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其它
字体∶
转载;还原于历史真相的上甘岭战役大揭秘

小林 (发表日期:2012-04-19 13:20:04 阅读人次:2109 回复数:3)

   《还原于历史真相的上甘岭战役大揭秘》:

  
至今,许多连篇累牍的描写上甘岭战役的文章,纯属为原15军某些个别人沽名钓誉、冒领战功、却大肆剽窃了第12军的战果;而为某个人吹牛,抬轿子,捞取政治资本的造假文章!

  
由御用文人为秦基伟个人所编写的《秦基伟回忆录》中,现被大量历史真实文献和文件,确切的查明:许多内容是夸大事实、或者是弄虚作假东西!

  
尤其是以张嵩山为代表的、只是某些人御用的吹鼓手而已!他写的上甘岭《摊牌上甘岭》《解密上甘岭》这段历史,绝大多数大多纯属弄虚作假、肆意篡编历史而大肆编造和捏造历史真实史实的!!!

  
现在根据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档案室,所保留的上甘岭历史文件,从这些大量文件中,揭秘和揭露出被15军秦基伟。崔建功等少数人大肆弄虚作假、伪编我军历史,竟然长达60年的多个关键问题:

  
其一、史实真相是:15军在上甘岭只打了19天的仗,其中有17天半,是钻在坑道里被动的被敌人打!并没有所谓“15军打了前23天,12军打了后20天”的假说!

  
第15军自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斗打响,至11月1日夜里被12军部队接防上甘岭地区防务,仅仅打了19天的仗!19天中,根据15军历史文件统计查明:第15军也只有开战的第1天,仅在上午守住了部分阵地,但是,随着上甘岭2个高地‘主阵地’的丢失,导致全线防御解体,彻底瓦解崩溃!即告丢失全部表面阵地而被迫钻进坑道!而唯一的一天能够在白天坚守住表面阵地的仅有11月1日这天,其他17天半,全部都是龟缩的坑道里,依赖纵深部队打企图恢复表面阵地的反击战!但15军和45师的作战结果却是:屡反屡败,屡战屡败!没有一寸被丢掉的阵地和土地,被有效收复!

  
何谓主阵地? 不妨引用历史文献,原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司令部《上甘岭地区作战总结(1953年3月4日)》的这份历史文件里,这篇对12军31师,在上甘岭作战总结中的一段内容:

  
“主阵地,是指在防御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点线或体系,也即是全部阵地中的骨干阵地(或者叫做核心阵地),该阵地失守时,将使我军全线防御解体。”

  
根据可靠历史资料,由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编辑的《上甘岭战役资料选编》,这些大量的真实原始资料中,查证:

  
第12军部队,在上甘岭地区一共作战45天。

  
而15军,自10月14日至11月1日晚截止,一共仅在上甘岭作战19天。并不是如同15军某些人自吹自擂的那样:“在上甘岭作战23天”

  
根据历史真实资料统计,15军在19天的作战中,仅有开战的第一天上午,守住了半天的表面阵地,战至中午12点,主阵地丢失(597.9高地主阵地为3、9、10号阵地;537.7北山,主阵地为2号、1号阵地、以及西北6号阵地),导致全线防线瓦解,崩溃解体,全部丢失表面阵地。

  
在随后的作战中,15军几乎没有一天,能够在白天全天守住阵地。全部是打丢失了阵地之后的所谓‘夜间反击作战’。但是屡战屡败、屡犯屡败;战至11月30日,所有反击,全部失败,一寸土地,也未能重新收复,毫无任何战果收获。

  
之后,当三兵团给15军29师以及45师,补充了二番、三番兵员之后,15军于10月30日晚22点零5分,对597.9高地这么一个连级别规模的小高地,发动了所谓的‘大反击’,当晚,仅用了5分钟的炮火准备,就先以7个连番号的兵力反击。但由于伤亡严重,随后又投入第二梯队7个连队兵力,勉强收复部分阵地。 于31日晚22时,又继续反击,这才收复了主峰主阵地群(3、9、10号)、以及西北山梁0、4、5、6号阵地,东北山梁2号阵地。但对8号和2号阵地的反击失败。

