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闲聊
字体∶
生日快乐

坐井谈天 (发表日期:2012-12-27 23:55:38 阅读人次:1083 回复数:1)

  从2006年元旦试运行算起,东洋镜即将迎来了她七岁的生日。2555个日日夜夜,东洋镜给镜友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美好的回忆。谨以镜友林祁的一篇旧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东洋镜。

  
祝东洋镜不忘初衷,兴旺发达!

  


  
《华文的彷徨日本与彷徨日本的华文》

  
作者:林祁

  
在二十世纪初与世纪末,中国人有过两次留日热潮。

  
世纪初的秋瑾、鲁迅、萧红、郭若沫们,在寻求民族解放的大革命中留下灿烂的诗文。“我以我血荐轩辕。”那是充满激情的岁月,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代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因为追求所以痛苦所以彷徨。鲁迅的书名《彷徨》代表了那一代人的留日心态。

  
而世纪末的留日学生们,得益于“改革开放”走出国门,追求中国的富强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虽然也有痛苦与追求,所谓“生存的逃亡”,却身处不见刀光剑影的和平年代;虽然二十世纪中国人追求自由与民主的时代主题并不曾改变,却增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副题”,毕竟这是个趋向日常生活的非英雄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文学失去其诗情澎湃,文学成了奢侈品了吗?尤其是面临一个高度发展的现代国家,陷入他国语言圈的华文,又何以生存与发展呢?华文在海外“彷徨”,尤其在日本。

  
由于中日间特殊的历史原因与现实问题,造成了在日中国人特殊的境况。所谓“出对了国,走错了路”,所谓“万一中日交战了,真是里外不是人啊,日本人根本不会把你当自家人,中国人则认定你是汉奸了,到时候只好奔第三国了。”(陈骏:《笑谈旅日华人的尴尬》云云。

  
“三十年代,鲁迅们彷徨日本;八十年代至今,我们也彷徨日本。时代不同了,我们唱的是同一首主题歌吗?彷徨其间,变与不变的又是什么? ”(林祁祁放:《彷徨日本》)

  
就这样彷徨于日本,于是有了彷徨日本的华文。上承鲁迅们的彷徨,彷徨至今。因此,若问这个时代的旅日华文有何特点?我以为,可以一言以蔽之:彷徨。

  
由于得益于日本的言论自由和经济竞争,如今华人的媒体社会已经逐渐形成。 《东洋镜》便是其活跃的媒体之一,它“以东洋为镜,以镜照东洋”,成为一个反映旅日华人生活、思考和写作的“家园”。从这个“集合华人百家写手,荟萃东洋万种文字”的多维网,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华文的兴奋点,彷徨度及其问题所在。具体阐述如下:

  
0 以东洋为镜,以镜照东洋-关于《东洋镜》网站

  
华人圈里“博客热”是近期海外华人社会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以网络为平台,以华文为载体,世界各地的华人博客迅速发展。2006年5月,继其他国家海外华侨华人博客网站的建立,在日华人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BLOG网站:“东洋镜”。网站主要以旅日写作者的个人专集为主,兼收专家学者、在日中国留学生或者外派劳务者关于日本话题的文章和议论,整体上反映旅日华人的生活、思考和写作。网站宗旨为“以东洋为镜,以镜照东洋”。 在形式上,“东洋镜”不讲究花俏的东西,以简单实用为主。

  
陈骏在答中文媒体报道时披露:“ 我从98年开始做个人主页,纯属业余爱好。后来,陆续给几个喜欢写字的好朋友做过个人主页,杜海玲杨文凯的个人主页就是我做的。但是,帮张三李四做了,王五赵六也要做,一个人应付不过来,我就想干脆做一个让大家一起来玩的网站。可是,由於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开工。今年元旦前,热衷于博客的网友唐辛子提议说,我们一起做个在日华人博客网怎么样?一拍即合,《东洋镜》就这样诞生了。”

  
“东洋镜”得到了华人朋友的热心支持和帮助。第一批上榜名单的数量和质量超过了最初的预料,其中大多数是现在活跃于日本中文媒体前线的记者编辑和专栏作者,成员在不断增加。有老牌作家李长声,网络写手林思云、九哥、刘大卫、亦夫,《中文导报》三家村随笔的杨文凯、张石、杜海玲,曾留学日本的大陆作家陈希我、孔明珠,长期坚持专栏写作的王东、阮翔、万景路,中日文杂志的主编段跃中、刘燕子,颇具特色的女性作者邓星、郭向宣,新老报人赵海成、孙秀萍、陈梅林、黄文炜、李莹,身居大陆关注日本的周成、林宇海等等,本人亦在其中。

  
简单实用,不讲究花俏,成了《东洋镜》的特点之一。当然,“简单实用”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精致的追求。

  
从《东洋镜》的活跃可以看出 :“网络无国界”,网络良好的公开性以及互动性,使得身处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很容易从中找到共鸣,进而产生相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其逐渐成为相互交流的主要媒介。而共同的 “中文”载体以及对“母语”的渴望,更促进了对这一块“文化特区”的开垦。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加速了海外华文写作的迅速发展。

