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笑一笑,十年少。哈哈哈。

自带板凳 (发表日期:2011-09-05 15:33:29 阅读人次:1613 回复数:6)

  抗日砥柱如何炼成:中共歼敌数量是国军两倍(图)

  
核心提示:日本在侵华八年中(不包括东北),死伤官兵133万余人,中共领导的抗日军民歼灭日军52万多人,占40%;歼灭伪军118万,几乎百分之百。国民党军队歼灭日军80万,占60%,基本上没有伪军。

  


  


  
本文节选自《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 作者:袁成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题为:抗日战争研究中的若干“计量化”问题

  
计量史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社会科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学术界对于计量史学的概念、内涵虽然有不同的阐释和实际运用,但通常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对一系列可以量度的现象进行的历史研究。[1]

  
80年代以后,此方法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以抗日战争史研究为例,计量化除了在传统的战时经济、财政、金融等领域广为运用外,在我们以往习惯“定性”的方面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对抗日战争史学科的健康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抗日战争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早在抗战结束时就已经开始。[2]早期的研究非常注重“定性”,在抗日战争史的著述中,通常多用一些较为模糊的诸如“起了决定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中流砥柱”、“不可估量”、“无以计数”等语汇。

  
其实这些概念或多或少还是隐含着计量或统计的内涵,只不过由于史学工作者出于具体考证的困难或者缺乏计量的观念,使本来可以进行定量判断的概念变成了缺乏定量依据的简单定性。事实上,作为一场举全民族之力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从一次具体战斗到一场较大规模的战役,从敌我双方的基本力量、战争的投入到战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等等其实都是可以也是应当计量化的。

  
近30年来的抗日战争史研究中,计量化的研究随处可见,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重要领域:第一,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敌的不同战绩和贡献;第二,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贡献;第三,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损失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延误。[3]

  
两个战场的计量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逐步趋向理性与客观,即一方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立场,同时也肯定了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以及全国各抗日阶层的作用,这种理性回归的过程,往往是通过计量化的研究得以实现的。

  
早期的抗日战争史基本上被纳入中共党史的叙事框架,因此在讲到抗战的贡献时,虽然也有一些计量化的表达,但仅仅关注到抗战时期中共的发展和抗日战绩,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出版的一些著作是这样表述的:“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扩大,建起了从东北到海南岛的十九个解放区,拥有人口一亿二千余万,人民解放军发展到一百二十万,为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人民战争路线的结果……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抗击了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对敌大小战斗十二万五千一百余次,毙伤日伪军一百零一万余名,俘获日伪军五十一万九千余名,投诚反正日伪军十八万四千名,总共日伪军损失兵力一百七十一万四千余名。”[5]

  
在这些表述中,我们只看到了中国抗战的一个战场,根本看不到抗日战争存在两个战场的客观事实。差不多也正是从80年代初开始,学术界在基本肯定上述观点的同时,通过计量来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正面的评价,如王振德就认为,由于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国民党始终留在了统一战线内,22次会战,主要战斗 1117次,抗击了侵华日军的50%以上。[6]这一时期,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缓和,战后国民党方面出版的著作如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印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战争时期》、蒋纬国《抗日御侮》、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以及国民党军政要人何应钦、白崇禧等军事报告中所列的国民党军方统计资料,也被学术界广为引用,这样,对于1938年武汉失守以前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肯定差不多成了学界的共识。

  
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分析,对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观点也提出了质疑。江于夫认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7]作者通过这些数据得出了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积极抗日的观点。在对正面战场战绩给予肯定的基础上,也有学者看到了这种简单的计量所带来的问题。魏宏运认为:“两个战场抗敌的比例,经常有些变化。数字的计算,因学者们各自的方法不同,自然略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敌后游击战争已奠定了基础,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样讲,是不过分的。如果没有游击战争牵制,吸引日军的大量兵力,中国的大西南和西北,就会遭受敌骑的践踏,就有沦陷的危险,那么日本就可能宣布,它征服了中国。”[8]

  
张廷贵则具体分析了两个战场的歼敌总数,认为日本在侵华八年中(不包括东北),死伤官兵133万余人,中共领导的抗日军民歼灭日军52万多人,占40%;歼灭伪军118万,几乎百分之百。国民党军队歼灭日军80万,占60%,基本上没有伪军。