  
唯一的是在11月1日这天,15军以8个连番号的兵力,在白天死守597.9高地上的8个阵地,但是被敌打得还剩下不到一个连的兵力,况且主阵地一度被丢失,在黄昏又用29师的2个连兵力,打阵地反冲击,这才重新恢复主阵地。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3兵团首长王近山,下达了“我91团于今夜投入战斗”的紧急命令,至此,由12军31师部队,开始全面接防15军45师在上甘岭的全部防区,首先以31师91团8连(全连175人)接防了597.9高地上的15军兵力耗尽,不堪守住的7个阵地。仅留下了东北山梁1号阵地,由29师86团混编8连防守。

  
当31师91团8连接防上甘岭597.9高地上包括主峰3个阵地,西北山梁4个阵地,共7个阵地时;在597.9高地的东北山梁上的2号和8号阵地上,15军还在艰苦的打‘反击作战’,组织了4个连番号的兵力,一直战斗到11月2日凌晨4时50分,才告收复2、8号表面阵地。遂由134团混编4连防守。

  
因此,15军对597.9高地的所谓‘大反击’作战,一共耗时长达2个白天3个晚上,共50余小时。使用兵力高达21个连队番号和人员,多达3150余人以上,以巨大的伤亡率代价,自30日晚22时零5分开始,战至11月2日凌晨4时50分,才得以收复了597.9高地上的10个小阵地,但还有7号和11号阵地没有被收复。这时,15军军已经拼光了所有给予补充的第二番、第三番兵员!

  
第12军31师全师,自11月1日晚,遵照三兵团命令“我91团于今夜投入战斗”的命令,于当晚18时接防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替代15军部队作战,战至12月16日,重新将收复和巩固的上甘岭交还给15军,一共在上甘岭作战了45天!

  
其中第12军31是91团,于11月1日晚18时,接防上甘岭的597.9高地7个阵地,11月2日又收复被15军当场丢失的1号阵地,采用每个连打一天的“车轮战法”,以5个连兵力,用“小兵群零添油”的巧妙战术,顽强防御作战4天,表面阵地寸土未失!我91团以伤亡664人的代价,歼敌4200余名,与美军和伪军共4个团番号的部队(美7师31团、美空降187团、伪军30团、伪31团),连续作战4天;终于以胜利的战果,夺回了上甘岭战役的战场主动权!

  
其后,第12军31师92团3个连,于11月11日攻坚反击,在1小时40分钟内,歼敌4个连,全部收复被15军丢失长达近20天的537.7北山高地;随后92全团、31师93团5个连,一共连续在537.7北山高地,进行阵地防御作战7天,在顽强坚守主阵地的前提下,与敌人5个团番号部队作战(伪17团、伪32团、伪37团、伪28团、伪29团),反复争夺次要阵地,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将敌精锐消耗殆尽。

  
随后,第12军34师106团(当年12月改为102团番号)于10月18日凌晨5时,接防537.7北山高地,又继续作战长达28天,才得以最后巩固住537.7北山高地,夺得上甘岭作战的最后胜利。

  
(注:12军第34师106团,是在上甘岭537.7北山的28天防御作战中,唯一没有遇到敌人团级以上规模进攻的单位,最多的一天为遭遇敌2个营兵力的进攻。

  
在12月1日,又由31师91团,将其还未参加过战斗的1个营兵力,加强并支援106团在537.7高地的作战,全部换下伤亡较大的106团第1营。其中,91团2营4连,于12月7日投入537.7北山6、5、4号阵地的防御战斗,该连在12月13日,打退敌人2个连的进攻,歼灭敌人180余名,俘虏1名。该连一直坚守至12月16日,在三兵团作战部门的命令下,最后代表该91团4连12军,将537.7北山高地,重新移交给15军。是最后一个撤出上甘岭阵地的12军部队。而在这之前的12月15日,106团6、8连,于当天将537.7北山1、2、3、7、8、9号阵地,提前移交给15军。)

  
其二、真正指挥上甘岭作战的是志愿军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而不是秦基伟!上甘岭战役中,无论步兵和炮兵、工兵通讯兵和其他技术分队,都是3兵团首长,抽调配属给12军,准备进行打上甘岭‘战役规模作战’的!

