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大
中
小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长征
科长 (发表日期:2012-01-18 18:30:27 阅读人次:3049 回复数:3)
来自羊城晚报,作者:高华
高华:南京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着名的现代史、党史研究专家。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期间曾做过八年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长征就已中外闻名。苏联和共产国际知道它,宣传它,英美世界也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的广为流传,对之也很熟悉。1950年1月,出访莫斯科的毛泽东特别指示,对外发布任命张闻天担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新华社稿件,需标出张闻天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闻名天下,和它的成功有极大关系。当时,还有一个由巴西共产党领袖普列士得斯参与领导的巴西农民的长征,也很有名,但他没有成功,巴西共产党没有开创出新局面,以后更没有夺得全国政权,人们就忘记了它。
长征的叙述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解释体系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之巨大和影响之广泛,犹如“英雄创世纪”。“长征”成为一个骨架和桥梁,把1949年前中国革命的两个历史阶段:瑞金时期和延安时期,联结了起来,它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号召回忆长征的最初目的
红军到达陕北后,困难重重,外有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内部财力物力又极为短缺,陕北地瘠民贫,很难养活几万人的军队和干部,到了1936年的前几个月,情况更加艰难。
1936年下半年,毛泽东就开始号召写红军长征的回忆,直接起因是很现实的,就是争取外国人对红军的物质援助。本来,在长征结束后,党的领导人就有计划,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征集有关个人日记等,但因1936年上半年东征等军事紧张,此议就被耽搁下来。
到了下半年,全国的形势有新的发展,两广发起反蒋运动,周恩来等对张学良的统战已见成效,陕北的局面出现转机,1936年7月初,燕京大学美国讲师、记者斯诺在上海中共地下组织和宋庆龄的联络和安排下前来陕北采访,这是一个向外宣传红军和争取外部援助的极好机会,这样,征集长征史料的工作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8月5日,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联署,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起征稿:“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
1937年,徐梦秋(前左五)、谢觉哉(前左四)、贺子珍(后左三)等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来源:资料图)
经三个月的努力,到10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约50万字。恰着名左翼作家丁玲此时已到达陕北,她和另一个着名的左翼文化人,参加过长征的成仿吾,一起参加了文稿的编辑工作,而全部工作则由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徐梦秋负责,最后由徐梦秋统稿,并撰写《关于编辑的经过》,至1937年2月22日完成,由朱德题写书名,共收有回忆文章100篇,歌曲10首以及附录等,是为《红军长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
斯诺着《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许多素材皆取之于这些稿件。1937年7月,安排并陪同斯诺进入陕北苏区的董健吾,以化名在国内着名的时政文化杂志《逸经》上发表的《两万五千里西引记》,成为在国统区发表的第一篇介绍红军长征的文章,其内容也是取之于这份书稿。
