,创业者更有可能成功,而员工也更有可能在工作中如鱼得水。例如,马萨诸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受人欢迎且能提供条理论证的内部审计师,更有可能让管理者认同自己的建议。然而,如果管理者没有亲眼见到这些审计员时,他们可能不会认同这些立场。

  
西雅图大学管理学副教授苏珊娜·德·加纳斯(Suzanne de Janasz)认为,随着各类组织最近几年逐步摆脱传统的等级结构,在职场人际交往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有没有实际头衔,都能与团队展开合作,产生自己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能力。"她说。

  


  
快乐的面部表情可以让你看起来更可信(

  
最好的在于,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让自己更加迷人。心理学家、已经退休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工杰克·谢弗(Jack Shafer)目前担任"受欢迎度教练",他还写了一本名为《喜欢开关》(The Like Switch)的书。他指出,约翰尼·卡森(Johnny Carson)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虽然喜欢独处,但却学会了在摄像机前表现出极高的社交能力。这位已故《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主持人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他还曾经对《洛杉矶时报》(LA Times)说,他做完节目后98%的时间都会回家,而不会跟上层人士搞社交。

  
"卡森是个极其内向的人,他通过训练让自己变得外向。"谢弗说,"节目一结束,他就会收敛起来,回到家里。但在电视上,他向来以笑容和幽默而著称。"

  
挑眉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提升自己的魅力呢?谢弗认为,魅力源自简单的闪眉动作。

  
"我们的大脑始终不停地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友好和敌对的信号。"他说,"当我们接近某人时,能够表明自己不构成威胁的三大信号是:挑眉——在大约六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快速上下移动眉毛——轻轻歪头和微笑。"

  
现在,你已经入门了——希望你没有发疯——专家也认为,受人欢迎的下一个关键是把互动的重点集中于对方。这就意味着不要谈论自己。

  
"友谊的黄金标准是,如果你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就会喜欢你。"谢弗说。考巴尼也认同这个观点,但她表示只有当你对别人的言论表现出真心实意的兴趣时,这种方法才能奏效。

  
"可以把对方想象成是独立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她说,"你对这个角色了解得越深,就越是着迷。你会发现自己对他们的行为和个性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

  
她表示,如果这种方法失败,还可以伪装兴趣。"把焦点放在他们的视网膜颜色上,"她说,"保持这种程度的眼神交流,就可以让人觉得你很感兴趣。"

  
谢弗认为,应该表达一些感同身受的想法,这或许能够反映对方的感受。

  
"我曾经在电梯里看到一个学生对自己很满意。"他解释道,"我说,'你今天看起来状态很好。'他对我说,他花了好几个星期准备一次测验,最终的表现很好。整个的交流让他对自己感觉很好。"

  
如果你对自己的沟通对象多些了解,效果还会更好。

  
"不应该直接奉承对方,而是应该让别人自己奉承自己。"他说,"一旦我知道你的年龄,我就可以这样说,'你30多岁,给BBC写稿?没有几个人这么年轻就能做到这样。'这时,你会在心理上给予自己鼓励。"

  
在社交场合——这是很多人惧怕的环境——你可能听到一些跟沟通对象有关的事情,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引出一些与他们有关的话题。"你可以说,'我听说你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想听听详细过程。'"加纳斯说。

  
寻找共同点

  
德·加纳斯还建议人们强调共同点,即便你们的观点存在分歧。有魅力的人往往很擅长寻找自己与沟通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即便是在共同点不多的情况下也不例外。

  


  
约翰尼·卡森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心理学家、已退休的FBI特工谢弗指出,约翰尼·卡森喜欢独处,但却学会了在摄像机前表现出极高的社交能力(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当你们的观点不同时,试试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而不要急于回应。研究表明,聪明人往往会这么干。"她说,"表面看来,你们的观点似乎完全不同,但如果细致研究就会发现,你们或许存在一些共同的观点,至少大体一致。"

