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闲聊
字体∶
大
中
小
【春天的一三三】
唐枫 (发表日期:2025-02-08 10:15:38 阅读人次:2742 回复数:0)
小时候,冬天寒冷而漫长,棉袄棉裤穿身上,笨手笨脚,总盼春来早。
外婆家,出门不远,有一颗柳树,不高,很壮实。春暧时,枝条上挂满了嫩绿的叶,这树也是孩子们集合点,在树荫下打牌、下棋、玩遊戏,爬上树还能捉天牛,抓蜻蜓,粘知了,把柳枝绕几圈,戴头上自以为是小战士。
平时大人都反对小孩上树玩,怕危险。有一次,外婆对我说,去摘些柳叶来,闻后,兴奋地赶紧去釆摘。外婆把柳叶洗净,切碎后放入盆中与面粉一起搅,然后下锅煎成饼。做成的饼,没有想象中的好吃,稍有苦味,我吃一口就放下了,外婆见后,温和地说,多吃些才好,夏天不生痱子、不疰夏。
记得那些年的春天,时常能见到走街穿弄讨饭的人,有男女老少,还有拖儿带女的,听大人说,他们都是从很远的农村来。想不明白,种粮人没饭吃,城里人倒有饭吃。当时外婆家的邻居们,遇上讨饭的,大多是用残羹剩饭来打发,还有闭门拒绝的。而我的外婆,总是从锅中盛上新做的饭,夹上新做的菜,给那些逃春荒的人。有一次,她把菜盘中蕃茄炒鸡蛋拨了一半递出去,当时的鱼肉蛋须凭票证买,这也算个好菜,我们几个小孩都爱吃,此刻就叽叽喳喳的抗议。外婆不为所动,淡淡地回道,对人好,就是对已好。人都会有难处。
成长中,遇上各种的人,碰上各样的事,知道了人生的不易和无常,分外感念外婆的好,她那为人处事的品行,我学不会,做不来。
我上的小学在东湖路上,校门斜对面是东湖电影院,据说是唯一能放映立体电影的影院。从家中出发去上学,有两条道可选择,一条是笔直宽阔的淮海路,另一条弯曲窄小的延庆路。我和同学们都走淮海路去上学,不但热闹,路程还近些。
有一个时段,我离群了,独自一人,悄悄地走延庆路,因为这样能路过东湖电影院,可以浏览摆放电影剧照的櫉窗,当时上映的是一部阿尔巴尼亚的故事片,陈列着此片的剧照,吸引我的是紧张的故事情节,少见的异国风情。可那时舍近求远,不仅仅是为了这些,起初,来回几遍一张张地看剧照,不知不觉,后来我就仅看一张了,那是主角米拉,一位女游击队队员,有着蓬松卷发的米拉,有着明亮双眸的米拉,好看,看不够。
有一次看得入神,上学迟到了,老师责问我为什么,好紧张,不能说,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要守护的小秘密。
大约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橱窗内的剧照被换下了,米拉不见了,若有所失的我,走在绵绵春雨中,脸湿了,分不清是泪还是雨。那时我才小学二年级,还不懂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些个事。
大人了,见识了社会这个大戏台,大家看戏也演戏,人人生旦净末丑。有一次上司招集大家开会,书记是一位刚从部队转业的,他在发言的最后,突然清了清嗓子,正了一下身,说道,春天了。我一惊,以为领导来了诗兴,他却接着严肃地说,大家要注意一下男女关系。会场里一片哑然失笑,领导提高声调说,笑什么!这是个问题!