二、徐梦秋这个人
说起《红军长征记》这部最早的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记录文本,就不能不说到它的总编辑徐梦秋。他就是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多次提到的那个“红色历史学家”,可是他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徐梦秋是安徽人,于192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进入江西苏区,曾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和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徐梦秋在长征过雪山时冻坏双腿,到延安后锯掉,这在参加长征的领导同志中,特别是文职领导同志中是唯一的。
众所周知,年近六旬的徐特立和五十多岁的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等“四老”,也没有一个不是安全到达陕北(“五老”中的另一老吴玉章当时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没有参加长征)。
所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对徐梦秋特别疼惜,很快就安排送其去苏联治腿。 徐梦秋的妻子李玉南,是四方面军的红军干部,1937年,组织上安排李玉南和徐梦秋结婚,之前,两人互不认识。
李玉南初不愿意,后组织上对其进行劝说,要李玉南“为革命作更大贡献”,才和徐梦秋结了婚,并随丈夫一同去了新疆。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后,徐梦秋听闻苏联正在进行大肃反,不少中国同志也被害,曾一度打消去苏联医腿的念头,留在了新疆,化名“孟一鸣”,担任新疆教育厅副厅长、代厅长及新疆学院院长,和陈潭秋、毛泽民等一同工作。
1941年4月,李玉南陪同徐梦秋去苏联安装假肢。后苏联方面因其伤重,又将其送往德国准备安装假肢,行至边境时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冬天,徐梦秋全家辗转经哈萨克回国后滞留在迪化,1942年,盛世才反共,徐梦秋被捕,毛泽东指示要重点营救徐,但徐已投降盛世才。
解放初,徐梦秋在重庆向政府自首,即被长期关押;政府给了李玉南一笔钱,让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四川通江老家。李玉南同徐梦秋离婚,她告诉孩子们“父亲是个坏人,要跟他划清界限”。
李玉南从此一直单身,其子徐维陶虽然成绩优秀,但因其父的历史问题“不能升入高中”。“文革”中,全家几次躲进山里,也不知道徐梦秋是何时去世的。 李玉南说过一句话:“长征是自由的,从此就不自由了。”
三、最真实的长征记忆
《红军长征记》整理完毕后,一直未能正式刊行,直到1942年11月20日才作为“党内参考资料”,由总政治部付印,并要求“接到本书的同志妥为保存,不得转借他人,不准再行翻印。” 这本长征的回忆文本的文献价值最高,因为它最真实,最质朴,是迄今为止,所有有关长征回忆的最初形态。
它的主题是革命的英雄主义,没有反映党内斗争和“路线斗争”。 通常回忆录都有一个缺陷,这就是写作时因年代久远,事主对当年发生的事件等已记忆模糊。但是,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就在长征刚结束不久的1936年,作者都是长征的亲历者,又大多是年轻人,对刚过去的事记忆犹新。
主编徐梦秋也是长征的亲历者,完整经历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全过程,协助他编辑的成仿吾也是长征亲历者,他们的编辑工作基本上是在文字技术性方面,就是删除重复,文字精炼等。
更为重要的是,这本回忆录的作者在写作时,思想上没有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不似后来的各种叙述已受到各种有形无形的写作要求的影响。 这样的叙述和编辑方针,即使在今天看,也是正确的。
