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大
中
小
小小留学生的续集要播出了
科长 (发表日期:2013-12-19 14:55:04 阅读人次:6090 回复数:9)
回复[1]:
东京博士
(2013-12-19 14:58:23)
张素,呵呵。
回复[2]:
先复习复习,我都忘记讲什么了
科长 (2013-12-19 15:26:39)
回复[3]:
网上搜来的
科长 (2013-12-19 15:30:12)
她本科是 复旦,早稻田,研究生是 北大
回复[4]:
科长 (2013-12-19 15:32:01)
留日多年,对邻邦的友善取代了民族主义的偏执那个为中国争口气的女孩不见了
作者:□本报记者曾雨艾
2012年7月,张素从北京大学毕业,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硕士学位。在熟悉的校园里,父亲为张素拍照留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要好好学习,为中国争口气!”十七年前的日本列车上,9岁的张素大声说。
2000年,一部名叫《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纪录片在中国与日本播出。在这部介绍了新一代海外游子在日本求学与奋斗故事的纪录片中,小张素是主人公之一。
如今的张素是中国新闻社的一名记者。她每天和人们一样,上班、下班、买菜做饭。但即使十七年过去了,张素走在路上时,仍然会有陌生人停下脚步,带着吃惊的目光询问:“你是《小留学生》中的那个张素吗?”
在百万庄大厦的一家咖啡馆里,记者采访了张素。和十七年前的小女孩相比,除了留长的头发,张素并没有太大的变化。9岁女孩的留学生活1991年,中国正处于国企改革、国门解禁的特殊时期,不少中国人选择下海经商或出国留学。张素的父亲张焕然便是留学大军中的一员,在日本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东京八王子市工作。
这是一个很有住家气息的城市,以教育见长。1996年,张素随母亲跨出国门,来到这里,和父亲团聚。“八王子的城市构架特别稳定,这么多年过去了,八王子市的街道和建筑几乎没怎么变。”张素说,“哪怕一家面馆被换掉,在这里的社区都是一件大事。
在异国学习和生活,语言常常是最大的障碍。刚到日本时,在从机场回市区的列车上,爸爸问张素:“对于日本语你有什么担心没有?”她摇摇头:“没有!”爸爸又问她:“为什么?”张素大声说:“学!”由于语言不通,区政府特意为张素配备了一个月的翻译,帮助她适应日本的生活。与此同时,张素也努力地学习日语。
纪录片中,初来乍到的张素和日本的小伙伴一起手牵手回家,张素说一串中文,日本女孩说一串日文,两人交谈着,但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小小年纪的张素单纯地认为:日语就是放慢速度的中文。
谈到这里,张素有些不好意思,“好在我当时年龄小,接受能力强,加上整天在日语环境中耳濡目染,大概三个月以后,我就能和日本人进行基本的交流了。
每年元旦,张素一家都会收到从日本寄来的自制明信片,这些明信片都来自张素的小学老师———中村老师。她经常给孩子们上一些很有意思的家庭课,比如缝包、做小蛋糕,她也会让张素在每天早上和晚上教日本学生说“早安”、“再见”。“中村老师每年都给我寄明信片,说说她去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我们常常了解对方的近况,感觉特别温馨。”
张素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学生活动,也常和父母一起去附近的公园健身,但她认为自己并没有完全融入日本文化。“我们家的饮食习惯还是和国内一样,父母的生活方式也是传统的中国式。”张素说,“我和家人一起居住在日本,家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会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在日本的两年学习经历让张素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说日语时张素不再受母语的干扰。1998年回国后,她的初中和高中都在北京的月坛中学就读,这是北京唯一一所以日语为第一外语的公立完全中学。直到六年后考入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就读本科,张素才开始从零基础学习英语。大三的时候,张素远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学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大学老师,也结识了许多有可能成为日本精英阶层的一批人。这让我受益匪浅。”张素说。一部纪录片搭起了一座桥《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是一群留日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己集资,历时三年,屡经磨难,亲手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三年中,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前后涉及近百人,但没有任何人拿过报酬。后来,日本富士电视台被这批留日中国学子感动了,他们投入了一流的摄像人员及设备,跟踪拍摄留学生的拍摄制作过程。