  
一  反日与哈日冲突的焦迫感

  
反日与哈日,可以说是在日华文的兴奋点。

  
这里活跃着一群被称之为“汉奸”的好汉。边缘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杂种文化。

  
《东洋镜》有一个简单法——提升爱“球”主义的情操,主张超越爱国主义。

  
二. “归而不化”无根的漂流感

  
以往听到「海外」、「华文」、「作家」几个名词联想起来都可能有边缘、受歧视、弱势的经验,流放到海外无论是自愿或被动,故乡的失落总是悲情与无奈,所以“漂流感”是海外文学的共同特点,但在日本,它有更加独特的内容,因为日本是一个严重排外的岛国,它把改变成日本国籍的行为称为“归化”,而这些“归化”成日本人的,还是不被当“自家人”对待,总是难以取得日本人的认同。“归而不化”的无根感觉,没有归宿的恐慌心态是在日华人的特征。而且,与取得美国国籍被国人羡慕的“崇美时尚”所不同的是,取得日本国籍就像戴上汉奸帽似的,心里多少揣着不安。

  
我们有家而迟迟不归,为什么?

  
我们有家却选择漂流生活,又是为什么?

  
为了钱和自由吗?是,却不仅仅是。

  
哈日是什么?一百个人可以有一百种回答。可能一百种都是正确的。

  
三 . 大陆记忆反思中的幽默感

  
这些经历过文化革命的一代人,信手取来熟悉的红色的革命话语,巧妙地嫁接在黄色的资本主义现象上,时不时幽你一默。

  
笔者将此特色称之为“灰色幽默”。不同于美国的“黑色幽默”,“灰色幽默”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特有的专利。“灰”没有“黑”那么浓重那么浓烈,属于中间色,但包含特别丰富。

  
生长在困难时期,曾经文化大革命,下过乡,下过海,出得国。你说哪国的同时代人能有我们这么多经历?可以说,丰富的阅历, 特殊的经历与身份,使这些留日作家得以游走于各个不同的文化之间,时而窥探东瀛异象,时而返视故乡人情,尽致淋漓地解剖人性。锐利与纤细,幽默讽刺与悲天怜人,看似矛盾的元素在他们笔下融合成和谐而韵味无穷的鸣奏曲。

  
四. 自我表现的独特与自由感

  
东京博士是学理工的,文风却颇为老道,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粉丝”不少。

  
由于表现的自由带来了文风的随意,在《东洋镜》可以读到不少轻松的随笔,使读者在一笑二笑之后三思。

  
五. 一次性快餐文化的仓促感

  
在日本的中国人太忙,在日本的忙人们也就习惯于短文随笔之“快餐文化”。称之为特色的同时,必须意识到它的局限。毕竟,文学必须是“静”下来的艺术。

  
结语:批评的随意与批评的缺席

  
从《东洋镜》可以看到批评的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酷评”“恶搞”“拍砖头”。

  
笔者以为没有以“同情之理解”与批评对象对话,批评也就无从谈起。批评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批评之心与文本之心的交流。

  
文学批评应该是对于“文学”的“批评”,应该从深切的阅读体验出发。然而,当前好作品太少,发表量庞大,发表的门槛降低了,写作难度近乎消失。阅读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批评的难度在此。批评的可贵亦在此。批评家面临对的自我。

  
我以为,《东洋镜》亟需挑战批评的难度,亟需批评家的思想、勇气、智慧甚至人格魅力。




 回复[1]: 晚会就要开始了 晓亮 (2012-12-28 14:36:53)  
 
  首先祝东洋镜镜友们生日快乐!

  
在众多东洋镜的读者中,我是属于隐藏比较深的那一类了,和各位作者比起来,多多少少也算一位粉丝了吧。自从关东大地震,粉丝不由自主地也出来冒泡,挨了不少砖头瓦片,但还是孜孜不倦能够阅读各位网友大腕的文章,感到受益匪浅,是一位比较忠实的粉丝。

  
说起在日华语文章,除了上面文章里提到的各位作者之外,我比较欣赏小林先生的文章。小林先生除了文章好,作为东洋镜里唯一一位正宗的日本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认为东洋镜今后的发展,第一需要在日华人与日本人的互动,第二需要管理一下众多的马甲,一个人用一个马甲就够了。

  
正像这篇文章作者所说的,在日华人仿佛生活在一种彷徨之中,不管在本世纪初还是现在,许多在日华人的命运随着中日关系不断变化的漂泊而彷徨,华工会也是如此。

  
十几年前,我不知不觉的踏入了工会的行列,现在想起来,和许许多多的行业比起来,这是一条相当艰难而曲折的山间小路。在日本还要和日本人较劲儿打打闹闹,如果放在国内,那是不可能的。感谢日本的民主主义,使我这样从小被灌输了马列主义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认识了什么叫民主,也要感谢东洋镜里网友们的各种文章,使得我和华工会能够在彷徨中不断摸索向前。

  
明年一月五日下午五点半,工会在东京练马区文化会馆举行盛大春节晚会,希望各位网友参加,并祝各位新年愉快!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