  
她补充道,随时关注最新事件和行业新闻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多数人在这方面都有共同点。谢弗还建议从同时(你从加州来?我也从加州来)、暂时(我明年想去加州旅行)或间接(我女儿在硅谷的一家公司工作)的角度寻找共同点。

  
关注肢体语言

  
受人欢迎的另一个关键是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谢弗表示,当人们展开对话并相互模仿彼此的肢体语言时,表明他们的关系和睦。

  
"所以,你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向他们表达善意。"他说。这也是判断对话状况的好办法——如果你改变自己的位置,另外一个人也跟着改变,表明对话进展得不错。所有的销售员可能都希望借助这个时机开始宣传自己的产品。

  
如果你希望你跟最好的朋友之间的关系能够持久,或许可以考虑使用谢弗推荐的一些方法。很多人常犯的错误是向新认识的人传递过多关于自己的信息,导致他们有所畏惧。相反,谢弗建议一点点地披露自己的信息——就像面包屑一样——这样一来,每条信息都会像"好奇钩子"一样吸引对方的兴趣。

  
"你逐步释放关于自己的信息,就可以保持双方的关系活跃。"他解释道。

  


  
怪Image copyright Alamy

  
Image caption

  
快速闪动眉毛可以释放友好的信号,但不要忘记微笑,否则你会看上去很怪(图片来源:Alamy)

  
但还有一些情况需要让对方快速喜欢上你。如果是这种情况,谢弗也制定了一些策略让人们回答个人问题——他在FBI工作了20年,期间曾经让很多人暴露了机密信息。

  
"你看起来像25到30岁"这样的假设性言论往往会引出别人的肯定回答,例如:"没错,我30岁。"或者对你的说法进行纠正,例如:"我35岁。"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相互交换,提供一些关于自己生活的个人信息,往往可以换取别人的回报。

  
"研究发现,我让某人回答个人问题的速度越快,我们之间的关系推进得也就越快。"谢弗说,"所以,如果我想卖点东西,我营造亲密感的速度越快,让你透露各种关于自己生活的隐秘信息的速度越快,你就能越快把我当成朋友,我也能越快卖出东西。"

  
如果其他方法都失败了,那就干脆花些时间靠近某人,这同样能让对方喜欢你,即便是在极端环境中也不例外。谢弗在书中提到了他在FBI时的一件轶事:当时有一个被美国关押的外国间谍,谢弗每天都在他的牢房里安静地阅读报纸。通过这种方式,对方最终消除恐惧,产生好奇,愿意与谢弗对话。

  
"所以,一开始就是拉近距离,保持耐心。"谢弗说,"之后,我渐渐加大强度,向他靠近,增加目光接触等。"虽然花了几个月时间,但谢弗还是如愿以偿。

  
所以,下次你走进一个满是新面孔的房间时,只要稍加注意,或许就会成为众人正想结交的对象。

  

 回复[11]: 阿法狗零干掉了所有前辈 夏雨 (2017-10-20 13:00:44)  
 
  

  
AI令人恐惧的自我学习能力

  
2017年10月20日

  
作者: Ent_evo

  
Nature今天的新论文里,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推出了一款新版的围棋AI,命名为“阿法狗零”。这个AI当然意料之中地干掉了它的所有前辈,elo等级分抵达了5000的水平,超越了所有人类棋手——但最重要的是,它没看过任何人类棋谱。训练开始的时候,它只会随机走子,看到的全部信息就只有棋盘和黑白棋子;而40天的训练结束后,它掌握的旷世下法,完完全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这个事情很吓人,但是是以一种很隐蔽的方式。

  
当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输给深蓝的时候,他一开始的反应是认定深蓝作弊了,觉得在深蓝的棋步里看见了“只有人类才有的火花”。深蓝当然并没有作弊,但是他这么感觉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深蓝这个AI,完全是人类一手带大的。它是人类把顶尖棋手直接总结出来的大量经验判断,加上海量的历史名局数据库,再加上它自己的高速运算模拟,三者一起才战胜的卡斯帕罗夫。在各种意义上,它都还是一个主动模仿人类下法的AI。

