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大
中
小
「为什么反对魏大佬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说法」
tellme (发表日期:2010-04-22 08:31:11 阅读人次:1471 回复数:1)
作者:娜娜
一直对魏京生的《中国的出路》很多观点叫好,心里。这回对“之七”叫坏,出声。
其实,娜娜反对的就两句话:“美国的独立战争,目标是反对殖民地宗主国的压迫
和剥削。这和中国两千年来人民起义的目标大同小异。”
幸有云儿做足功课的扎实好文《美国民主的源流》在前,详尽地表述了独立战争前
北美十三处殖民地人民享有怎样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如果把“压迫”二字注解为
殖民地人民不满老是“被代表”,存在着和历代农民起义前类似的心理不平衡,倒
说得过去。然而,必须注意云儿的好文中的最后引言:“不要误会,美国革命并不
是为了求得自由,而是为了捍卫各殖民地 业已享有的自由。独立并不是一项自觉的
目标,而是万不得已时才采取的最后一着,以保护‘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
北美洲、古中国,此压迫非彼压迫。
说到“剥削”,广大殖民地人民多年都是只对殖民地当局,不对英王纳税滴!基本上
就是自己挣钱自己花呀。后来让美国革命做胎的一系列税法多数仅对进某些出口贸易
而言。至于印花税,是为了给殖民地的英驻军筹点经费,皇军保护良民,皇家分文不
取,占什么便宜啦?这些统共相加,和英国打赢了“七年战争”,使殖民地不出一兵
一卒,不掏一分钱,却大发的贸易洋财比起来,实乃九牛一毛也。那会儿,除去艰苦
创业的新移民困难点儿,美洲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欧洲人民之上,当英国穷人啃土豆喝
菜汤时,美人嚼肉吃面包,整个另一档次!否则,如何引无数雌雄竞折腰,齐到美洲
来寻梦?
粗糙地统计,在《独立宣言》的五十六名签署者中注明毕业于哈佛、耶鲁、牛津、剑
桥四大名校的人占十八名,普通院校十名,很多不在此数的人,早年都有良好私塾家
教;出身富商、农场主、贵族、高干家庭的占十三名,考虑到上面提到的有条件进私
塾、名校和上普通大学的人,实际出身中产以上家庭的人数,应该更多;革命前就在
殖民地自治议会或地方立法执法部门担任议员、官员和法官的占三十四名;本身富裕
殷实,有买卖、有实业的占十八人;有专业,当律师、医生、教育家的人占二十七人。
他们有堪称十三殖民地的首富,有总督的儿子,有大学的校长,有警察局局长,唯独
没有一个蓝领工人或贫下中农,说他们领导发动的革命是和中国农民大同小异的反剥削
压迫,杨百劳要笑活了。
也许是魏老爷,一提起“殖民地”,就想起党妈教咱们唱的歌:“黑非洲,黑非洲,
黑暗沉沉不到头……” ,也许是魏老爷下意识里,在用党妈教咱们的公式解美国革命
的方程:“压迫深,反抗重;官逼民反……”,于是,想当然地,简单地把美国独立
战争的目标说成是“反对殖民地宗主国的压迫和剥削”。这么包装美国革命,好比让
《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佛逊演成《红旗谱》里朱老忠(很久以前,红色电影里抗捐
抗税打地主的老农民)。
魏老爷是民运大佬,电台里播音、说话落地砸坑的主儿,把共产革命“打土豪,分田
地,推翻三座大山”式的口号塞在美国先贤的嘴里,既贬低了独立战争的伟大意义,
还把民主自由精神装了笼。只有苦大仇深才是反抗斗争的充分理由吗?官不逼,民也
可以反。争取人权的只是弱势群体的需要吗?当整个主流社会还在蒙昧中自得其乐时,
民主的道路漫漫无期。先贤们有钱有势,美洲人民多已进入小康家境,不争馒头争口
气,争的是这支队伍谁当家,甚至不惜为之一战!说明追求一个公正的社会具有何等
的价值和感召力啊!反过来说就是,发达的经济,不能赎买滞后的政治。任奥运世博
轰轰烈烈,任高楼小车密密麻麻,任金箔把布达拉宫包起来,任人民币把维族裹起来,
任捷运快车噌一下内地联通香港,任几亿订单飞到台湾,仍无法淹没人民对生命權、
自由權、與追尋幸福之權的渴求和追恋,那与生俱来的权利!
西谚:“Truth lies at the bottom of a well”,真相在深处。美国革命是口藏宝
的深井,浮皮蹭痒挖两下就挥锨扬土,小心迷眼。
回复[1]:
眉心一刀 (2010-04-25 09:57:15)
独立战争之后紧接着就是种族灭绝,华盛顿下达的猎头令几乎把印第安人灭绝了,为本民族的利益而与英国斗争,为本民族的利益不惜屠戮其他民族,这才基本奠定了美国200多年的安定繁荣(不像我们还要防藏独疆独,还是全灭了省事啊,这点上华盛顿与希特勒大哥倒是很英雄所见略同的)。对生命、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有时是狭隘的,就好比历史上每个民族的兴起基本都是踩在其他民族的尸体上屹立起来的。对本民族内部实行民主,对外实行专制和霸道,这才是美国精神的精华。党国丫的纯粹是反过来,对内专制,对外民主,把老外当爷一样供着,真是下贱到家了。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