  
另外,包括29师的调动,紧急支援45师,这都是三兵团下达的命令!上甘岭战役中,所有步兵团级,其他兵种和技术兵种的营级单位,这都是根据三兵团的命令,给予调动的! 因此,无论是上甘岭作战的败将秦基伟和崔建功;以及按照3兵团11月3日的命令,奉命于11月5日组织《五圣山前线指挥所(即第12军前指)》,而真正在第一线统一指挥上甘岭 的反击进攻作战和防御作战,打了胜仗的原志愿军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这2人都是在3兵团代司令王近山、副政委杜义德、参谋长王蕴瑞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奉命作战的。

  
其三、 秦基伟指挥的15军在上甘岭是打了败仗的,其中包括45师。严重的违背了三兵团首长多次反复强调的“量敌用兵”指示和命令。

  
第45师,在上甘岭于52年10月14日开战第一天中午12点,就全部丢失了上甘岭2个高地的全部表面阵地!当开战7天之后,45师还在对上级领导机关故意隐瞒重大敌情和军情、战情不及时报告!

  
直到10月20日,被赶到位于德山岘45师指挥所的原15军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玉调查之后,才发现45师严重隐瞒敌情、我情不报的重大问题。张蕴玉大为惊讶和恼火,严厉斥责崔建功“为什么不及时报告”?!45师那个同时在现场向周发田、张蕴玉汇报45师作战情况和伤亡情况的师作战科长崔新安,忏悔的失声痛哭! 由于因该45师对战况、敌情隐瞒不报,这直接导致45师战败在上甘岭!

  
当上甘岭开战后第3天,即战至10月17日,该师全部27个步兵战斗连队基本打光。18日全天无战斗。至10月19日晚的反击之后,45师全师所有机关和后勤抽调的补充兵员被全部打光,崔建功成为手中无兵的光杆师长。这迫使15军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玉,于20日当时查明情况后,不得不做出命令45师“退守坑道、固守待援”的决定。

  
张蕴玉当日立即将45师战败上甘岭的情况,紧急报告给了三兵团首长王近山,这才促使王近山,下定决心调动15军29师部队首先支援上甘岭,并立即向志司总部邓华打电话,请求抽调第12军部队,紧急赶赴15军防区,支援上甘岭作战!乃至使用了12军部队全部换下并替代15军,在15军的防区内打仗,最终打赢了上甘岭战役!

  
当战至10月20日,第45师,丢失的仅剩下597.9高地的2个坑道(1号、2号阵地坑道),在这2个坑道坑道内,战至52年10月30日,仅存活饥渴交加的5~7人!

  
在而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在14日当日中午12点,就全部丢失!后来虽经多次反击,全部失败,被迫放弃反击,在10月29日之前,包括全部坑道在内,被15军全部丢失殆尽! 537.7北山,竟然被敌人占领长达近20余天!

  
其四、第15军对597.9高地的所谓‘大反击’,现根据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保存的历史资料,查明:自10月30日22时开始反击(当晚解救出1号坑道内134团8连长李宝成等7人,但下阵地时,又被炮弹打死2人。),一直打到11月2日凌晨4时50分,当597.9高地东北山梁的2、8号阵地收复之后,‘大反击’才告结束。但总共仅收复了597.9高地上12个小阵地中的10个,还有7号和11号阵地没有收复。

  
15军‘所谓对597.9高地的‘大反击’作战,用时长达50余小时,花了2个白天3个夜晚打仗,却消耗了多达21个连队兵力,3150余人!伤亡高达3千人以上!其中在30日晚的反击,就用了高达14个连队番号的兵力! (根据资料查明:15军在‘大反击’所使用兵力,这全部都是来自三兵团给予15军补充的二番、三番兵员!)

  
当在11月1日,15军又以8个连队番号兵力(根据历史资料查实:这基本全部是29师人员,但对外却打着45师部队的连队番号! 这就是15军秦基伟和崔建功,所弄出的噱头:用29师的人马,挂着45师的招牌,冒名顶替的替完全失去战斗力的第45师打仗!),防守597.9高地上的8个阵地(主峰群3、9、10号阵地,西北山梁0、4、5、6、号阵地、以及东北山梁的1号阵地;这时,东北山梁的2、8号阵地还没有收复,15军还在打反击战,直至11月2日凌晨4时50分才收复。(解救出2号坑道内134团4连指导员赵毛臣等寥寥数人,赵毛臣饿得无力走路,被战士们抬下阵地);

  
可在11月1日的当天中午,15军一度又丢失了主峰的主阵地,在黄昏前又竭尽全力的拼凑出29师2个连的兵力,打阵地反冲击,这才重新收复主峰阵地。这就是第15军在上甘岭的19天作战中,唯一的一次能在白天全部守住表面阵地的一天!