2000年,日本富士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分别放映了纪录片中的《小留学生》和《年轻人》两集,两天的收视率分别为15.2%和15.5%。2005年5月5日,富士台在儿童节于黄金时段再次播放《小留学生》,收视率达20.6%。
富士台推广部的小田多惠子曾在采访中说过:“没有想到来自观众的反响如此强烈。尽管收视率并不算最高,但它引发的轰动效应却是空前的。”
影片播出后,富士台很快收到一千五百多件观众来信、来电,富士台不得不在网站上开辟专栏刊载这些信件,来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
应观众要求,富士台在总部大楼举办了《小留学生》和《年轻人》的照片展览,还于05年12月在《产经新闻》登出整版广告答谢观众。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摄制组的张焕奇正是张素的大伯,他九十年代初便去往日本留学。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摄制组希望能找到不同类型的中国留学生,特殊的“小留学生”张素便通过张焕奇进入了摄制组的视野。
从张素在日本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摄制组一直跟踪拍摄。他们在拍摄的途中完全不干涉张素的任何生活。当拍摄途中日本小伙伴不停地转头看摄像机的时候,张素还一直告诉小伙伴:“别看它,就像它不存在一样。”《小留学生》让张素小有名气,打开百度搜索她的名字,可以看到关心她近况的大有人在。“那部纪录片让我认识了很多本来没有缘分遇见的人,也时刻提醒着自己做一些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事。”张素告诉记者。
在中国,这部纪录片被许多学习与日本相关知识的师生熟知,它也因为拍摄手法突出常被当作案例用在讲授拍摄技巧的课堂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纪录片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这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却打破了大家对纪录片的偏见。”来自山东教育电视台的周长笃这样评价。上海大学的逄娜也说道:“影片之所以能引起中日两国的广泛关注,其原因除了制作精良、艺术观赏性强之外,还在于它搭建起了中日两国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
我校新闻系的罗自文老师曾在视听语言课上使用《小留学生》作为教学视频。“它并不是讲述小姑娘在日本一帆风顺的故事,它有戏剧转化、矛盾冲突,这在影视结构上称为‘预料之外、情理之中’,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罗自文老师讲解道,“这部片子的导演是当年在日本留学的华裔张丽玲,她了解中日双方的文化,把片子的节奏把握得很好。”“后留学时代”
张素在去日本前便和妈妈定下合约,一定要拿第一,当爸爸问她为何要拿第一时,张素不假思索,答道:“为中国争口气!”小张素来到日本的第二天,全校为张素开了欢迎会,张素被请到主席台上讲话。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小小的张素神情肃穆,清晰地冲话筒说:“国家和国家之间永远是和平的,愿我们这一代永远和平。让我们捧起和平的鸽子,唱起和平的歌。”
这几个镜头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长大后的张素说也是看了纪录片才有些许印象。“小时候在国内参加春游,我们会去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老师会教育我们‘铭记日本侵华战争,但要与日本人民友好相处’。”张素说,“我当时在纪录片里说的话并没有谁教我,也没有事先打好草稿,全是下意识的。”
张素的父母在看待中日问题上都温和、理智。她的妈妈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十分痛恨历史上日军的侵华行为,但来到日本后,张素的妈妈也喜欢上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与礼貌的日本国民。“她铭记那段历史,但她更希望两国关系向友好发展。”受妈妈的影响,张素也由最开始的“为中国争光,用学习打败他们”转变到了后来的“日本小伙伴很不错”。
小时候在日本的留学经历让张素的心态趋于开放。“我也见过一些留学的小孩儿走向极端。”张素说。有的孩子去了其他国家以后对中国很反感,他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去获得当地人的认同;也有的小孩出国后很不适应,经常被同学欺负,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我小时候体验的这种多元文化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我潜意识里就认为不一样的东西是有意思的。”张素把这归功于父母及校方给予的保护。有一次,学校的一个孩子对中国的摄制组说了一些不敬的言论,校方知道后,立刻要求这位学生道歉。
