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大
中
小
上海小菜场的历史
judongyi (发表日期:2011-07-17 17:09:21 阅读人次:2797 回复数:9)
(ZT)1960年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首航竟运大白菜------上海小菜场的历史
对于以前大多数普通的上海老百姓来说,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拎起菜篮子跑小菜场,这已经成为上海人的一种生活常态或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要问上海小菜场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更令人不解的是,无论菜场规模大小,上海市民一律称之为“小菜场”,而那些荤菜蔬菜、鸡鸭鱼肉,一旦放进小菜篮里就都成了“小菜”。这是为什么呢?
老地名揭开小菜场前身
翻开上海地图,我们可以在老城厢一带看到诸如“外咸瓜街”、“面筋弄”、“火腿弄”、“豆市街”等以小菜命名的老地名。为什么会用菜名来冠地名呢?如今即便是问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不清楚这些路名的由来。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843年开埠之前,上海只是江苏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海滨小县城,老城厢的区域面积才3平方公里。城外的农民和菜贩们每日挑菜进城,走街叫卖。后来有一些菜贩选择了临街门面房作为卖菜卖瓜、卖肉、卖禽蛋场所,固定了下来,逐渐出现了前店后工场的豆腐面筋作坊等。这大概就是上海老城厢一些老地名的由来,也可以说是小菜场的雏形,当然,那时的居民还没有“小菜场”这个概念。从收存的一张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清光绪年间,沿街叫卖的小贩正被巡捕驱赶着。看来当年由于没有小菜场,这些流动摊贩们要卖点菜也是蛮苦恼的。不过,那时老城厢才巴掌大地方,有这么几条咸瓜弄、面筋弄也就能过日子了。
据有关专家考证,上海最早出现小菜场至今约有120年的历史。一张拍摄于1890年的老照片证实了这一点。照片展示了上海早年小菜场把各色菜肴集中一处的场景,吹响了各种小菜的集结号,各地菜贩纷至沓来。有趣的是在买菜的人群中,我们还能看到男人梳着大辫子的晚清遗风。
三角地菜场老上海地标
大名鼎鼎的“虹口菜场”是上海最早开办的小菜场之一。由于它位于虹口区三条马路的交叉口,大家便自然地叫它为“三角地小菜场”。1912年,租界当局对三角地小菜场进行了改建,把原有的木结构改成适合菜场需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形成了带有西方特色的现代化菜场。从当年留下的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三角地菜场买菜的人群中,不仅有中国人,还有日本人、朝鲜人和欧洲人。所以只要说到三角地,大家就知道是小菜场,成了上海滩著名的地标。如今人们说到老上海的商业,就会说起南京路上赫赫有名的永安、新新等四大公司,其实三角地菜场比四大公司要早建成几十年,而且它的经营场地和经营规模在当年的上海滩上是屈指可数的巨无霸。
当年上海滩的一本流行杂志《红玫瑰》是这样描述去小菜场买菜的少妇:“包车拖到小菜场,奶奶架子搭松香(搭架子),若问今朝买点啥,三个铜板一条腌臭鲞。”这首小诗看上去像是在嘲笑买菜少妇一边甩派头,一边很小气,其实从另一角度看,这个少妇是很精明的。
与之配套的还有离三角地小菜场不远处的老场坊1933,如今这里是一个创意园区,原来是上海工部局的宰牲场,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宰牲场。这里的屠宰和加工设备都很先进,为了确保肉类食品的卫生和安全,还有一整套的肉类卫生防疫的体系和制度。宰牲场生产加工的放心肉被源源不断地供应到三角地小菜场和全市各家小菜场。
当年新建的三角地菜场有三层。底层主要是蔬菜市场;二层销售鱼肉类、副食品、罐头包装食品和其他农副产品;三层是各种小吃。据三角地小菜场一位老职工回忆,当年三角地菜场规模大、名气响、品种多,做到人家没的,三角地有;人家有的,三角地质量更好;人家质量好的,三角地价格更公道。三角地的水产品可以做到“糟、醉、腌、腊、风,青、草、花、白、鲤”样样齐全,而且鲤鱼养在水里,梭子蟹是活的。
小菜场的出现是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是乡村的上海发展到城市的上海的一个里程碑。随着上海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小菜场的生意也日益红火,随之出现了四马路菜场、八仙桥菜场、唐家湾路菜场。
小菜场里的上海味
