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读书
字体∶
《东洋镜 · 铜雀鸣》(53)有无

weilin (发表日期:2021-08-22 12:23:50 阅读人次:1147 回复数:0)

  有无

  
有无,是道家的思维空间,是老子的众妙之门。无非空无。

  
无是看不见未知的存在,是无限的存在空间、无限的思维空间。道学中,无是有之母,的另一面用来描述非有之存在,其名曰无。与佛学中的“色空”是类似的概念。

  
有是看得见已知的存在部分。有是实有部分。有也是有形的存在空间、有知的思维空间。任何存在,由有无两个部分共同构成,有无是同一存在的一体之两面。用恒等式来表达便是:

  
存在 = 有 + 非有 =已知部分 + 未知部分。非有,其名曰无。

  
有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共同构成一个无限的整体,又名曰,一。

  
常道,是无条件永恒不变“不可说”却可以感知的道,又叫天道;天道恒也!

  
非常道,是有条件会变化、用语言说出来、用文字写出来的道理;文理易也!

  


  
能说出的道理都是有条件的非常道。一旦条件消失,描述它们的文理不再成立;

  
因此,关于人和社会的观念和论述,必然会因时代局限和时代变迁而出现残缺或者失真,需要与时俱进重新考量。

  
常名,是无条件永恒不变写不准、说不出的名;存在之全然不可描述永不可名!

  
非常名,是有条件受到限制、写出说出的名;当存在依附的条件改变存在也会变,其名亦变。文字的命名皆为有条件的非常名,一旦条件变化其名便不再符合其实;

  
例如:

  
“用一杆有刻度的称来称量物品就是“知止”的典型运用。被称量的物品太重或者太轻,这杆秤就没有用了。超出了秤的“止”这杆秤就不能再用来称量物品了,它就不再是秤而只是一条棍子了。超越一个名的止,名就变了,秤变成了棍,这就是‘秤可秤,非常秤。’”-- 摘自《XXXXXXXXXXXXXXXXXX》第33章.

  


  
徼,是有形的肉眼可以观察可以度量、常人可以知悉可以描述的物理特征;

  
妙,是无形的肉眼不可观察度量、却心灵可以感知、难以描述的无形奥妙;

  
常无,欲以观其妙;在看不见未知的无的世界可用心灵去观感万有莫名之玄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在看得见已知的有的世界可用尺码去丈量万有的物理特征;

  
有无此两者乃认知天地万物道名,用思维探索构建存在,之两个样本空间概念。

  


  
有无构成道家论道的思维空间,用来描述即相互独立又全部包含、相生相系同出异名、属于同一考察对象之可看见与看不见、已知与未知两种子存在于同一主存在的两个方面。

  
同时看见存在的有无才是看见了该存在的全部从中获得真知才可谓“知道”。

  
同时看见我的有无便是进入了我的全部,成为了我的全部,方可谓“得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1章)

  


  
一个存在,例如一棵树,从总体来看,它是宇宙中地球上某个地方的一个独特的实体。任何人通过肉眼只可能看见这颗树的属于其全部整体的“某些部分”。这个被肉眼看见感知的“某些部分”道学称为有;肉眼看不见尚未感知和认知的另外一些部分道学称为无。

  
于是,对于任何存在的全然认知可以表述为:

  
存在之全然 = 已知部分+未知部分 = 有 + 无

  
运用前面的数学表述则为:存在 = F(有,无)

  
将存在之未知经探索变成已知,是对该存在的求真求道之过程,这也正是现代人熟知和常用的认知真实、构建真理、创建思想大厦的过程。

  
道家认为,存在的真知包含存在之全然--存在之有无两者,也包括其中的“道”。

  
从本体来看这棵树有表面、看得见的形状颜色、树干枝叶花果(曰有),以及看不见的树根和外部看不见的微观环境、影响、内在属于植物学的演化过程、、、(曰无)。

  
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无论从这棵树的整体还是从它的本体来考察解释它,人类似乎永远都不可能穷尽对一棵树的全部秘密准确无误的全然的认知。

  
此乃存在之本真的无限性。“物自体”的不可知性?宇宙存在的普遍联系性?