四、外界是如何知道长征的?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向西实行战略转移,中外报章都有报道,远在莫斯科的王明就是从日本新闻社的报道才获知红军突围的消息的。 1936年3月,已在莫斯科的陈云,以“廉臣”的化名在巴黎的中共刊物《全民月刊》上发表一篇《随军西行见闻录》长文,假托一名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细致叙述了中共和红军的政治纲领,以及红军长征至四川阶段大量生动的事例。
文中以“赤军”和“南京军”分别指代“红军”和“白匪军”,此文很快在莫斯科出版了单行本,和《救国时报》一样,再通过巴黎―上海的海路,流传到国内,成为最早向世界和国内介绍和宣传长征的重要文献。
而董健吾为了适应国统区的言论环境,甚至借用了国民党诬称长征的“西窜”一词,却丝毫没有减低他那篇文章的重要价值。
这是中共和红军自己对长征的叙述,这在当时,外界是不知道内情的,没多久,国内局势发生重大转变,国共在抗日的旗帜下,再度合作,国人通过《西行漫记》和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知道了更多有关长征的史实。
抗战初期,大批左翼青年到达延安,许多是被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吸引而来的,参加过长征的人,除了“红小鬼”,都被这些后来者尊称为“老干部”,不少在白区坐过国民党监狱,正接受组织审查的同志,更对自己缺少这一段长征经历深感遗憾。
从此,参加长征的同志有了很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而在这之前,到达陕北的同志彼此都是参加过长征的,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
五、被删去的长征日记
以后有关长征的叙述就如历史学家顾颉刚所说是“层累的堆积”。 随着中国革命在1949年取得全面胜利,党和政府从政治的高度开始了对红军长征事例广泛的宣传。红军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陵园,戏剧、电影、歌曲、舞蹈、美术,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科书,使全国人民对长征史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笔者至今还记得小学时读过的两篇课文:陆定一的《老山界》和吴华夺少将的《我跟父亲当红军》。
可是徐梦秋主编的《红军长征记》却长期没有公开出版。1954年,中宣部党史资料室将此书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在内部发行的《党史资料》上分三期发表。这一次的刊印,最重要的变化是删除了何涤宙的《遵义日记》、李月波的《我失联络》、莫休的《一天》等5篇。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选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仅收入了1942年版的51篇,也没有收入何涤宙的《遵义日记》等5篇。
被删去的主要原因,是依着那个年代宣传工作者的思维逻辑,发现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干部的某些叙述和已成典范的叙述程式有不吻合之处! 在人们的认知、记忆和印象中,参加长征的同志每天冒着枪林弹雨,食不果腹,被迫吃草根、啃树皮,而遵义会议则是决定红军和革命前途命运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可是何涤宙的《遵义日记》,却写了干部团(红军大学)的几个红军干部在1935年初进入遵义城后的十天里,经常去饭店点菜吃饭,而店主因生意太好,炒辣鸡的质量越做越差;作者还利用空闲时间,把组织分配的打土豪获得的一件皮袍送去裁缝店改做皮衣,被贪小利的裁缝偷工减料,生了一肚子的气。对遵义会议,反而没一字的描写。
可是这能成为删去这篇文章的理由吗? 红军长征艰苦卓绝是事实,特别是过草地的那一段,红军战士牺牲最多,在川西北藏区,也是红军粮食极度短缺的最艰苦的阶段。但是长征途中,红军大部分时间是行进在汉区,一路革命宣传,发动群众,一路打土豪,补充给养;过贵州,畅饮茅台酒,进云南,大啖宣威火腿,时时有胜利的喜悦。
当年的红军将士绝大多数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全身充满活力,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有记载说:“离敌人很近,或穿过堡垒线,则夜行军很肃静,不准点火把,不准照电筒,不准抽烟,不准谈话。
