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英达的不斯文与政治运动对家庭传承的戕害

金枪鱼 (发表日期:2017-03-02 10:47:53 阅读人次:1008 回复数:0)

  英达的不斯文与政治运动对家庭传承的戕害

  
原创 2017-02-25 惠说惠道 惠说惠道

  
英达的不斯文与政治运动对家庭传承的戕害

  
惠说惠道

  
我知道标题写得太大,自己也从没有严谨地从这个角度做过专题研究,但是,这确实是我多年来一直藏在心里的结论。

  
在北京,接触了一些世家子弟,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他们似乎并不是我想像中的那个阶层的人,为什么他们身上似乎没有他们父辈身上那种斯文体面的气质呢?

  
慢慢地我找到了答案,新中国频繁政治运动的冲击,令每一个家庭都受到了不同的伤害,父母忙着搞运动,小孩子是没人教育的。回头看,这些政治运动已严重戕害割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体现在个人家庭生活中的就是即使是世家子弟也全然丧失了温润斯文的气质。

  
英达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

  
媒体这次重炒旧饭,拿2011年“英达涉洗钱”的旧事炒作,再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个话题。英达和梁欢为了规避美国税务局的监管,多次来往于多家银行,每次存款额度小于1万美元。媒体的描述太过于仔细,以至于我眼前总出现两人开着车在美国小镇的几家小银行来往的镜头,实在是无法忍受他们这种斯文扫地的小里小气。

  
一个个的英达和我们,构造了当下中国的气质。

  
文化大革命期间,父母入狱下放,英达在自己最需要模仿学习父母的年龄并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和教育,这一点英若诚在自传中曾经极度悲伤地提到。可惜这本自传在北京的家中,我无法摘录英若诚的原话来准确表述一位父亲的伤痛和深深的自责。

  
想必英达先生内心比我还要清楚这一点,他并没有传承父母的气质,所以媒体上看到他的所有报道,在我看来始终有一个高举的主题,找回家族被时代割裂的气质。

  
他要和宋丹丹离婚,他内心里应该也是不喜欢巴图这个长子的,因为他受不了儿子和宋丹丹身上的平民气质。(这也是大众为什么一面倒地支持宋丹丹的原因,这其实是两个阶层的对垒,平民当然占大多数。)

  
而梁欢也许能和他一起重温世家的旧梦。梁欢的生活方式是有世家范儿的,不爱热闹,不抛头露面;再婚所生的儿子英如镝显然也遗传了两个家族的优秀基因,冰球打得好,钢琴弹得也好。我家大女儿幼儿园的一位小朋友,就是和英如镝一起打球,我至今还记得那位嫁了香港人的美丽妈妈。总之,在北京,一批新兴资产阶级家庭的小男孩受英如镝的影响开始打冰球,英达的时间也大部分贡献给了陪伴这位优秀的儿子,这个陪伴的过程也是治愈的过程,治愈自己年少时一人流浪在北京街头时所受的伤害。

  
英达的母亲吴世良曾经翻译过美国华裔女作家包柏漪用英文所创作的一部中国题材作品《春月》,这本书也是我自己读过很多遍的一本书,因为在书中,你能发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在春月身上,在她的伯父身上,隐忍、博学、坚毅。甚至你会迷恋小说中人物的日常生活,他们写字、画画、做诗,静悄悄地吃饭。

  
就像英若诚和吴世良他们那代人过的日子一样。

  
关于英达的长辈,有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典故,在这些点滴细节中,我们可以窥见旧时代精英阶层的好品质。

  
英达的父母英若诚和吴世良,当年在清华大学外文系受教于钱钟书,钱钟书在家改卷子,让女儿钱瑗记成绩。一次钱瑗突然对爸爸说:“英若诚跟吴世良要好,他们是朋友。”钱钟书问:“你怎么知道?”钱瑗指指试卷:“全班学生的课卷都是用蓝墨水写的,只有他俩用的紫墨水。”于是两人的爱情大白于天下。

  
英达的祖父英千里到台湾后,恪守天主教徒的生活准则,终身未娶,致力于辅仁大学的复校重建。辞世后,蒋介石为他亲笔题写了一块匾额,上书“教绩孔张”4个大字,时任行政院院长蒋经国亲自主持了他的追思会。出殡那天,为他抬棺的全是立法委员。

  
而媒体展现的英达少了些许长辈们的隽永,他的婚姻显然也比长辈的婚姻生活闹腾了许多,他绝决的说话方式也带着文革式的你死我活。

  
去过台湾的人都有一个切身的感受,我们比那个生活在小岛上的和我们同宗的中国人更斗志昂扬,更慷慨陈词。

  
这真的是阶级斗争的后遗症好不好?

  
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超过战争和自然灾害,对家庭成员的伤害更是超过战争和自然灾害。

  
英千里留在北京的孩子们与他划清界限,放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积极向组织靠拢。英达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远在台湾的祖父在教马英九和余光中学英文,而不是在家中教自己的孙子英达,而英达的所有亲朋好友都在追求进步,努力切断与这个家庭的纽带。

  
我们就这样失去了家庭的传承。

  
英达把梁欢和儿女放到了美国,如很多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一样,他们想找到不浮躁的家庭生活。

  
即使我们也如英达一样不时露出不体面的小尾巴,但我们还是要找回那些失去的好东西。

  
包括适应时代需求的,中国人自己的家庭生活传统。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