  
人们沿着这个路线努力试图攻克围棋,但十多年来没有真正成功。直到前年年底,Deepmind使用两个神经网络结合的办法,才第一次真正战胜了人类职业选手。那个路线抛弃了人类经验判断,不再试图去教它“这种局面好,那种局面坏”,而是直接扔给它3000万个人类历史棋局让它自己看,再让它自我对弈提升。其结局你们都知道了,它在2016年3月4:1战胜了李世乭,其升级版阿法狗Master又在2017年5月3:0战胜了柯洁。

  
这对人类骄傲感当然是个很大的打击。当时大家就都在讨论:抛弃人类经验是不是AI进步的必由之路呢?人类围棋棋手积攒了这么多年的历史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阿法狗毕竟还看了3000万人类棋局,这些棋局对AI围棋水平到底是什么影响呢?

  
现在有答案了。阿法狗·零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人类经验是好是坏,对AI而言无关。完全无关。

  
我个人觉得,这是所有AI末世中最令人恐惧的一个场景。

  
每个棋手都知道,输棋并不可怕,反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就算你一辈子都打不赢那个宿命的对手,你也在成长,帮助对手成长,让所有人对棋的理解又迈出了微小的一步。国际象棋被AI横扫已经二十年了,世界大赛依然在顺利举行。一个无法动摇的第一或许会让第二无比痛苦吧,但是我们剩下的这些人反正平常也输习惯了,拿不到第一并不会否认掉我们存在的意义。

  
但如果那个第一根本不需要你,根本不在乎你,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对它的追求没有影响,你失去了和它的世界的一切关联呢?

  
这件事情其实已经发生过一次。欧洲人曾经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万事万物围绕自己的罪恶和救赎而展开;结果发现,人类只是宇宙里的一粒微尘,这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东西甚至都不会被我们影响到,更别说在乎我们了。这个思想冲击,至今还没有完全消散。

  
那么如果这个事情不再停留在思想层面,如果AI拿走了人类和现实的关联,让人类发现自己甚至已经无法影响自己的历史进程了呢?

  
我不太担心AI会毁灭人类;总的来说它们没有特别充分的理由这么做。我也对今天的围棋界抱有信心,他们一定能寻找到新的意义来源。但是,随着AI证明自己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不再需要人,一定会有人反过来无法接受自己不再被需要的事实。当一切创造都被接管的时候,如果你还要坚持做什么的话,大概剩下的也只有

  
毁灭了吧。

  
人类和AI的战争大概不是AI决定毁灭人类,而是那些不愿变成局外的人类去打响第一枪。悲观看来,这将是人类对历史的最后影响。

 回复[12]: 贤明的大脑保健方法 夏雨 (2017-10-22 14:55:57)  
 
  呵呵,如果你只对题目感兴趣,仅读文章第三段“生活 ”足矣。

  
---夏雨按

  


  
河边:口号、思考、生活

  
发表于 2017 年 10 月 18 日 由 辰思

  
一、口号

  
据说有一个“钱学森之问”,问的是“中国为什么难出有世界影响的大师”。我不知道答案,我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略去)

  
二、思考

  
科学原来就是讲究实证,所以靠着它才有了许许多多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许许多多的新发明,从此才有现代化。如今我们的生活里不能少的一项现代发明是互联网,它使我们的生活方便快捷了,交流便利了,世界真正成了一个网络连接的整体。

  
不过没有想到的是,互联网同时也给造假提供极大的方便。一条谣言可以以文字加图片的方式一瞬之间传遍世界。加上人原本就有寻求自己喜欢的消息的倾向,结果互联网又成了传播恐惧与仇恨的最好的工具。从口号的特征来看,互联网上传播的恐惧与仇恨在时间上和效果上与喊口号者有着类似性的同步效应,所以同样可以屏蔽人的独立思考。这样的问题已经在引起讨论,不管是脸书(facebook)还是推特(twitter)都在注意这个问题。