无敌情顾虑,则大扯乱谈,甚至可以并肩而行,有时整连整队半夜高歌,声彻云霄。在总政治部行列中,潘汉年、贾拓夫、邓小平、陆定一、李一氓、李富春等同志竟然扯出个股份制的‘牛皮公司’,专事经营古今中外的笑谈美谈和奇闻逸事”。 何涤宙的《遵义日记》详细写到他在遵义的十天,既有去学校进行革命宣传,又写到红军干部和遵义学生打篮球比赛,跳舞联欢,处处真实可信。
遵义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也是红军长征中占领的唯一的中等城市,为了给遵义人民留下美好的印象,张闻天特别要求红军战士和干部在进城前要穿上鞋子。何涤宙的文章虽然没一字提到遵义会议,却是十分自然的,因为作为一般的红军干部,在当时完全不知中央上层的分歧和斗争,要深刻理解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还得在这之后。
六、长征叙述的转变
在“文革”十年,长征叙述完全被纳入到“两条路线斗争”的框架,并演变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鼓吹个人崇拜的工具和迫害老革命家的棍子,在“文革”的高潮中,竟出现了伪造历史的毛泽东和林彪并列在遵义会议的油画。 “文革”后“拨乱反正”,对长征的叙述发生了重大的影响,1979年12月,斯诺的《西行漫记》在建国后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出版。
1986年,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支持,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也正式出版,广为发行。这两个美国人一前一后写的这两本有关长征的名着,提供了红军长征史的丰富细节和场景感。
以1981年问世的《彭德怀自述》为代表,一大批老同志出版了他们的个人回忆录,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长征的真貌,把过去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被遮蔽的历史真相揭示了出来,而有关张闻天等老革命家的历史文献的出版及相关研究,又丰富了有关长征历史的叙述。 例如:过去说中央红军“仓促转移”是不完全确切的。
1934年4月28日,中央苏区的门户广昌失陷后,转移已成唯一出路。6月25日,共产国际来电同意转移,随即成立了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着手物资准备,猛烈扩红和加紧训练干部;1934年9月29日,张闻天发表了《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文章,已就战略转移一事,向中央苏区的干部吹风。
10月中旬,中央红军从南线出发,因周恩来,朱德、潘汉年、何长工等和广东军阀陈济棠谈判成功,彼此商定“互相借道”,对方让出一条四十华里的通道,即第一道封锁线,还有意留下一批弹药和军衣给红军,对这个当时的最高机密,广大指战员并不知晓、中央红军突破一、二、三道封锁线都没有打大仗,从而保存了实力,只是到了强渡湘江时才遭到重大伤亡,长征出发时的8万6千人只剩下3万余人,还有许多新兵和挑夫逃跑,但是主力部队全都过江了。
又如,过去因受张国焘错误的牵连,对四方面军长征中的战绩很少提及。上世纪80年代后,出版了许多有关四方面军的史料,肯定了四方面军和西路军同志对革命的巨大贡献。在1938年春被秘密处决于迪化的原四方面军高级干部李特、黄超,也得到了平反。
上世纪40年代后,在长征的叙述中,正面代表只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遵义会议后党的总负责人张闻天则完全不见踪影;在文革初期,正确路线由毛泽东和林彪为代表;“九一三事件”后,只剩下毛泽东一人;文革后恢复了历史原貌,在毛泽东之外,又补上了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对错误路线的代表:博古、李德、张国焘等,在90年代后期也给予了非脸谱化的描绘,肯定了博古等对革命的忠诚。
七、长征成为重大的精神资产
革命理想主义与党和军队的高度统一,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1935年9月12日,毛泽东在俄界会议上说:只要保持数百干部,几千战士,这就是很大的胜利。 到达哈达铺,红三军团只剩两千多人,彭德怀在对原三军团干部战士讲话时,流下了眼泪;此时,由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整编的陕甘支队只有14000人,而到达吴起镇时只剩下7200人。