  
从歼灭日军的绝对数字看,国民党多于我军,但按军队人数比例计算,中共军队数量少(抗战开始为五六万人,抗战胜利时为94万人),国民党军队数量多(抗战开始时陆军170多万人,抗战结束时为440万人),中共军队歼灭日伪数则多于国民党的两倍。他认为这些数据进一步显示了敌后战场在全国抗战中的伟大作用和地位。[9]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场虽然存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之分,但它毕竟是一场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因此也有些著作更关注将两个战场的战绩加以综合,军事科学院所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中,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签字,历时14年之久。特别是在 1937年七七全国开始的3000个浴血奋战的日日夜夜中,中国军队进行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歼灭伪军118 万人。”[10]

  
中国官方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时候,也明确地做出了如下的定性表述:“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11]由此可见,关于两个战场的战绩问题,从最早的只计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的抗日战绩,到兼计敌后和正面两个战场的战绩,进而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战绩合成一个中国抗战的整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回复[1]: 这个作者比郭德刚有才! 自带板凳 (2011-09-05 15:34:25)  
 
  太娱乐了。

 回复[2]:  老十 (2011-09-05 17:33:12)  
 
   脸上有酒窝,胸前有颗痣,传说苦情痣、酒窝的来历是这样的:

  
相传人死后,过了鬼门关便上了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奈何桥。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相见不识。

  
可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喝下孟婆汤,孟婆没办法只好答应他们。但在这些人身上做了记号,这个记号就是要么在脸上留下了酒窝,要么在脖子后面点颗痣.要么在胸前点颗痣。这样的人,必须跳入忘川河,受水淹火炙的磨折等上千年才能轮回,转世之后会带着前世的记忆、带着那个"记号"寻找前世的恋人。

  
所以朋友们请珍惜身边脸上有"记号"的那个人,无论是亲人、朋友,因为他(她)也许是你前世的恋人,经过千年等待来寻找前世情缘未了的人,去完成前世未了的心愿,请永远不要去伤害他(她),因为不是谁都有勇气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煎熬之苦。

  
盼:来生,再续前缘…

  
愿:来生,还能再见…

  
真吓银。。。。。。。。。。

 回复[3]:  老十 (2011-09-07 14:06:34)  
 
  中国每年25万青壮年自杀死亡 200万人自杀未遂视频:中国每年25万青壮年自杀死亡 200万人自杀未遂

  
晨报讯(记者 徐晶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本周六是第九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多元文化社会之自杀预防”。昨日,记者从北京回龙观医院获悉,该院与国家疾控中心在2000年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自杀率为22.23/10万,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其中,抑郁障碍是导致自杀的首位原因,可使自杀的危险性增加20倍。焦虑障碍使自杀的危险增加6-10倍。酒精滥用或依赖的自杀危险增加6倍。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如:癌症等慢性疾病和畸形、癫痫等形体缺陷和身体功能受损者,很容易引起抑郁情绪,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为提高人们预防自杀的能力,鼓励有需要的人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即日起至9月15日,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将在大学、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咨询宣传活动。其中,大学生、女性、老年人、青少年及其家长、单位职工等人群将作为重点宣传人群。

  
专家分析

  
两类人群压力大

  
据回龙观医院心理专家分析,自杀之所以成为青壮年人死亡的首因,其主要原因就是当前青壮年人群压力大,负担重,导致心理不健康问题严重,而且没有得到释放和治疗。

  
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主要分为两大类人群,一部分是在校学习的中学生、大学生,另外一部分是走入社会才成家立业的青年父母。这两类人群肩负的压力巨大。前者学业负担重,还面临自身成长和感情、就业等多方面压力。而步入社会的青壮年面临生存、工作、经济负担、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大多数青壮年的心理压力和各种负担始终无法得到释放和纠正,最终走上自杀的悲剧道路。

  
晨报记者 徐晶晶

  

 回复[4]: 还是打仗好。 自带板凳 (2011-09-07 15:16:36)  
 
  

 回复[5]:  老十 (2011-09-07 15:27:54)  
 
  200万

  
一个军区才多少银啊

 回复[6]: 省得自杀 自带板凳 (2011-09-07 16:47:04)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