  
这是人们在互联网出现之初没想到的。这种变化有点像人类发明原子能源的应用一样,没想到它的应用也同时成了极为高效的杀人武器。

  
所以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里,除了传播娱乐消息、科学消息等中性的内容,对于带有观点性的评论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如同读书一样,要思考着读,不是做他人观点的传声筒。因此我尽量将自己的思考的结果写出来,我的文字都是我的观点混着事实的介绍,希望能够与大家就事实论事实、就观点论观点地来讨论。我还以为这一点对于国人更为重要,因为我们受过的教育里缺少的一项思考训练就是–如何分别事实与观点。这一做法在中国至今不变,即便到了大学也不专门教授这一极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结果造就了太多的中国人分不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把一些个人的观点当作事实来传播。当某个观点恰好符合事实时,问题不过是自己不清楚而把两者混淆了,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如果某个观点不符合事实时,不自觉中就等于传播了谎言却还不知道。

  
三、生活

  
说到生活,生活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只是当这个过程有意义时我们才称它为生活,否则就叫活着。记得我读过一本小说《活着》(作者余华),那是我出国后第一次回国时朋友推荐我读的书。二十年过去了,至今记得读到饿极了的教授吃了七个馒头差点撑死的地方,我大哭。它使我想起我当工人时曾经亲眼见到的两位工友打赌吃肉圆子的故事。一位工人因为穷,吃饭难得买肉圆子,所以某天吃了一个肉圆子后还想吃,夸口说他可以吃一饭盒,引得另一个人与他打赌,结果夸口的工友吃得躺倒在地,口吐白沫,后来送到医务室急救把命保住了。

  
人太穷了的时候,生活就成了活着,平安无事,吃饱就好。所以贫穷是一种恶,因为它剥夺人的生活的权利。这种剥夺,是通过贫穷给人带来的恐惧实现的,因为贫穷使人没有安全感,永远活在恐惧中,而恐惧中的大脑是不会思考的大脑。

  
如今那种为吃穿犯愁的日子早已远离我们而去,我们不论生活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可以享受到物质的丰裕。所以我们有了不受贫穷带来的恐惧的威胁的生活,照理说我们可以好好地思考了。没想到我们很多人又生活在新的恐惧之中,甚至仇恨之中。

  
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恐惧与仇恨,不是馒头或肉圆子可以消解的。唯一的办法是学会思考,首先补上学会分清事实与观点,即便做的不周全,也会慢慢进步。对于年纪大了的人,积极的思考即便不是最好也是必不可少的保健。

  
全文见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2878986

  

 回复[13]:  邓星 (2017-10-23 13:34:49)  
 
  读了第三段了。

  
昨晚看阿兰德隆旧片“ブ-メンのように”

  
很好看,居然看得心往下沉...

  
看来还不会痴呆。

 回复[14]:  夏雨 (2017-10-23 22:41:13)  
 
  邓星晚上好!谢谢阅读。

  
》好看的影片看得心往下沉...》

  
呵呵这是人常见的感情活动,内心对外界作出反应。属脑力一般,不迟钝而已。层次不算高,。

  
问题是,你前几天贴的那篇,恰恰体现了创造性思维,是高级的脑力活动。

  
恕我直言,它类似一个凄楚,美丽的童话。喻境创作得非常好,贴切。

  
所以,上面你这自嘲,莫不是一种自谦。自信?我觉得。

  
有自信好。

  

 回复[15]:  邓星 (2017-10-23 23:58:14)  
 
  夏雨晚上好。太晚了,也许你要明天才看见。我说电影看得

  
心往下沉的确不是脑层次问题,是说我实属是感性的动物,我说的

  
跟你的主题有点不合不好意思。

  
我的微型小说,谢谢你看,也不怎样的。你的小说写得比我好,

  
不是自谦。

 回复[16]: 听精英谈未来五年高科技 夏雨 (2017-11-16 14:19:36)  
 
  以新思维新视角介绍科技最前沿行业趋势潮流。信息,知识太丰富。

  
呵呵能帮助你发财

  
得到直播 王煜全美国考察归来: 最新的投资和创新机会在哪里?2017/11/15

  
https://www.youtube.com/embed/6FlEutxggFg

 回复[17]: 少說謊讓你更健康、更幸福 夏雨 (2018-01-01 21:50:15)  
 