陕甘支队到长征后期,没打什么大仗,逃兵较多,因为前三个月在川西北的藏区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见不到人”,“没有土豪打”,一路扩红进来的新兵,实在吃不了那份苦。到达汉区后,不少人不辞而别,有的人转回老家,还有一些人就留下给老百姓做了上门女婿,而从江西走过来的红军几乎没有当逃兵的,一路长征过来,更没有听说过哗变的事的发生。
长征从此成了“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之一,成为重大精神资产。 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发话,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抗战爆发后,老红军成为革命的种子,是党和军队的精华。 长征干部也是最受重用的,是解放后党政军领导干部的主要来源,受到党和国家的特别爱护。参加过长征被打成右派的,只有冯雪峰等极个别文职干部。
在生活待遇方面,对长征干部也有较多的照顾,都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文革”期间,许多群众对王洪文不满,就是因为他没吃过苦,是坐“直升机”上去的。1969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九大上还说:张闻天、博古、王稼祥是吃过苦的,和当时在国外的王明是不一样的。 参加过长征,以后脱离中共,投降国民党的只有张国焘等少数几个人。
原四方面军第九军军长、红军大学政委何畏,出身贫苦,因对批判张国焘不满,脱离了革命队伍,投奔张国焘,以后又离开张氏,通过自学成为金陵大学农经系讲师。1949年解放军渡江前夕,何畏夫妇在镇江长江边投水而亡。
原一方面军干部郭潜,又名郭华伦、陈然,抗战期间曾担任中共南方工委重要的领导职务,1942年被捕叛变,成为国民党特工,1949年跟随国民党逃往台湾,后为台湾国民党军情局副局长。 原红一方面军干部蔡孝乾,1949-1950年任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被国民党逮捕后叛变,也成为台湾军情局高级特务。蔡孝乾于1970年12月在台湾还出版了一本有关他在中央苏区和长征经历的回忆录,剔除这本书中的国民党的“套话”,对红军长征的叙述还是较为客观的,许多资料也是取自于《红军长征记》。
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共产党和红军,因特殊情况,和长征中的红军结下一段关系。在长征中曾被红六军团在贵州抓获的瑞士传教士薄复礼,跟随红军长征队伍中走了18个月,以后被释放,回到他的出生地英国,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红军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前所未闻的。他们的热情是真诚的,令人惊奇的。
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们正年青,为了他们的事业正英勇奋斗,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革命的激情。萧克将军在给其回忆录的中文本写的序中说:“薄复礼先生是被我们关押过的,但他不念旧恶,这种胸怀和态度令人敬佩,这种人也值得交往”。薄复礼对长征的记载,也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有关长征的叙述。
《红军长征记》,如今以《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的书名,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54年删去的何涤宙《遵义日记》等5篇已全部补上。 从这本珍贵的历史记录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年一群怀抱着理想和热情的青年人,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征程中,所经历的既有希望和欢乐,也有悲伤和痛苦的战斗生活,在经过70年后,我们终于可以回到原点,从那儿去体会一个真实和感人的长征。
回复[1]:
科长 (2012-01-18 18:32:43)
甄鹏:红军长征的吃饭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吃饭是头等大事。红一、二、四方面军超过十万大军参加了长征,他们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呢?
