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封建意识浓厚的国度里,文革中一度盛行的“血统论”仍有它的市场。
最近,笔者看到一份网传的《**公诉书》,在署名栏里竟然赫然地登着“著名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之子***”“……之女***”的署名,差点喷饭。
也许不写“某某著名作家”“之子”“之女”的话,就变成了普通人,人家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加上这样的闪光招牌就沾了光,长了身价,甚至就由“普通人”变成了“不普通人”,就变成了具有高贵血统的“知名人士”了。签名的份量好像也变了,一人顶俩、顶仨……,乃至于顶N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功效,那么署名者为何把有名的老子搬出来救驾呢?难道“***之子”“***之女”也成了职称?
恕我孤陋寡闻,我还真忘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谁了,手头又没有中学语文课本可查,只好失敬了。我只记得“谁是最牛B的人”的作者好像不是韩寒就是李承鹏,不过,以后他们的孩子恐怕很难拿出这样一篇文章的题目来做招牌了,“著名作家(还好,在我看来韩寒和李承鹏都会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的,称为“著名作家”也不为过)《谁是最牛B的人》作者之子韩**”,或“……之女李**”,怎么看着怎么别扭,人家后人肯定不干,人家会说这不是自己糟蹋自己吗?
我就不信,真的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吗?作为名人之后,其实算不了什么,最好还是低调一点儿为好,靠老子一篇文章挣下的招牌能起多大作用呢?也只能算是拉大旗做虎皮,忽悠忽悠平民百姓吧。效果呢,恐怕只能是适得其反。好多年前,在一个现代文学研究的年会上,扩音器嗡嗡响,一个衣着朴素的瘦高挑的中年人上台去帮助调试,同去的老师告诉我那就是鲁迅之子周海婴,那是我近距离地接触名人之后,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还以为是电工呢。看来,周海婴先生是牢记了鲁迅先生的“不做空头文学家”的遗训了,真不愧为鲁迅先生的后代。
不过,话又说回来,语文教科书选的不一定都是名篇,众所周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选篇都是取决于意识形态,是出于政治思想的灌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文革之初遇罗克的那篇声讨血统论的檄文我倒觉得应该收入中学的语文课本。还有,像韩瀚写张志新的那篇短诗《重量》“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像北岛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即使没有选入教科书,仍然是名篇,因为它们在人们的心里已经树起了永不消失的丰碑。
文革的遗毒是多方面的,血统论是其中之一。令人慨叹的是,其至今阴魂不散,甚至还有卷土重来之势。
(转载于新浪博客“百年过客”)
|