  
当战至当日黄昏,不得不被迫立即将其中的7个阵地,全部立即移交给12军31师91团8连(该连175人)接防!

  
———— 这就说明:在11月1日这天,15军基本被敌人打光了8个连的兵力,仅剩余不足几十人,而根本无法继续守住这8个阵地了!仅保留了东北角山梁的一个1号阵地,由15军自己残余部队,组成混编连来防守;将7个阵地移交给12军91团!(而12军31师91团,仅用1个连,就接防了7个阵地!)

  
随后即在11月2日下午4时,挂着番号为15军第29师86团8连的重组混编连,很不光彩的就丢失掉了1号阵地、当即是12军31师91团8连收复了1号阵地。 其后,又于11月5日凌晨8时,挂着番号为134团4连的重组混编连(注:那个15军著名的造假英雄,所谓‘孤胆英雄林柄远’,就是86团9连的战士!经过查证:被历史证实是个躲进1号坑道逃避打仗的逃兵,这个林柄远这才得以保住性命!但却被15军吹嘘成为了什么是他一个人于11月5日这天在2号阵地上打退敌人全天进攻的‘孤胆英雄’!),又很不光彩的丢失掉了2、8号阵地,当即被93团1营3连用2个排兵力,分别收复2、8号阵地。至此,全部上甘岭阵地,为12军部队接管。

  
其五、是12军31师部队,于11月1日起,基本全部换下15军,首先在597.9高地10个阵地上顽强防御作战4天,表面阵地寸土未失! 其中,于11月2日下午4时当即收复被15军得而复失的1号阵地,于11月5日凌晨8时又当即收复被15军得而复失的2、8号阵地;其后,陆续收复了被15军45师在14日开战当天就丢失掉的11号和7号阵地。至此,得以全部收复并巩固了597.9高地上的12个阵地。从而迫使美第8集团军发言人沮丧的宣布:“联军在三角形山(即597.9高地)是彻底失败了”!

  
其后,在11月11日,31师92团,对537.7北山,打攻坚反击进攻作战,并在1小时40分钟内,以伤亡305人的小代价,一举夺下和全部收复357.7北山9个阵地,歼敌一个加强营共4个整连,近900余人!(加上11月11日,93团9连,同时收复597.9高地11号阵地的作战,歼敌1个加强连;这天,一共歼灭敌人1100余名)

  
537.7北山,原是15军45师的防区和阵地,自从被15军丢失后,却被15军的秦基伟,早就放弃收复和恢复阵地的‘主权’了,根本无力去收复!因在对597.9高地的所谓‘大反击’中,全部消耗掉了三兵团给予15军补充的第二番、第三番兵力!只能指望依赖12军部队,来替15军收复丢失的阵地!

  
其六、更错误的是: 第15军并不是彭德怀派15军接替26军接防五圣山(朝鲜中部防线)的! 而是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 另外, 以讹传讹的瞎说什么彭德怀指着大地图对秦基伟说‘谁丢了上甘岭就是对历史……’等等,这些话,纯属以讹传讹!这是在北京治病的彭总在北京打电话, 对3兵团带代司令员王近山说的!

  
其七、史实是:15军第45师与52年5月至6月,接防26军的五圣山地区(含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后,至10月上甘岭开战,已经先后丢失掉了五圣山地区(含上甘岭地区)高达39个以上的高地和阵地!包括537.7高地南山主峰在内,仅守住了537.7高地北山。

  
(注明:仅597.9高地,就分为597.9高地主峰(45师在上面构筑了12个小阵地)、597.9高地东山、597.9高地东南山、597.9高地南山、597.9高地西南山这5个山包。而45师在上甘岭开战之前,即陆续丢失掉了4个山包,仅守住了主峰这一个山包。 而在537.7高地,537.7南山是主峰,537.7北山是次峰,537.7南山主峰在10月14日开战之前,早就被45师给丢失掉了,而被敌占领多时了!)