一、人民供给、缴获和没收
中央红军在长征前筹集了六十万担粮食。此后,就靠人民供给、缴获和没收两种方式。用陈云的原话说:“基本上靠各地人民自愿供给我们。后来红军采取没收敌人和土豪劣绅、地主粮食的办法。”[1]
人民供给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老百姓无偿供给。邓华记载:“经过同他们(村民)负责人交涉以后,他们很好让出了房子,并送了我们些粮食。”[2]另一种是从老百姓那里购买。这些方式看起来都是自愿的,但很多时候有强迫性质,毕竟老百姓看到军队有恐惧心理。谢扶民记载:一次宿营时,一位老乡抱着头小肥猪进门就下跪,说送给“长官大人”吃。[3]红军宿营时经常在百姓家中吃住。虽然纪律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实际情况如何值得怀疑。
缴获和没收是红军钱财和粮食的主要来源。例如,没收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家族经营的盐行,价值几十万元。又例如,在黄土高原没收了一家地主的财产,包括一百多只羊、五十多只鸡和几十担粮食。[4]有时没收的银钱很多,需要四十多匹驴子驮着走。[5]这些钱,用来与民商交易。值得注意的是,鸦片在西南地区很流行。某些资料透露红军没收鸦片后,也用来做交易。[1]
没收的财物、粮食经常分发给老百姓,得到他们的拥护。这些物品,有时集中起来开大会分发,有时让百姓直接到大户人家拿。“于是做工的,耕田的,挑担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从各家各户一致争先恐后的向那个土豪家里去了。顿时满街上挤得人山人海,一下子一批一批的群众从土豪家里拿了东西出来了,拿的拿衣服,担的担谷子,搬的搬家具,……”[6]
在分财物的同时,对土豪劣绅开公审大会,枪决。这些往往都是根据民众的要求做的,没有经过适当的法律程序。更有甚者,有些连公审大会也不开,富人被老百姓活活打死。[7]
二、割麦和借粮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军队生活单调,“军队中一切的‘欲’都寄托到饮食上了”。[8] 干部团教员何涤宙在遵义十天,有七天去吃辣子鸡丁,“享受着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生活”。由于红军官兵去吃的人太多,菜的量越来越少,鸡丁也换成了猪肉。[9]有人垂涎遵义的名吃“醪糟儿”和“公抱鸡”,因为行军匆匆没有吃到而耿耿于怀。
在茅台一家酿酒作坊“义成老烧房”,红军发现有一百多口大缸。“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用来洗脚。等闻到香味,才知是酒。爱喝酒的军事顾问李德听说后,拣了年份最久远的一缸,喝醉方休,互相扶着走了出来。临走时,装了不少。经过的部队都过来痛饮一杯。等最后一拨经过时,连泡过脚的都喝没了。[10]
红军找吃的,美其名曰打土豪。陈士榘记载:行军宿营,已是半夜一点钟了。派了一班人打土豪征集粮食。抬了两只肥猪回来,倒还不错。[11]李一氓找到一个大院,里面有火腿、香肠、油鸭子、普洱茶,成了过草地时候的美好回忆。
在过雪山、草地前,红军在供应上基本没有遇到困难,只是在人烟稀少的山区,供给有过一两天的短时中断。离开懋功后比较荒凉,全是藏民,都逃走了,找不到粮食。除了青稞、牛肉干外,豌豆苗、野菜、牛皮成了红军将士的食物。此外,还缺少盐、油和热水。
为了准备过草地,红军在则格、黑水、芦花一带割了十多天的青稞麦。中央红军经过时值七月,青稞接近成熟。张闻天、朱德等领导人亲自参加。王辉球记载:“我们住他们的房子,白白割他的麦子,他们站在对岸的庄子里及山上望着,当然是不甘愿的……就是连炊事员挑水都要防备,不然的话,那只有遭受打冷枪而负伤或牺牲。”[12] 《亮剑》中红军团长李云龙纵兵抢粮的故事有史料可循。
除了割麦之外,对藏族人家进行了地毯式搜刮。童小朋和战友“楼上楼下,房前房后,草里面,牛粪中,神龛下……到处都找遍了”,最后在牛栏的夹墙里发现了食物和器具。[13]一些红军将士对此很内疚,表示以后回赔偿;另外一些人则心安理得,认为这个罪恶应归罪于国民党。[12]
对于广泛流传的留条或插牌借粮的做法,并未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可能是个别现象。《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一书基本不记载此事。相反,此书某些地方借东西的做法具有讽刺意味。比如,邓华拿走了衣服,“不客气的打了个收条。”[2]再例如,贾拓夫向富豪之家“借粮”,“借粮”二字加上了引号。[14]