上海人之所以把菜场称作“小菜场”,把菜叫作“小菜”,可能与上海人吃菜讲究少而精是有关系的。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上海最多的是宁波人。宁波人习惯把菜做得比较咸,他们形象地把小菜叫作“下饭”,意思是吃一点小菜只是为了配合把饭吃下去的。请客人吃饭,他们往往会客气地说:“下饭呒糕(没有)饭吃饱。”实际上宁波人的小菜做得既入味又精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人性格的形成和小菜场是有关系的,至今上海人还保留着许多和小菜场有关的俚语。譬如“半斤八两”。过去老秤是16两制的,新秤是10两制,所以半斤就等于8两,一样的。引申开去,说两人做事都不地道,就说他们俩是半斤八两。再譬如“拎到篮里就是菜”,是说买菜时不精挑细选,拿到篮里就是,不分好坏。后来人们把买东西不管好坏,买了就走的行为叫作“拎到篮里就是菜”。还有“斤斤计较”,应该也是出自小菜场的买卖之中,因为最可能斤斤计较的地方就是小菜场了。
上海人精明的味道在小菜场里最能体现出来了。主妇们去菜场买菜总要精挑细选,他们不仅要考虑荤菜蔬菜和其他花式品种的搭配,还要精打细算不能超支。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买菜经:小菜要挑新鲜,价格要捡便宜。于是他们天天去小菜场买菜,即便是后来家里有了冰箱。上海人认为,刚买来的小菜和冷藏后的小菜味道是不一样,后者不新鲜了。
选择、计算、搭配、讲究小菜的味道和生活的品味,上海人的这些秉性都和小菜场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说,每天去小菜场是对一种生活智慧的历练和培养。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这个食不仅指的是主食,也包括副食;不仅说的是米面,也包括小菜。所以每天去小菜场买菜,这是比天还要大的事,这也是老百姓最大的民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稳定物价,确保供应,是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重中之重。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人民政府对于小菜价格的重视程度。当时人民邮政需要制定邮票的价格,国家领导人就根据鸡蛋的价格来确定邮资——当时农民在集市上出售一个鸡蛋能卖4分钱,那么就决定寄一封市内平信的邮资也是4分钱,一个鸡蛋的价钱。
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为了保障市场供应,中国进入了凭证、凭票,定量供应的时代。居民买米凭购粮证,买菜凭小菜卡。而豆制品、鱼、肉、禽、蛋等副食品都是凭票证来供应的。凭票购物成了大家对那个年代最苦涩的回忆。民以食为天,为了丰富老百姓的餐桌,政府部门千方百计组织货源,并在市郊建立了多个农产品种植基地,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小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航万吨轮运送大白菜
1960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顺利下水。在群情振奋的时刻,没料到这条万吨轮的首次航行干了件“大材小用”的事情。
当时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发展生产最需要调用的是煤炭、棉纱等工业原料,运输任务相当紧张。而当年的冬天,上海的蔬菜供应十分困难,每人每天只能供应二两蔬菜,于是“东风号”首航任务就是抢运从天津、青岛等地支援上海市民的几千吨大白菜,紧急供应上海小菜场。这事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可思议,可在当时却是解了全市老百姓无菜可吃的燃眉之急。
为了克服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的粮食和副食品供应困难,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委员会响应党中央关于“全党动员,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作出了围垦本市江海荒滩、建立城市主要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决定。1960年9月,上海市围垦总指挥部组建成立,本市数万名工人、知识青年、机关干部、居民和学生离开繁华的上海大城市,奔赴崇明岛和长兴岛等地的江海荒滩,投入了围海造田的创业,不久就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粮食和农副食品。
虽然自行解决了吃菜问题,但仍然需要定量供应,对于那些孩子多的家庭来说,依然是僧多粥少常常没菜吃。于是上海人就发明了吃光荣菜。所谓光荣菜,就是花菜外面的叶子和卷心菜最外面的菜皮。小菜场把这些舍不得扔掉的菜皮收起来,不用凭票供应给市民,一时成了抢手菜。
上海菜场首创热门盆菜
解放初期,上海市政府为稳定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的物价,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老百姓普遍感到社会安定,物价平稳。据一位上海老居民回忆,1951年时,1元钱能买到28只到30只鸡蛋,满满一篮子。一位菜场的老职工记得,那时的鸡0.78元1斤;黄鱼、鲳鱼0.6元1斤,河鱼只有三四角1斤;肋条肉0.48元1斤。虽然当时老百姓的工资不高,但他们说生活过得还是蛮开心的。