  
其八、上甘岭的坑道,并不是15军构筑的,而是12军和60军部队帮助15军构筑的!史实是:这是曾任3兵团司令员,当时担任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的陈赓,在52年5月下旬至6月初视察15军防区时,发现15军竟然连一条坑道也没有构筑后,陈赓司令员紧急派出原同属3兵团的第12、第60军部队大量人员,帮助替15军构筑的坑道!

  
其九、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当时所构筑的坑道,仅是‘屯兵坑道’,而不是能打能防的‘战斗坑道’!因为是上甘岭,当时是45师的前沿第二线防区,所以没有构筑‘战斗坑道’。(原45师的前沿一线防区,已经被45师陆续丢失掉了多达39个以上的阵地和高地!)

  
这两者的差异在于:屯兵坑道,仅能提供屯兵、以及储备弹药、给养、物资。 而战斗坑道,不仅具备上述功能,而且能利用坑道与敌继续周旋作战。

  
主要区别是:战斗坑道,能配属步兵轻型火炮,各个坑道能相互观察和相互支援作战,坑道口距离表面阵地在50米以内;坑道与表面阵地之间有深挖的交通壕相连接;这样,就很便于我在坑道内休息的作战分队,能迅速由坑道出击,进入表面阵地,由交通壕隐蔽的进入表面阵地工事,也便于随打随补的实施“小兵群‘零添油’的战术”, 随打随补,从而,达到了保持了有生力量,达到了能够坚持持久作战,打击敌人。 同时,也只有坚守住表面阵地不丢失,才能保证坑道工事的安全,并保障武器弹药、物资给养,源源不断的从纵深阵地防区,顺利的运输到前沿。一旦丢失表面主阵地,那么,就被敌人彻底的掐断了喉咙一样,是根本无法保证武器弹药、粮食水源物资等后勤运输,能及时运到坑道内,供应坚守坑道的部队作战嘀!

  
所以,当15军不光彩的丢失全部表面阵地之后,由于全线防御解体,而对坑道内坚守的残兵守军的供应,几乎完全断绝!一粒子弹、一颗粮食、一壶水、一个苹果,几乎都送不进前方上甘岭的坑道内去了!导致造成运输人员的巨大伤亡,也无济于事,于事无补。

  
原15军秦基伟,在1952年12月2日,由第12军保存的一份历史文件:《秦基伟在第31师参加上甘岭战役情况汇报会议上的讲话(记录稿)》里,也明确承认(原文摘录如下):

  
“…… 检讨、(五)、战役前阵地建设,虽经多次检查,仍然缺点很多,这次经过实战才有深刻体会,只有屯兵坑道,没有战斗坑道不行,且构筑的坑道口太向下,运动中伤亡很大,这次,因缺乏战斗坑道增加了伤亡。今后坑道口要能相互支援,同时也要考虑到当敌占我一部分阵地后,仍能坚持坑道作战。通过这次战役,我们对防御体系的构筑,有了更为深刻认识,射击掩体、猫耳洞、战斗坑道、屯兵坑道、交通壕,要能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坑道要多做,哪里有了坑道哪里就保险,阵地就有保证……。”

  
根据这些历史真实的文件,一举将那些吹嘘15军的文章里,大言不惭的吹嘘说是‘如何如何构筑坑道工事’的谎言,给予彻底揭穿!

  
其十、10月14日开战的当天,根本就不是如同15军某些个别人所自吹自擂的那样;以及某些用大量的弄虚作假、乃至伪篡我军历史的那些描述上甘岭的文章里(以张嵩山之流的文痞,为代表),所夸大事实的伪说什么“上甘岭两个高地上开战首日当天落弹30万发,平均每6秒落弹1发”的夸大其词!

  
现根据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保存的历史文件,由志愿军第15军原军参谋长张蕴玉签发的《战字第35号、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司令部通报:十月战情综合》这份历史文件中,明确写到(原文如下):

  
“10月14日4时30分,敌动用两个营另2个连,在飞机96架次(投弹300余枚),战车37辆及200余门火炮(日落弹近10万发)配合下,向我45师135团454.4高地、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发动攻击,战至中午12时,因敌逐次增兵,羊群蜂拥而上,将我表面工事全毁,我守备部队退入坑道作战。”!