红军借粮的故事成为了革命传统。1949年解放军下江南,遇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部队又开始打土豪、吃大户。有的征粮队挨家挨户搜,“翻箱倒柜,屋里屋外地搜,搜不到就饿肚子,搜到了,在那儿放几块大洋,或是写个条子放那儿。”[15]
1978年云南知青大逃亡途中,许多人没钱付帐。他们就仿照革命前辈的方式,给店主打欠条,按上手印,表示以后一定会归还。这种不大牢靠的支付方式引起极大的恐慌和不满。知青所到之处,家家关门闭户,处处坚壁清野。[16]
2011年广东某市民拿着游击队开具的8根金条5000大洋的借条要求政府还钱。民政部门回答说,没有政策无法兑现,建议将借条当作文物捐献给政府。[17]美好的故事有着不美好的结局。
三、吃饭的故事
红四方面军两爬雪山、三过草地。九十一师师长徐深吉进入草地第三天就断粮。每到休息吃饭时,他偷偷躲到一边喝水充饥。政委桂干生送给他半碗炒面,他终生难忘。许多战士饿、病、冻死。“有的侧卧在水洼里,手里攥着的几十粒青稞已经送到了嘴边。看来这是他最后的一口粮了,实在舍不得吃,快要昏了的时候,才拿出来,但为时已晚,连放到嘴里的最后一点气力都耗失殆尽了。”[18]
这种严重缺粮的状况,等红军到达草地边缘的班佑、巴西的时候,才有所改观。而真正改变局面的是到达汉民居住区。在哈达铺每人发一元大洋,可买五只鸡或半只羊。总政治部提出“大家要食得好。”每天三顿,每顿三荤两素,战士们吃得满嘴是油,光溜溜的,见面就笑,说:“同志:哎哟!过新年啊!”还请当地的百姓会餐。[4]
到了通渭举行盛大会餐,六人一桌,每桌都有牛、羊、猪肉和鸡蛋。各级领导拿着筷子挨桌品尝。有次红军刚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敌人突然来袭,红军撤退。敌人怕饭菜有毒,居然不敢吃。
长征时期将士同甘共苦,上至总司令下至兵士,饮食一律平等。军官与士兵服装相同,总司令朱德被称为“火夫头”。发生吃住困难时,共产党员让非党人士先吃先住。[19]
在川南打土豪分了几头猪,朱德亲自下厨炒猪肚。[20]进入黄土高原,缺水。有次从老百姓那里买了几十担土豆,没水洗,只好连泥带皮蒸着吃,连毛泽东也吃这样的土豆。[4]长征途中关于吃饭的故事有很多。在贵州某苗区,只产糯米。红军不愿意要,说吃了糯米腿软不能走路。
战争是残酷的。红军在长征过程滥杀过有钱人,也抢过无辜老百姓(特别是藏民)的粮食,因为缺粮饿死不少人、也因此有不少逃兵,屠杀过战俘……许多真实的历史被有意遮盖了,像战斗英雄强奸妇女。[21]
除了从正义性、功利性的角度讨论战争外,文学作品更应该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反思。而对于历史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真实、全面地反映原貌。
(作者是山东大学学者,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
参考文献:
[1]陈云.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G]//刘统.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10.
[2]邓华.北盘江[G]//亲历长征:281,280.
[3]谢扶民.经贵州苗山[G]//亲历长征:201-202.
[4]杨定华.从甘肃到陕西[G]//亲历长征:116,100-101,116.
[5]施平.英勇的西征[G]//亲历长征:55.
[6]小朋.粤汉路旁[G]//亲历长征:164.
[7]艾平.老娘也要戳你一杆子[G]//亲历长征:358.
[8]一氓.从金沙江到大渡河[G]//亲历长征:323.
[9]何涤宙.遵义日记[G]//亲历长征:217-221.
[10]幽谷.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G]//亲历长征:68.
[11]陈士榘.夺取定番城[G]//亲历长征:274.
[12]王辉球.波罗子[G]//亲历长征:397-398,398.
[13]童小朋.波罗子[G]//亲历长征:395.
[14]贾拓夫.瓦布梁子[G]//亲历长征:393.
[15]张正隆.枪杆子: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5.
[16]邓贤.中国知青梦[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160.
[17]陈平生.8根金条5000大洋 游击队借条能兑吗?[N].南方都市报,2011-09-05(A09).
[18]陈虎.长征日记——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356.