1956年上半年,徐汇区乌鲁木齐中路菜场首创了盆菜供应。小菜场把各种菜加工洗净,搭配成拼盘菜出售,一时成为菜场供应的特色项目,受到家庭主妇的欢迎。这样晚上下班回家就不用再洗、捡菜,只要把盆菜用水冲一冲,就可以烧了。而且盆菜的价格很公道,比如豆腐干几钿、肉几钿,一盆东西配成功多少钱,都写得十分清楚明白。在此基础上后来又有了配套菜,如果家里要请客,小菜场可以根据客人的多少帮你配好一桌菜,既清爽干净,又省钱省时。
老百姓都夸盆菜好,盆菜就响起来了。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摄了新闻纪录片,向全国推广上海小菜场这一多、快、好、省为市民服务,满足市场的经验。
小菜场里“半夜夫妻”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有一个摄影队来上海,记录了上海人在小菜场买菜的真实镜头:天还蒙蒙亮,小菜场里早已人头攒动,一位阿婆在肉摊买肉,先给营业员肉票,然后才称肉付钱。买好了肉,阿婆想再买点其他小菜,突然人流如潮差点把她挤倒,原来菜场里运来了一批紧俏的橡皮鱼……那时橡皮鱼是不用凭票供应的,所以大家都抢着去购买。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届政府都把市民的菜篮子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而小菜场里的营业员为了保障民生,许多人都因此成了“半夜夫妻”。
现年82岁的原小菜场老职工说,之所以要叫我们是“半夜夫妻”,是因为我们每天凌晨3点半就要起床了,不管是落大雨、大雪,哪怕是落钉子,这个辰光也要起来,不起来的话小菜场到时就开不了市了。
当年菜场里的营业员是很辛苦的,他们一般凌晨3点左右起来,4点钟到菜场报到,把商品整理好,把标价标清楚之后,到了5点半开始开秤,向居民供应小菜。
吃菜不忘种菜人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上海郊区的菜农为了把蔬菜早早送进菜场,他们白天收割蔬菜,傍晚打理装车,晚上用脚踏拖车一车一车运进城来,几乎要忙到凌晨才结束工作。
当时上海县的菜农要把菜送到虹口区和闸北区的菜场,必须要经过苏州河上的桥,而过桥对菜农来说是件困难的事。西藏路原来煤气公司那儿有一座泥城桥,过这座桥是送菜农民的一个攻坚战。他们一般从北京路过去,到了西藏路口以后,一个菜农要上桥,另一个菜农就停下来帮他推上去,推到桥顶停下来,随后两个人一起下来,再把另一辆菜车推上去。这样一趟送菜下来,送菜车坐垫上面的海绵可以像毛巾一样绞出水来。
所以那时上海流行一句口号,叫“吃菜不忘种菜人”。最有影响的一件事情,要数位于市中心黄浦区的星火日夜商店。他们在店堂里摆了台子、凳子让菜农进来休息,免费提供开水,还摆了一些价廉物美的小点心。星火日夜商店全心全意为菜农提供特色服务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改革丰富了小菜篮子
上海的小菜场真正做到菜源丰富,能够满足老百姓菜篮子的需求,那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了。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号召下,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上海的老百姓说,这是最能看到成果的改革,它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人们的一日三餐问题。
改革充分发挥了亿万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打破了解放后沿袭多年的国营菜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很快上海开始有了农贸市场。1983年,邓小平同志来上海,提出要看小菜场,要看居民买菜,而且要找一个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的菜场。于是2月21日清晨,邓小平视察了胶州路农贸市场。那天,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在鳞次栉比的摊位间,邓小平仔细地询问了各菜价的情况,关心着老百姓吃菜的情况。
现在的胶州路是一条高楼林立的景观大道,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每天清晨道路两边是一个农贸市场。胶州路的农贸市场是1979年10月15日成立的,该市场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早的市场,也是改革开放以后三种经济成分同时发展的结果。
经济搞活了,市场一放开,小菜马上多了起来。苏北的农民兄弟运来了自家养的草鸡,在三官塘桥办起了一个活鸡批发市场。市民能吃到久违的草鸡,感到味道好极了,于是形成了“百万雄鸡下江南”的局面。当时上海老百姓有一句话,叫“菜篮子里看形势”,就是说,上海的形势好不好,只要看看菜篮子就知道了。
