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读书
字体∶
《东洋镜 · 铜雀鸣》(25)何谓 “知行合一“ ?

weilin (发表日期:2021-05-09 10:24:56 阅读人次:2460 回复数:3)

  《东洋镜 铜雀鸣》(25)何谓“知行合一”?

  


  
符合“知行合一”之说最高的规格,没有争议的是,人类的科学试验。一个科学试验在实验前有属于“知”的书面的“试验计划”;在试验中有记录实验过程之“行”的试验记录;在试验结束后有关于“试验的知行吻合程度”的试验结果的报告。

  
一个化学实验,按照化学成分的配方比列(知),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里(可调整的知),考察其化学反应的过程、观察现象和记录结果。获得预期的结果便是试验成功,反之,便是不成功。原因可能是配方有误,或者试验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标准流程(知)等等的人为失误。

  
科学试验的成功程度与科研者的“知行合一”的实施程度成正比。这也是正常社会中的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几乎不用学的自然常识。这种常识,这个最基本的范式,被西方人称为,始基,或者自然神,或者物理上帝、、、总而言之,没有中国人推崇的那么高级,不然是自己害自己。

  
可见,“知行合一”

  
唯有在“明确确定概念化乃至数量化的知”与“可以严格掌控的行”的双重必要条件的保障之下才有可能实现。人类全部的科技创造与符合理性逻辑的思维成果,都是“知行合一”的自然产物。

  
那么,中国人嘴里的“知行合一”又是什么呢?至少,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科学和哲学思维毫无无关。在此,载录“两段”网上的讨论。显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关于道德与行为。

  
更准确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关于“圣门之教”与圣徒的行为。千万不要瞎掰,和听人瞎掰!

  


  
第一段:

  
“作者:零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8761011/answer/16896116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什么?即道德是自发,自愿的,道德行为只有在出于自身性情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阳明《传习录》

  
对于王阳明来说,要解决的问题是道德行为的动力问题,在他看来,如果知行是两件事情,必然会导致知行对立的问题,因为如果伦理之知是由外界而来,那道德就变成了“他律”而非“自律”,而这样的道德行为必然不可持续。那么明白知行合一的具体意思之后,那么西哲同样也有伦理学的东西(第一哲学和伦理学是西哲最重要的部分),自然这方面的问题也会注意到。当然西哲在论证方式上是注重逻辑推理和思辨的。

  
就善恶的真知识作为仅仅的真知识而言绝不能克制情欲,唯有就善恶的真知识被认作一种情感而言才能够克制情欲。 -------斯宾诺莎《伦理学第四章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在这里斯宾诺莎提到的真知识是其所谓的“直观知识”,而直观知识是通过人天生的“直观”去认识事物而得来的知识。在伦理学上这种知识无疑就行善的知识,因此斯宾诺莎同样注意到了,只有出自于自身情感的真知识才能在道德行为中被实施。当然斯宾诺莎是把伦理之知和其他知识区分开了,这一点是王阳明所不及的。

  
当宣教的人说“知识愈多,则痛苦愈多”一语时,他的意思也许与此相同。但我说这一番话的意思,并不是要下一个结论,说无知比有知为好,我是说:就克制情欲而论,智人与愚人间没有高下分别。此我的真意所在。 -------斯宾诺莎《伦理学第四章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这段话其实挺有意思,“知识愈多,则痛苦愈多“其实和心学门人所说的”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由异曲同工之妙,而”其实就克制情欲而论,智人与愚人间没有高下分别”这段话的意思,其实也和心学门人所说的“人人皆可成圣人”大同小异了。”

  
第二段:

  
“作者:尹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8761011/answer/16823681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只能跟你说西方哲学从科学角度看待问题有两个基本思路,一个叫自上而下,就是说有一个最基本的范式,决定问题的真假,这个最基本的范式可以叫始基,或者自然神,或者物理上帝,或者。。。。随你怎么理解,到了现代托马斯库恩以后我们都叫范式,当然这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大概是一个叫留基博的人创造的;第二种叫自下而上,就是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所熟悉的各种粒子学说,什么分子,原子,电子,介子,随便什么子吧,这个是德谟克利特坚持的观点,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好像已经有萌芽了。整个现代科学也就是大概从这两方面入手,我指的是19世纪开始的科学研究。

  
至于你说的知行合一。。。。。。因为国人相信眼见为实吧,西方其实知行不合一的,他们相信理性推断,眼见也未必为实,所以知行合一的观点,、、、、你非要说只能考虑到哲学转向实践趋势吧,看看那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他们懂得多。”

  


  
从上面的两段文字,可以轻易得出以下的结论:

  
1.王阳明的“知”是以“圣门之教”为“真知”,是善是恶,儒家的“圣人”和“圣门之人”说了算。

  


  
2.按照西方人的认知,“知行合一”只有在符合人的“直观知识”,符合人自身在道德认知中的符合自身的“真实情感”的道德行为中才能被实施。否则人一定会作伪,不然就会精神分裂。而且,西方人认为,这种认知与行为的结合,与“上智下愚”、与你是农民还是教授,没有关系。

  


  
3. 在关于道德认知和行为的知行之中,如果整个社会的“道德”被倒悬扭曲成为虚妄恶谬(社会道德成为虚无、妄想、成为维护邪恶统治的谬论、、、)那么,“知行合一”就成了伪概念。

  
因为,此时的人除了变态而忠诚于“伪道德”之外,便永远无法施行-- 发自内心的“知行合一”。

  
这样的民族就只能是“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就像今天中国社会中,无处不在、无官不贪的两面人。

  




 回复[1]: 关于“知行合一”之说的结论 weilin (2021-05-09 12:30:13)  
 
  

  
关于人类社会道德指向的“知行合一”

  
在一个权威精英阶层共同统治压迫大众的等差丛林社会,“知行合一”是一个伪概念。

  
鼓吹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拔高统治阶层的“道德境界”,让“统治思想”高度“合一”。

  


  
在公民社会,“知行合一”是没人注意的潜意识良知。

  
它正好印证了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和“上德不德”

 回复[2]: 对”语言“要提高警惕!!! weilin (2021-05-10 13:02:06)  
 
  例如,在摘录的第一段网文最后一句:

  
“其实也和心学门人所说的“人人皆可成圣人”大同小异了。”

  
--就是一句充满谎言的大忽悠。中国人心里的小九九,永远也不会与西方出于逻辑理性的思维结果大同小异。

  


  
众所周知,儒家“人人皆可成圣人”的“人人”

  
并不包含他们眼里的“禽兽”,也不会包含圣人口里“难养的小人和女子”,如果都包含,岂不是让所有的人,都进入了可以“平等”的特权特供的行列,怎么供得过来呢?而且是对“圣门之礼”的大逆不道!

  
儒家的“人人”就像中国革命队伍里的“先进分子”或者至少不能是“修正主义分子”,或也不能是其他名目的“各类坏分子”。否则,有什么资格成为神圣加持的“永远领导”?

  
懂了吗?今天的一切,大国重要的一切,都是对两千年中华传统的学习、继承、发扬、广大!

 回复[3]: 为什么这种货,现在还能在中国大流行? weilin (2021-05-25 19:43:44)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阳明《传习录》

  
我王阳明,“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还记得吗?“恨斗“私心”一闪念!”

  
-----这得在脑子里装上芯片:阳明芯片。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