当时在场的男女同事间,一时竟有些莫名的尴尬。我没有参军的经历,或许部队管理中作为一个问题,但在地方单位里,从未听说春天要与男女关系挂上号,就算有红杏出墙猫偷醒,也是个人的事,自作自受而已。
开会那天的晚上,轮到我一月一次的值夜班。当晚正好有一场国际足球赛的电视转播,心情颇好,今晚不难捱。球赛刚开始不久,电话铃响了,是旁边中专学校值夜班的C老师来电,单位和学校属于一个系统,相互有联系。他说,请你过来一下,今晚我们一起合作。我问什么事?他说,最近发现有不少男女学生,天一黑,就溜出宿舍,一对一对往操场旁的树林去。我是一个怕闲事的人,何况还有球赛呢,回道,随他们去吧。对方认真起来,不行啊,要出大问题的。我疑惑地问,到底有多大?电话里传来大声的一字一句,大肚子!万一搞出大肚子,要败坏校风的。
C老师是即将退休的前辈,办事刻板,待人有礼,大家称之C老,平时见面都要打招呼,不去,有点过份,只得答应。对方最后还特别关照,别忘了带手电筒。
我不紧不慢地到了约定的操场边。C老已拿着手电筒等在那里,见面就说,快快!你从那边,我从这边,好好地搜。
我打开手电筒,半信半疑地边走边照,不一会儿,果然发树丛里有一男一女两学生。纠结了一下,心一软,赶紧把灯光移往别处,领导再三批评我原则性不强的老毛病又犯了。
那边方向传来说话声,我走近后,发现两个学生低着头,C老对我说,你没抓到?我抓到了一对。他竟然用了“抓”这个词。他对着那个男生训斥道,到底说不说,哪个班级,叫什么名字。这时我发现,那个女学生有点面熟,想起来了,我常去学校图书馆,她经常在学校图书馆帮忙整理书籍,有一次,她还替我找过资料。她悄悄地把眼光转向我,不安中似乎在求救。此刻,我测隐之心油然而来,我要帮她一下。我故作正经,大声地说,这里是学校,有校规,你们还不好好承错误,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女生赶紧地承认了错。但那个男生很犟,不开口。
C老还是再三地摧促他们说出班级和姓名,这么僵着可难办了,我急中生智,对着男生说,你是不是需要我打电话请校长来解决。这话还真管用,他连声说了几次,错了,下次不会了。我对C老说,让他们走吧。C老固执地说,他们还没有交待班级和姓名呢。我把C老拉到一边问道,这两个是你第一次发现吗?C老点点头。我说,他们都认错了,何况是第一次。其实第几次,只有天晓得。C老也看出了我的意思,也要还点人情,无奈之下松了口。
两个学生,女的飞快地跑去,男的追了几步,停下,坐在了地上,很像一幕电影的场景。我与C老往回走,他还在嘀咕,上次可抓到三对啊,今天……
回到值班室,打开电视,上半场比赛早已结束,那个踢主场的队已输了两个球。看球已无心情,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起来。婚姻受法律保护,那么恋爱是否也该立个法。可关系又怎么界定呢?年龄又如何设定?还有,上午领导提的男女问题,晚上发生的事,与春天有什么内在联系。还有,那个C老,快退休的人了,对这种事竟是这么执着,难道他未有过青春期?思想境界还不如封建社会的贾母。还有,那一对男女学生,今晚肯定不好受,可怜!可怜!不知不觉,我外衣未脱地睡着了,在这样一个春夜。
人们喜爱春天,寄托的是希望,古往今来,流传着无数春天的颂歌,有一首歌曲别有新意,把春天和一位从政的长者联系在一起,《春天的故事》不是威权之下的奉承之作,而歌中的长者也是厌恶宣扬个人的。这是一位普通见证者,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描述了当时改天换地的变革一幕。演唱这首歌的女歌星,不知沾上了什么事非,渐渐地淡出了歌坛,而这首春天之歌却流传至今。
三起三落的长者,是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人,在其晚年,挣脱了那一代人的思想桎梏,与时俱进,立志改革,不是一般的了不起。他让穷人饭桌上有了鱼和肉,他让封闭的社会转身迈进了地球村,他走了,没占神州大地的一寸土,论功过,给个七八十分也不多,他是值得铭记的人。
抚今追昔,冷暖自知,向往心中的春天!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