[19]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G]//亲历长征:45.
[20]文彬.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G]//亲历长征:350.
[21]张欢.张正隆:抢救历史真相[J].南方人物周刊,2009-01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96&id=8037879
回复[2]:
黑白子
(2012-01-18 20:19:59)
高华去年年底去世,令我伤心……重温了一遍他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和《革命年代》,真是好书,推荐给各位(网上可以查到)……读了高华的书,对于当代中国,我们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回复[3]:
科长 (2012-01-20 19:20:52)
高华先生部分挽联集成
最忆秉烛夜纵横论史余音绕耳人犹在
爱读先生文发微洞见于无声处写文章
(追悼会场遗像两侧悬挂挽联)
君去黄泉音犹存容犹在有文字长流天地间
友来泣拜忆过往读遗篇续正气还见真文章
(追悼会场大门两侧悬挂挽联)
谤书非秽史,青灯不灭,鉴古知今继司马
直笔无虚言,绛帐遽空,大贤中寿等濂溪
(南京大学文学院部分教师敬挽)
一灯说法,忆追陪,几度江风暮雨,岂料弦歌成薤露
五夜招魂,诵遗文,十年字血句泪,剩有信史著琳琅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1级本科生敬挽)
命才恨相妨,惧良史乎?求微书微,求真书真,只留汗青传千古
弟子惭肯构,慰恩师者:有力食力,有艺食艺,未与学术造浮荣
(南京大学历史考古班02级全体学生敬挽)
射日成高手
启蒙著华章(董健敬挽)
读大块文章一点骚心一点血
听满城风雨半悲人老半悲君(章诒和敬挽)
高风亮节
华章永存(崔卫平、徐友渔敬挽)
惜乎天丧斯文麟失其时遂令春秋绝笔
恸也国无净土凤飞之日竟叫华夏泣声(郭玉闪敬挽)
斯人有斯泪一朝穹宇逍遥羁卧庙堂烦厉鬼
青史待青烟半世阳燧磨砺炳燃社火化凶神(章立凡敬挽)
秉烛直书青史垂范
高山仰止华宇同悲(艾晓明敬挽)
神聊定交你抽烟来我喝酒奈何烟酒日月竟有期
胡侃学问天掌灯兮地为床悲哉灯床空余人无觅(张鸣敬挽)
毕生沥血春秋笔敢为苍生问不公
壮志未酬身先去泰山其颓待后生(杨奎松、黄娜敬挽)
半点星火,让红太阳黯淡无光
一介寒士,为真党史呕心沥血(冯兰瑞敬挽)
高见,高才,高德,著作阐明真史现
华章,华彩,华勋,育人解惑大师成(无名氏敬挽)
宏文刊行秉笔直书正本清源尽显凛然正气
遗作传世披肝沥胆挥洒心血书写不朽人生(胡多佳敬挽)
史家有志,求信求真求直言
书生报国,曰智曰情曰担当(无名氏敬挽)
公独射日,九州几人传董狐笔
天不永年,四海万众悲太史才(李大兴敬挽)
忍见斯人独憔悴
但凭青史著高华(杜骏飞敬挽)
天才止于中寿,应与任公同不朽
信史流传九州,不因义宁让当仁(陈远敬挽)
高山仰止
华彩人生(周志兴敬挽)
高士名著传寰宇
英才早逝恸中华(沈汉敬挽)
天地不仁
摧我英华(刘北成敬挽)
生于贫贱长于贫贱秉良知著信史承太史公之衣钵
爱也中国恨也中国祛鬼魅启民智新大中华之灵魂(无名氏敬挽)
固知红日升陕北
却恨文昌坠江南(无名氏敬挽)
曰黄昏以为期兮,乃弃余而先架
悟相道之不察兮,勉余生以继踵(无名氏敬挽)
秉笔直书
青史垂范(无名氏敬挽)
袪魅延安窑
拨雾风陵渡(无名氏敬挽)
上九天逐红日,谁谓纸墨无后羿
下三山觅清流,此去谈笑有董狐(黄正明敬挽)
史笔卷苍茫,汗青都带风云气
大江流日夜,猿鹤犹闻呜咽声(卢家明敬挽)
高山流水英名留于青史间
华章锦卷雄文难再红太阳(成岗敬挽)
红太阳升起,由隐到显,君是最佳见证人
真历史湮灭,从有到无,天不怜见读书人(无名氏敬挽)
铁笔写春秋,红烛照天地,披肝沥胆,赤县终有天晴时
信史传万世,雨露润桃李,鞠躬尽瘁,梧桐泪酒送君行(无名氏)
有上帝安排后世,且尽华年行正道,教授先驱,陕北心思,昔日整风识大陆
用雄文展示良知,只将天赋对真如,学生晚辈,南京面向,满身飞雪送高人
(无名氏敬挽)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叹人间从此惜年少
家徒四壁,生计九流,问天意何时纵斯文(无名氏敬挽)
高山仰止,红太阳升起终会落去
华章既成,太史公虽亡千古不朽(无名氏敬挽)
曲钩不求,直刀刻竹胜寒柳
青莲无染,丹心醒世践横渠(无名氏敬挽)
先生虽去,而思想长留矣
红日渐殒,唯皮囊不朽耳(无名氏敬挽)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