一些上了年纪的市民都知道,当年,上海电视台在全国电视媒体中首创了小菜场栏目,让小菜场这个平民化的名字登上了电视台的荧屏,它每天在黄金时段播出15分钟的节目,及时播报蔬菜、水产、肉禽类、果品等服务信息,经常还指导市民买、汰、烧。小菜场栏目很快成为了一档收视率很高的栏目,在华东一市六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91年11月1日,是个平常的日子,在人们的不经意中,上海豆制品供应废除了30余年来凭票供应的办法。这张豆制品票是上海副食品系统最后一张计划供应的票证,随着票证供应的取消,上海人走过了买菜凭票的年代。
菜篮子越来越丰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从过去清晨摆砖头排队去买菜,到现在去大卖场把农副产品拉回家。亲戚朋友聚会,吃了四川菜、湖南菜、广东菜,现在要吃家常菜了。东吃西吃,吃来吃去,还是想念妈妈亲手做的菜,还是“阿拉屋里厢的私房菜”顶好吃。
2011年4月,新华社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说古巴宣布开放食糖销售价格,古巴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将逐步取消政府补贴,探索走经济改革的道路。这条新闻一时引起了许多上海人的会心一笑,人们从中想起了上海小菜场的变迁,从日益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中,想到了中国改革的硕果和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上海小菜场票证供应的历史虽然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小菜场却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段难以忘却的回忆。
回复[1]:
三角地小菜场
开明乡绅 (2011-07-17 21:31:33)
三角地小菜场,本地主年轻时就住在附近,有狗朋狐友来,就去那买菜,很怀念啊!那是什么年代啊?!没有钟点房,还没有开房的概念,好像开房要结婚证。那几个狗朋狐友,老是打本地主的主意,欺负我是快乐的单身汉。带女朋友来,给我使个眼色,我就只有出去了,没地方去,只好去三角地小菜场逛。那间小屋,只有8平米,但带给许多人无穷的快乐。可惜现在已经推倒,建成了据说上海滩最好的宾馆。当年的一个狗朋狐友,现在做生意发大了,还记得本地主当年提供的方便,最近给我开了一张支票:以后你老地主去那家宾馆住宿,全部我包了。本地主不知道是喜是悲,至今没有入住过那家宾馆。
PS:近来研究日本娼妓海外发展史,发现本地主的那8平米小屋,原来就是日本娼妓在上海的落脚点也。看来,本地主与日本是有缘滴。
回复[2]:
邓星
(2011-07-17 22:06:35)
1843年开埠,也算很历史悠久了。世界上很多有名地方最多也是19 xx年才兴起的。
回复[3]:
东京博士
(2011-07-17 22:11:07)
河南路海宁路菜场也很有名的。
说起上海星火日夜商店,我还记得当年无线电内有个上海说唱,内容是一个小孩半夜高烧量体温弄断了水银体温表,需要牛奶解毒,结果全上海只有这家店24小时服务弄到了牛奶。。。。为民解急。到了日本,发现人家到处有24小时便利店,不仅城市,农村也有。
回复[4]:
宁海东路
水双
(2011-07-18 20:19:55)
位于延安东路和金陵东路之间的是宁海东路小菜场。那是俺家的“后院”。入口处是黄浦区公安分局和黄浦区清洁卫生站(即粪便处理场)。
最近拍的,有点儿风情。
回复[5]:
东京博士
(2011-07-18 21:39:44)
水双,我说的是海宁路菜场,就是66路巴士的南京路与河南路之间的那个海宁路站的一个Y叉路口的菜场。宁海东路小菜场也是比较有名的。
宁海东路菜场是你家后院,宁波路菜场是我家后院。
回复[6]:
吴卫建
(2011-07-18 22:03:37)
宁海东路菜场好像又叫八仙桥菜场吧,离上海音乐厅较近,以前常路过。
三角地菜场,海宁路菜场,宁海东路菜场,记得还有陕西北路西康路处的陕西北路菜场,凤阳路新昌路处的凤阳路菜场等都是以前上海为数不多的室内菜场,为此较有名。
回复[7]:
瞎讲
水双
(2011-07-19 15:47:42)
[南京路与河南路之间的那个海宁路站]
南京路与河南路,是纵横交叉的,没有“之间”的关系。宁波路在南京路与北京路之间,在黄浦区。海宁路是苏州河北的一条主要干线,在虹口区。
宁波路VS.海宁路VS.宁海路。阿东,阿会搞错乏?
阿建,宁海东路菜场又叫八仙桥菜场,没错。那是因为它的西端就是八仙桥地区(照片就是在八仙桥附近拍的)。而它的东端就是我说的黄浦分局。不过,那不是室内菜场,而是一条菜场街。所以它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别名:菜市街。值得“自慢”的是,街路上有天棚(アーケード),可以遮雨。
回复[8]:
试试看
科长 (2011-07-19 18:12:13)
查看大图
回复[9]:
东京博士
(2011-07-19 22:16:28)
水双,5楼打错了,应该是66路巴士的南京路与北站之间的那个车站——海宁路站。
海宁路站除了66路公共汽车,还有一个无轨电车也停靠(几路我不记得了),过了海宁路往北中途在武进路右拐弯朝虹口开去的,66路则一直朝北开下去。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