中日两国近年的摩擦日见增多,两国的关系趋于恶化。谈到这,张素有些无奈:“每次一想到这种问题,我就感到挺头痛的。两个国家离得近,摩擦会多一些。加上日本经济下滑,国民的心理比以前要闭塞一些。”
在张素眼中,中日两国人民对彼此的认识流于肤浅。
中国人看日本人的眼光很极端,要么是只看到日本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以及出色的电子产业、动漫文化,要么就是日本的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和懒散的年轻一代。
同样地,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只有“贫穷”“美食”“大熊猫”等。两国人民缺乏对彼此的深入全面的了解,很难从内心肯定对方的存在。国民间距离的疏远,必然导致两国关系的冷淡。
张素大学时的主修专业是国际政治。她认为,中日两国之间的确存在领土争议,但由于双方互不承认争议的存在,使问题形成“死结”。
在她看来,中国外交界有许多有智慧的前辈,他们与日本的一些学者都意识到两国间存在着争议。“只有做到这一点,有很多事才有可能坐下来去谈。”
张素认为外交人员应该更讲究证据,学会调查,用事实来说话,而不是单单坚持“这就是我们的”。证据是表达观点的最好态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向是中国外交的大问题,我们缺少一个策略性的外交方式,常常以‘硬碰硬’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我们不能够等篱笆破了才去补,应该经常检修,预防漏洞。”
张素目前在中国新闻社任记者,她常反思自己在中日关系日趋恶化的今天究竟做了些什么。
“我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我经常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很怕对这方面研究深了以后摆不正方向。但是,因为我有日本留学背景,也因为我是一名媒体从业人员,所以,我自感需要承担比别人更重的责任去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张素顿了顿,说:“推动民间外交是我的责任。”
■17年前,一部反映中国学生在日留学奋斗的纪录片一度热播。如今,当年片中的张素已经是中国新闻社体育版记者。
■“那部纪录片让我认识了很多本没有缘分遇见的人,也时刻提醒着我做一些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事。”
■中日两国人民彼此认识肤浅。中国人看到日本的军国主义、干净的城市、电子产业和动漫,日本人看到中国的贫穷、美食和大熊猫。缺乏了解因而冷淡疏远。
回复[5]:
东京博士
(2013-12-19 18:45:50)
看这个视频更好——
http://bbs.tianya.cn/post-333-369393-1.shtml
回复[6]:
东京博士
(2013-12-19 21:53:54)
我看完张丽玲的这个视频采访,还是相当不错的,在海外不是每个人都能衣食无忧地站住脚的,个人的能力,机遇,环境等等都会左右命运的走向。
张素父亲在日本留学并就职,但是因为经济不景气公司面临倒闭,他只能选择一个人在日本创业,并且为了节省开支,女儿老婆不得不再次回国,张素好不容易2年来熟悉了日本的环境,又要离开日本回国了,这个几次转学经历让我想起了我孩子也是因为我调动工作的原因小学3次转学,不过我算是努力地走出来了,在日本也稳定了下来,张家这样的家庭我看不是不努力,还是环境机遇不理想,尤其是看张父性格貌似不是那种在日本社会交际很广的中国人,这个因素可能跟我区别很大,我在日本有很广泛的客户以及协作公司交际网,因此无论是项目合作,接受订购生意还是自己跳槽,选择可能比张父更多些。
日本可能对他来说创业也不容易(这个我深有体会),最终他们家都回国在北京团聚重新生活了,其实适合自己的生活就好,如张母说的,平平淡淡的人,就应该过好每一天平平淡淡的生活,我非常赞同。所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日本,只要踏实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可以了。也许这种思维方式,是他们在日本获得的最大收获,张素也从一开始“要好好学习打败日本人”的想法,逐渐转为与人为善,这种如何做人的思维方式,显然是2年日本生活对她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回复[7]:
龙之醒
(2013-12-20 02:49:41)
张丽玲的日语发音真的是。。。。。
回复[8]:
日米親善 (2013-12-21 02:12:13)
少々期待!希望有鏡友發在鏡上可看到。
留学生活!是 夢~追夢~夢醒
単純総括!光追及金銭来日可能是不幸選択。認識世界、豊富人生、思想自由才是価値体現。
回复[9]:
和公帑留学的迥然不同
金枪鱼 (2013-12-23 12:30:14)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