  
1、很显然,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所保存的这份历史资料,显示的很清楚:10月14日这天开战,全天仅落下炮弹“近10万发”! 根本不是30万发!但是却被夸大历史事实和肆意弄虚作假的编造出“当日落弹30万发,平均每秒落弹6发、飞机投下重磅炸弹500余枚”的历史大谎言!蒙骗世人长达60余年!

  
2、又很显然: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所保存的这份历史资料,显示的很清楚:“战至中午12时,……将我工事全毁,我守备部队退入坑道作战”! ———— 也就是说,到上甘岭开战的当天中午12点,15军45师就全部丢失了上甘岭两个高地上的全部21个表面阵地!被打败的残部,钻入毫无反抗能力的‘屯兵坑道’里了!

  
其十一、黄继光牺牲历史真相,被某些人弄虚作假的给‘夸大’和‘神话’了!黄继光,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但是,其牺牲当时的历史情况,是被某些搞弄虚作假的人,为了政治目的需要,给予故意夸大而‘神话’,变成耸人听闻的‘传奇’了。 史实是: 黄继光仅仅是堵的是敌人一个机枪工事火力点。而不是‘地堡’,更不是‘大地堡’或什么‘子母堡群’。

  
10月19日晚,45师组织了一次反击作战;以3个连队,反击597.9高地,这3个连队为134团李宝成任连长的8连、赵毛臣任指导员的4连、以及135团黄继光所在的6连。(当晚的英雄人物:134团8连龙世昌、赖发均牺牲、134团4连副排长欧阳代炎牺牲。 李宝成所在8连140余人、仅剩的5人退入1号坑道;135团6连黄继光牺牲;黄继光牺牲当时,该6连仅剩16名活者。) 战至20日凌晨1时,仅勉强收复部分表面阵地。但在美军当即组织二梯队3个连队实施反冲击,45师于凌晨1时刚收复的几个表面阵地、在1个多小时之后,于20日凌晨3时之前,即告全部丢失,45师这次反击彻底失败。

  
因此,黄继光参加的52年10月19日晚的这次反击作战,经过查证历史资料,证明反击是失败的。因为该6连并没有攻下0号阵地。黄继光所在该135团6连的反击路线,是由西北路线反击,这必须经过6、5、4号阵地,才能到达0号阵地。该6连在经过6号阵地时,就已经伤亡过半!当黄继光牺牲时,该连仅剩16人,因此,是不可能连续攻下3个阵地而到达0号阵地的,更不可能像某些人吹嘘的那样,该连又继续‘攻下主峰3号阵地’了。所以,黄继光堵的敌人这个机枪眼,绝对不是在0号阵地上。结论也就是说:黄继光不是在0号阵地牺牲的。

  
其十二、原15军在上甘岭战役涌现的诸多‘英雄谱’中,如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龙世昌等等,都是真英雄,但是都被给予‘夸大’事实和‘神话’了! 这些英雄们,几乎全都是牺牲在‘打阵地反击战’中,没有 一个是牺牲在‘阵地防御战’中! 而上甘岭,是敌人进攻,15军防守!

  
那么,这就得以证明:15军绝大部分牺牲的这些英雄们,都是在15军不光彩的丢失了阵地之后,为了恢复阵地‘打反击’,而牺牲的。不光彩的没有守住阵地而‘打反击战’牺牲,这么看来,15军的这些‘英雄们’的‘水分’含量就大了!

  
但15军不乏造假的诸多‘假英雄’:比如:

  
1、 ‘孤胆英雄林炳远’,被查明:就是弄虚作假的假英雄。

  
2、 那个“坚守坑道20昼夜丁鸿钧英雄4班”,也是造假的英雄班,都被历史真实资料,给予查明,都是属于战场上逃避打仗的逃兵和逃兵班!是15军秦基伟、45师崔建功,弄虚作假的造假典型。

  
3、 还有那个15军自吹自擂的著名的所谓坑道传吃‘一个苹果的故事’,也是经不起历史考证的。

  




 回复[1]:  科长 (2012-04-19 13:23:32)  
 
  怎么回事

  

 回复[2]: 呵呵! 小林 (2012-04-19 13:27:28)  
 
  ???

  
没什么事!

  
就是军队也弄虚作假。

  

 回复[3]: 不是说你 科长 (2012-04-19 13:40:31)  
 
   刚才写了一个回复,好像显示有问题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