  
人对一颗树的认知尚且如此,人类对人自身与人的社会,用语言文字概念表现或组合成规定含义的沟通符号,只可能对存在之全部真实做静止片面、孤立一端、绝非全然、最多只是近似的描述。语言文字只能近似地描述人自身与人的社会。

  
对于绝大多数包含了无限可能性的存在,人类永远只能做出近似的描述。因为包含人的存在=F(有,无)是一个无限而复杂的演变过程。西方人则是将它演绎成逻辑有序、并非真实却能确定性地无限逼近真实的极限过程--用逻辑过程的真实,暂时替代,可感知的真实来无限逼近真实。

  
真知是名副其实。全然的名副其实是一个无限的极限序列并因此而构成无限广阔的知识和创新的舞台供勇敢自由、不甘约束、不畏权威、挑战极限的精灵在其中创造奇迹和梦想。

  
人类只能无限接近名副其实,无限接近而绝非自以为是的达成真知和真理。直到西方科学符号的出现才奇迹般以绝对的逻辑内涵和完整的符号形式展示了这个只存在于理性逻辑中的无穷序列。

  
西方科学的发现、发明、创造,帮助人类成功的展示了只存在于理念中的真理,并由此走向、走近、走进真理,使之能够逐步连续地,实现人类的飞跃和升华。

  
同样,道学和佛学中的无不是空无。无是属于逻辑理性思维中的专业概念。在佛道语境中,无是用来命名看不见、未开垦的那个无限广阔的未知领域,名之曰无。

  
有/无在《道德经》中是专业术语。有/无、色/空源于感性却超越了感性而与感性具象脱离了关系成为东方人创造的最具有想象空间、包含了一切的抽象概念而让几乎从未接触和运用抽象概念思考的中国人因完全陌生而深不可测。

  
道学与佛学不约而同地用有无/色空这一对专用概念囊括、描述一切存在之完整无漏的两个部分。这让几乎所有《道德经》的初学者因其中的无与空完全违背日常的思维定式和感知习惯而玄奥难解、难以深入其中,被有无二字挡在没有深层思维能力的头脑的外面,终身不得入道学与佛学的“玄妙之门”。

  
对于看得见的已知之存在可以用肉眼丈量其有,有中有徼,徼是可见之物理特征;

  
对于看不见的未知之存在可用探玄索妙观其无,无中有妙,妙不可言却可以感验。

  
缺乏逻辑理性思维的古代东方人为了探索和体验“无中之妙”所采用的“工具”,是修炼自己的身、心、意、灵合为一体,去探索、感悟、提炼其中不可道的深层体验。

  
因此《道德经》第一章,虽然明确阐述了认知世界的方法论--中华民族的思维之根,被老子尚誉赞为众妙之门。它是东方人用肉眼所能观察、心灵所能思想,深入静定之中去感悟体验天地万有之奥妙,基于身心实践、限于感性体验的思维方式。

  
然而其缺陷,也因为这种历经千百年积累,能真实感悟众妙和真理之超凡绝俗的自我圆满对个体的感性化满足和常乐而阻断了东方人对逻辑理性的无限探索和追求。

  
在常人眼里,天地、万物、道、名玄之又玄充满了无穷无尽难以道说的玄妙。老子却说:同时进入万有之有无这两个领域便是进入天地、万物、道、名之中所有玄妙之大门。

  
求真之道从有入无,见道得道从无返有,贯通有无实现有无合一。有无相生创造天地万物。从修炼身心的逆向回归实现自我溯源归一,通过致虚极、守静笃、内观自心、回归本我与天道合一、道化回归。这就像科幻电影中的人,利用“时光隧道”接通灵魂的故里。

  
我因之,将有无定义为:有无是存在之样本空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乃老子认知天地万物,认知名、认知真理、认知道、崇尚道、遵从道、走进道、成为道之全部路径。

  
“我将道定义为:道是有无之自然合一。”----摘自《XXXXXXXXXXXXXXXXXX》第1章

  


  
颂译:有无之道

  
常人嘴里谈论的道不可能是永恒之道;

  
用文字阐述的名,不可能是不变之名。

  
无,万有未生的状态,称为天地之始;

  
有,万物已成的状态,称为万物之母;

  
是以天地万物,在有无之中相生演变。

  
常怀无之空眼可显微万物无形之妙变;

  
常怀有之色眼可观察万物有形之徼然;

  
有无相生相形相随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有无乃天地万物有形无形始终之两面,

  
同出同入同生同灭同体异名玄之又玄,

  
有无是观察理解天地万有的众妙之门。

  


  
这可能是中华大地千万年唯一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会被后人发扬光大吗?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