  新思维讲座之11

  
少說謊讓你更健康、更幸福

  
虛偽的道歉、假裝感興趣或者蹩腳的藉口——我們所有人都會撒謊,用這些方式躲避沖突矛盾。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撒謊可以讓人生病,成為人際關係的殺手。

  
我一切都好!這是人們相互間最常說的謊言。根據倫敦科學博物館通過調查列出的最常見謊言表,除了最常見的撒謊道歉,如我正在接電話或者我正遇上堵車之外,還有一個人們經常說的謊言:你瘦了。

  
市場研究機構Splendid Research的一項具有代表性的調查顯示,60%的德國人每天都在說謊。說謊的不只是德國人,這是一個全球現象。研究表明,大多數人在10分鐘的談話中至少有一次沒有說實話。這些數字是否正確還難斷定。因為這只是研究人員對撒謊情況進行調查時在要求人們實話實說的基礎上得出的結果。

  
謊言是生活潤滑劑

  
德國之聲的一位臉書用戶談到他有時撒謊的原因時說:"我撒謊是為了讓我母親滿意。49%的德國受訪者表示,最常撒謊的原因是為了鼓勵別人或者為了讓朋友高興。"卡塞爾大學社會心理學萊恩哈德(Marc-André Reinhard)說:"只有不傷害別人的自尊,相互間的關係才能保持融洽。"因此說一個沒有謊言的社會是無法想像的。"一旦涉及關係到我們本人、有損我們個人形象的具體訊息,我們就都非常的敏感。"因為有時說實話常常傷人自尊,因此我們寧願撒個小謊。

  
因此我們會假惺惺地贊美女友的發型,而非實話告訴她她的發型很難看。反過來女友或許也不會直言"但是你長胖了。"情況常常是這樣的,你顧及我的自尊,我也會尊重你的自尊。

  
少說謊就少一些頭疼和抑鬱症

  
這麼說撒謊無礙嗎? 當然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因為撒謊太多會讓人生病。為了讓別人高興或者為了保護自己而撒謊,也可能給我們帶來心理上和身體上的損害。心理學家安妮塔‧凱利(Anita Kelly)領導下的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更少的謊言似乎有助於健康。

  
科學家們指示一組人盡可能多的放棄所謂的"善意的謊言" - 即每天都在說的謊言。這不僅包括虛假的道歉和自我保護的藉口,還包括自我吹噓。研究人員通過對一個對照小組的日常觀察,研究受試者減少說謊之後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獲得幸福和健康。

  
10周之後,被調查者報告說,他們不再那麼精神緊張,憂郁或沮喪。 頭痛等身體症狀也減少或完全消失。另外,減少說謊之後,受試者的人際關係並沒有惡化,反而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為愛說謊

  
一位臉書用戶寫道:"我是害怕不被人喜歡或者不被人愛,所以才說謊。"由此可以看出,任何吹噓、任何藉口和虛假的笑容不僅有助於保護其他人的自尊心,首先是可以保護我們自己的自尊心。畢竟,我們都想被人喜歡和接納。

  
盡管我們都經常說些小謊,但卻期待對方誠實地對待我們。調查報告的作者認為,如果這種期望得不到滿足,人們會本能地感覺到。太多的謊言製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

  
如果我們有能力,而且也下意識地感覺到有人在自吹自擂或者在假笑,那麼所有的不誠實至少部分失去作用。 或許我們因此避免了沖突。不過,我們本想與之接近的人,也因此會寧願與其保持距離。

  
為了避免與同事捲入沖突,我們一方面需要謊言,但另一方面不誠實也有損我們的健康和我們密切與其他人關係的願望。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才好呢?

  
心理學家凱麗的建議是:少吹噓,少找藉口和托詞。或許簡單的一句"我很抱歉"足以。此外科學家們認為,下決心不說謊也起作用。誰要是決心不說謊,他就會避免做那些事後要自圓其說的事情。

  
德國之聲中文網 作者 Julia Vergin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